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建立电工,电子课程基础知识平台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内容涉及核心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大电工系列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家教委工科电工课委会和理科信息与电子科学教指委员会有关面向21世纪电类专业教学改革及电工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文件和资料,我们教研室进行了面向21世纪大电工系列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开展了一些工作,就此提出原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此进行改革的设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我院电气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为导向,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合理定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统筹优化课程体系,探索以“人的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力求培养出能够适应和驾驭未来的电气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4.
电子电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述是西南交通大学参加铁道部面向21世纪电子电路教改项目研究和实践的阶段性成果。文中提出了电子电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主要内容,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覆盖的知识层面作了深入分析,并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给出教学计划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5.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专科电类专业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改的探索思路。建立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合理的硬件课程体系的设置,并对硬件课程件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见解,给出了改进的措施。通过这些改革希望增强同学们学习硬件课程的兴趣,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辽宁工程技术学院、山西矿业学院、黑龙江矿业学院和淮南矿业学院历时七年合作,对工业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8.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社会对电气工程人才基础知识、专业特长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最新要求,我院对教学计划、课程内涵、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进行了大胆改革.以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的改革与建设有效促进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广后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9.
了解我国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现状,是提升学科人才培养水平、满足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人才需求的基础.本文阐述了我国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体系现状,并与国外高校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分析和人才培养框架制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对面向21世纪电工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电工学CAI工作的设想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和电工电子系列课程内容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介绍了东南大学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改革方案,教学实验基地的建设和实践系列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作者多年来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获得的成果,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为"应用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专业能力确定为:核心知识(专业方向课程)+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同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定位,增加新能源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由东南大学作为牵头单位,我校作为主持单位,与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校负责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的整体方案研究与实践。历经四年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完成了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模块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在实践中也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本文就此作一汇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以学科实力、团队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教学与科研实验平台对接等几个基础条件为保障,创建校内高水平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平台;依托校董事会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工程教育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培养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要求。特别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该专业人才的知识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似稳场与准静态场概念上的差异,针对电气工程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普遍是在大学物理“电磁学”课程之后开设“电磁场”课程的现状,提出减少“电磁场”与“电磁学”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在教材和教学上简化纯粹静态场内容,突出对准静态电场、磁场概念的讲解,并在准静态场的范畴中引入标量电位和矢量磁位、标量磁位以及电阻、电容与电感参数,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职作为人才培养的平台,通过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培育出了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文章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明确专业整体优化的必要性,根据相关优化原则,通过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一体化设计、促进专业教学内容模块化安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侧重于传授传统电力系统相关知识,未融合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知识。基于此,本文对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题体系进行介绍,分析其不能完全适应双碳背景下电力行业的原因,并提出双碳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意见,以期为我国培养适应双碳背景下新一代电力人才,助力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9.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探索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改革现有教育模式已迫在眉睫。全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导,结合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充实,探索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低年级设立开放实验室,对高年级设立科技活动实践园,从而营造实践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电气工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该行业在当前社会中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前提。我国当前多数高校均存在同样的问题,"技能差,实践性较弱"。拥有创新性思维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以拔尖人才的培养作为电气工程教学体系建立的基础,结合高校的创新理念及教学模式展开全面的更新,建立创新性思维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