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对生物质焦油进行了馏程实验及各馏分的发热量实验,研究生物质焦油及其馏分燃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焦油及其馏分发热量较大,可利用价值较高,并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焦油资源化利用途径,为焦油综合利用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铁客站采用钢桁架-圆钢管混凝土柱结构,其连接构造复杂、用钢量大,且具有不同于传统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对该类连接进行构造改进,取消钢管内部的加劲板,并对改进后的连接区段进行了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大跨度钢桁架-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构造简单、合理有效;连接区段的柱与桁架之间的强弱关系对破坏模式与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高铁客运站柱轴压比较小,使连接区段的钢管混凝土柱适当弱于桁架可获得更好的变形与耗能能力。基于叠加原理,提出了连接区段的简化理论分析模型,预测的承载力及荷载-位移关系与试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平衡测试技术,根据衡桂高速两根桩基的静载荷测试报告,对嵌岩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桩顶等效荷载位移曲线分析,桩周岩层侧阻力大小、桩周岩层侧阻力与位移关系、桩侧与桩端阻力分担比等。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嵌岩桩桩顶的Q—s曲线主要是缓变型为主,属摩擦型桩。 相似文献
4.
5.
6.
PHC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静荷载试验,研究了PHC管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了竖向荷载与桩端桩身沉降的变化规律,运用有限单元法对软土地区的PHC管桩桩一土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测值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桩基础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冲孔桩具有冲孔直径大、深度深,施工成本低,操作方便,桩端能可靠进入持力层,单桩承载力大等特点,在高层建筑桩基础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对岩溶地区冲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及溶洞顶板力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为该技术在实际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的作用机理及承载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推荐了根据分析试验数据规律得出的后压浆桩基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通过典型工程实例,验证了后压浆的实际效果,表明桩基后压浆可以大幅度提高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以进一步推广该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钢结构井架动力特性测试分析与提高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煤矿主井井架提升能力的增加,引起井架杆件受力增大,受迫振动频率增大,导致安全性能降低。针对该井架具体情况,采用增大杆件截面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加固。应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自振特性和加固前后的杆件应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加固后杆件最大应力大大降低;通过加固前后不同荷载下的动力测试,对加固后井架的运行状况作出评估与分析,在原提升荷载和新提升荷载下,井架工作时平均振动频率都有很大幅度的减小。有限元计算和现场测试表明,井架加固后使安全性能大大提高,采用增大截面的方法可以提高钢结构井架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指标与能耗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ARI标准550/590-2003中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的含义及其与季节能效比的关系,认为季节能效比能更全面地反映冷水机组的季节或全年平均能源利用效率。给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全年能耗计算公式和一个基于全年能耗的部分负荷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冲击荷载下钢管混凝土构件与钢构件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组试验,一组是在侧向冲击荷载下,另一组是在轴向冲击荷载下,对钢管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在冲击荷载下的变形和冲击力峰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指出钢管混凝土构件与钢构件相比不仅在静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在动力方面尤其是在冲击作用下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he energy performance of a central atrium i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nergy performance of a courtyard with the same geometric proportions. The atrium and the courtyard design used for the analysis are square in plan and surrounded by the building on all four sides. The glazing type and percentage for the courtyard walls and atrium skylight are varied in the analysis. Weather data from four cities representative of climatic conditions of cold, temperate, hot-humid and hot-dry were u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general, the open courtyard building exhibits a better energy performance for the shorter buildings. As the building height increases, however, at some point the enclosed atrium exhibits a better energy performance. This “break even” point for the number of stories depends on different factors like glazing and climate parameters discussed above. 相似文献
15.
以Hardin-Drnevich模型的双曲骨架曲线为基础,采用Masing准则构造其滞回圈,形成小应变土体动力耗散函数。然后从热力学基本定律出发,分析其对应的屈服面及能量耗散特性。发现筑坝堆石类无黏性材料的动力特性存在2个阈值应变,定义为第一和第二阈值应变。两个阈值应变将土体动力特性分成3段。当土体的动应变小于第一阈值应变时,土体屈服为常摩擦系数的摩擦耗散控制;当土体动应变介于第一、第二阈值应变之间时,土体屈服为变摩擦系数的摩擦耗散控制;当土体动应变大于第二阈值应变时,土体屈服除摩擦机制外还存在剪胀等土体结构改变的效应。土体的2个阈值应变主要受最大动剪切模量系数及指数控制,无黏性土的摩擦角对其也有一定影响。两个阈值应变均随最大动剪切模量系数及指数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试验,探讨了生物质重油调和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用于铺筑路面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将生物质重油部分替代道路石油沥青生产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是可行的,随着生物质重油掺量增加,生物质重油调和沥青的高温性能降低而低温性能显著提高;掺加生物质重油对基质沥青的发泡特性有负面影响,生物质重油掺量过大,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路用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能明显降低,适宜的生物质重油掺量为15%~30%。 相似文献
17.
以青岛市某大型工程为依托,对在泥质粉砂岩地基中的5根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分别进行竖向静载荷试验与桩身内力测试。根据大直径嵌岩桩实测数据探讨大直径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与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试桩荷载沉降(Q-s)曲线为缓变形,桩顶沉降量均小于11mm,卸载回弹率大,幅度为51%~75%,承载力较高,5根试桩均满足设计要求;在最大荷载下,5根嵌岩桩桩端阻力所占桩顶荷载比值均在10%~20%之间,随桩长、嵌岩深度(中风化)增大而减小,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身荷载自上而下逐步发挥,上覆土层先达到侧摩阻力极限值,在嵌岩段中部侧摩阻力达到峰值;桩入岩越深,安全储备量越大,在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段,实测侧摩阻力约为规范推荐值的2.5倍,说明5根桩有较大的承载潜力;随着荷载的增大,嵌岩段分担的总阻力由39%上升至45%,嵌岩段侧摩阻力占主要比重,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的比例上升速率较快;根据行业标准与静载试验数据,重新认识该地层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充分发挥其承载潜力,对工程桩桩身尺寸进行优化,达到节约材料和提高施工功效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结构病害处理学科对技术概念的分类繁乱的现象,提出了纠倾技术分技术途径、技术原理、施工方法三个层次。按照技术途径,纠倾技术分迫降和顶升两种;按技术原理,迫降技术有应力解除法、应力附加法、地基刚度软化法、卸荷法等四种;顸升技术又有截断顶升和膨胀顶升两种,最后对纠倾技术的分类进行了汇总,对结构纠倾技术的层次进行了系统化,以方便对照原因对结构进行纠倾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荷载在结构内部的传递机理,实现对结构传力效率的定量评估,以薄壳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结构力流分析方法和传力效率评估方法。基于现有结构力流分析方法,针对薄壳结构的几何形态及受力特点,以平面传力路径法为基础推导了空间传力路径计算公式,并引入弯曲应变能比来反映薄壳面外弯矩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薄壳结构力流分析的改进传力路径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力流长度和传力形式两方面因素,提出了等效力流长度的概念,定义了无量纲化的结构传力效率系数,解决了薄壳结构传力效率难以定量分析的难题。通过对典型薄壳结构的力流分析与传力效率评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分析了结构几何参数、荷载作用形式以及边界条件等因素对结构传力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结构力流分析方法能够从整体上揭示结构的工作机理,增进了对结构工作性能的本质认识,有助于从整体上优化结构设计;基于传力效率系数的结构传力效率评估符合结构概念,是一种有效的结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