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荷叶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研究了荷叶生物碱提取液的抑茵活性.结果表明:荷叶生物碱提取液对细菌、酵母、霉菌都有较强的抑茵作用,在碱性环境较酸性环境显著,对大多数细菌、酵母的MIC不超过12%.高温长时间处理和中低温长时间处理对提取液抑菌活性影响较大,但高温短时处理对提取液抑菌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3.
4.
荷叶超临界CO2萃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荷叶超临界CO2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荷叶超临界CO2萃取物对细菌、酵母、霉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在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较为显著,对大多数细菌、酵母、霉菌的MIC不超过1.56g/l。高温长时间处理对萃取物抑菌活性影响较大,但高温瞬时处理对萃取物抑菌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6.
7.
8.
为了探讨桑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物质基础,采用微量稀释法对桑叶70%乙醇提取物的4个萃取部位进行抑菌活性测试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抑菌活性强的萃取部位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桑叶70%乙醇提取物4个萃取部位中石油醚部位抑菌活性最强,其次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 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分析石油醚萃取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植物醇(24.87%)、环二十八烷(18.00%)、棕榈酸(10.20%)、α-亚麻酸(9.06%)、亚麻酸乙酯(7.92%)、硬脂酸(7.14%),另外还含有少量α-生育酚和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科技》2013,(01):117-120
为了探讨桑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物质基础,采用微量稀释法对桑叶70%乙醇提取物的4个萃取部位进行抑菌活性测试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抑菌活性强的萃取部位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桑叶70%乙醇提取物4个萃取部位中石油醚部位抑菌活性最强,其次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分析石油醚萃取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植物醇(24.87%)、环二十八烷(18.00%)、棕榈酸(10.20%)、α-亚麻酸(9.06%)、亚麻酸乙酯(7.92%)、硬脂酸(7.14%),另外还含有少量α-生育酚和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11.
12.
精制杂木木醋液,探讨木醋液成分和再处理后的抑菌活性。通过静置、活性炭吸附相结合法精制杂木木醋液。采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对精制木醋液进行成分分析。利用滤纸片法测定精制木醋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抑菌时间。对精制木醋液进行调pH值、稀释、减压蒸馏、萃取等处理,探讨不同处理方法后木醋液抑制细菌活性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木醋液对于细菌的有效抑菌时间为24 h;木醋液中的酸性物质影响其抑菌能力;木醋液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V精制木醋液:V灭菌水=1:20;60 ℃减压蒸馏抑菌效果最优;萃取木醋液的萃取剂抑菌效果排序为:萃取层>精制木醋液>水层,乙酸乙酯是木醋液的最佳萃取剂。杂木精制木醋液成分主要有酸类、酚类、酮类和醇类等,具有抑菌活性,且再处理后的抑菌活性显著,是一种潜在的生物防腐剂。 相似文献
13.
花椒中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花椒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探讨了花椒提取物的热稳定性。采用滤纸片法,以抑菌圈直径为评价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 h、料液比1∶15。对花椒提取物做了抗菌谱的测定,结果表明具有较宽的抗菌谱。花椒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黄曲霉的MIC为3.125 g/L,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6.25 g/L,对黑曲霉和啤酒酵母的MIC为12.5 g/L。对花椒提取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花椒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从内蒙古东部地区发酵酸菜中分离的乳酸菌为供试菌株,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并检测其抑菌谱。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确定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应用于市售牛饲料中检测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发酵酸菜中分离的14株供试乳酸菌中获得了1株抑菌活性较强且稳定的菌株S1-4,该菌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9.69±0.71)mm和(20.59±0.26)mm,并呈现出较广的抑菌谱。菌株S1-4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沉淀p H为5.0,乙醇浓度95%,沉淀时间8 h,料液比为1∶4(v∶v),在此条件下,抑菌圈直径为39.53 mm,提高了23.18%。菌株S1-4发酵液添加到牛饲料中,可抑制饲料中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并且随添加量的增加,抑菌效果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苦丁茶多糖活性成分动态累积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 J. Tseng.)中主要抑菌活性成分多糖在不同采收月份的动态累积规律。方法:将不同采收期的苦丁茶叶水浴回流提取3 次,用杯碟法分别测定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3 种菌的抑菌圈直径,比较不同采收期苦丁茶水提物抑菌圈直径大小,确定最佳采收期。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苦丁茶提取物中多糖含量,分析多糖含量与苦丁茶抑菌能力之间相关性;同时采集不同采收期红外光谱,分析与多糖相关的特征峰强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抑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一年的不同月份生长期内,苦丁茶多糖含量在1-3月份逐渐增加,4月份达到最大值96.6 mg/g,然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7-10月变化不大,11月份后含量显著降低,12月达到全年最低值47.7 mg/g。苦丁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3 种菌的抑制作用在4月份最大, 12月份最小,与苦丁茶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苦丁茶抑菌活性多糖成分4月份含量最高,为最佳采收期;苷类和多糖为苦丁茶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以酸性乙醇溶液作为提取荷叶生物碱的溶剂,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纯化,液经紫外扫描得到荷叶生物碱最大吸收波长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荷叶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使用荷叶生物碱纯化液对3种细菌进行抑茵实验,结果表明,荷叶生物碱在274 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并得到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47.007x-0.012 2(R2=0.998 5).荷叶生物碱的纯化液对细菌的抑茵作用明显,浓度在4 mg/mL~6mg/mL之间即可达到最低抑菌浓度.同时表明在碱性条件下抑菌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单因素和L9(33)正交试验对麦麸多糖的微波法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得出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90 s、功率320 W、料液比1∶30,在此工艺条件下,麦麸多糖得率为6.57%。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及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研究了麦麸多糖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麦麸多糖浓度为40~60 mg/mL时,其对地衣芽胞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糖球菌及沙门氏菌等常见致病菌已达到较好的抑菌效果;麦麸多糖的最低抑菌浓度为地衣芽孢杆菌8.0 mg/mL,大肠杆菌10.0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均为6.0 mg/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菱茎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方法:以菱茎为材料,采用正交实验对菱茎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测定菱茎多酚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及还原力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菱茎多酚对6种腐败微生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菱茎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pH1、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35 min、料液比1:35 (g/mL),此工艺条件下多酚的提取得率为67.31 mg GAE/g DW;菱茎多酚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和对Fe3+还原力(FRAP)的IC50值分别为228.34、220.57、152.00 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青霉和酿酒酵母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6.25、3.13、0.20、0.39、1.56、0.78 mg/mL。结论:菱茎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可作为潜在抗氧化剂和抑菌剂的来源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八角挥发油成分分析与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八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八角挥发油的提取率为6.13%,从八角挥发油中分离鏊定出2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40%,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反式大茴香脑和对烯丙基茴香醚,分别占76.93%和10.22%;挥发油对多种菌株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曲霉、黄曲霉和桔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20,20,0.625,2.5,5 mL/L.说明八角挥发油具有广谱的抗菌性,对霉菌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