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分析复杂机械优化模型的结构,以及影响该结构的耦合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即通过对复杂机械进行学科分解,以建立简化的二层次优化模型.其中,下层次为功能层,即子系统;上层次为系统协调层,用于子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和信息通讯,并协调耦合因素.设计出了子系统和系统层优化模型的结构形式,并重点阐述了耦合因素的类型、特点及其求解过程.运用上述理论进行实例分析,解决了复杂机械优化模型规模大,设计函数和设计变量关系复杂,难以建模等困难.  相似文献   

2.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工具,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进行研究,结论是:整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属性体现于理论结构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之所以能存在于理论结构和发展过程中是由研究对象具有整体性、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继承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研究对象整体发展4个因素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属性和谐共生,从而形成由各种属性构成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粘弹性阻尼结构的递归神经网络优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粘弹性阻尼结构减震理论及神经网络控制理论,提出应用带有偏差单元的递归神经网络(RNNWBU)进行粘弹性阻尼结构优化的新方法.该法通过对粘弹性阻尼结构进行神经网络优化设置,从而可以考虑不同地震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可看出该方法是对粘弹性阻尼结构的传统优化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对推动结构控制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构振动控制的应用及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结构振动控制的方法,即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以及相应的控制理论概要;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结构振动控制的工程应用及发展现状,得出迄今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仍主要为被动控制,作为一门新兴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学科,提出了结构振动控制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指出了目前我国结构振动控制应用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注塑机后模板顺序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降低注塑机模板的重量,提出了从高层次拓扑优化到底层次参数化优化的顺序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拓扑优化设计以及参数化优化设计理论,运用密度方法建立结构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用优化准则(OC)法对拓扑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运用敏度过滤技术解决棋盘格式和网格依赖问题.对拓扑优化得到的模型进行规整,并采用基于连续非约束最小化技术(SUMT)的子问题近似法, 对规整后的模型进行参数化优化,得到最终的顺序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有的后模板模型相比,用该顺序优化方法得到的后模板模型的刚度和强度均有提高,体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较全面的介绍了桥梁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指出了优化设计在桥梁工程中发展缓慢的原因。讨论了基于可靠度的桥梁结构优化设计的模型,该模型可描述和处理桥梁结构中客观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可定量地分析计算安全、适用及经济的各项指标,科学地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使它们达到合理的平衡;提出了该模型重点研究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探讨了基于可靠度桥梁优化设计的发展层次和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理论的关系,对如何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财务管理目标应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杠杆利益是衡量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指标,并在分析影响企业资本结构有关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木工程防灾问题不仅包含的内容和学科众多,问题复杂,也是当今土木工程学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以其主要的科学问题为主线,重点讨论地震、强风等动力灾害,抛砖引玉,探讨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主要阐述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工程结构抗风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和新技术。结合国际上的最新发展态势,重点讨论研究工程结构抗灾防灾的基本性能、分析理论与现代设计方法,结构灾害的物理机制和灾变过程,结构抗灾性能设计理论和结构防灾减灾措施,并探讨相应的发展与趋势。  相似文献   

9.
(火用)分析理论发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着重介绍了Yong概念的形成和Yong分析优化发展的三个层次及其应用,阐述了Yong经济分析的理论和应用,并对Yong分析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离散变量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相关学者对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成果。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为使人们对离散变量结构优化的认识更全面深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分类,并对现今比较实用的几种离散变量结构优化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说明其优点的同时,还总结了一些较为流行的改进方法,进而指出蚁群算法是一有前途的优化方法。根据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特点,对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方法的发展未来做出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介绍拟序结构和孤立子研究的意义.拟序结构和孤立子已表现为非线性科学的一个实质性范例,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概念和理论、计算和实验各层次相互配合的一种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及现代组织理论以目标为导向,关注人与事的研究,都不能从组织角度有效解决建设单位服务需求多变及工程建设后无法满足运营要求等问题,而基于服务科学理论提出的服务导向型组织设计是有效保证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文章阐述了组织理论体系及服务科学理论的产生过程,分析了建设项目的组织问题,提出了服务导向型组织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构建了优化组织间服务量的、且基于需求分解结构及组织结构分解的组织结构聚合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ANSYS平台的连续体渐进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NSYS分析软件平台,在传统的渐进结构优化(ESO)思想的基础上,依据对结构位移灵敏度的分析,较严格地导出了结构的应力灵敏度;并根据荷载的最优传递路线概念提出了一种具有应力约束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单元删除策略,从而使得在结构拓扑优化的迭代过程中,最大应力的变化尽可能小,且最优结构所对应的最大应力能控制在容许应力范围之内。若干工程算例的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结构优化目标质量最轻的前提下计算效率相对较高,且优化结果与工程实际要求较吻合,同时也从数值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TMD—结构系统的按规范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设TMD对被控结构的影响归结为增加调谐结构振型的阻尼;提出了结构等效阻尼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推荐了以应谱修正的一个公式;并把在已知结构上TMD系统的优化设计叙述为约束规划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出了TMD系统系统的抗设计步骤,并以一个数字例子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构件内力优化的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细长杆件的轴向承载能力要远大于其他非轴向的承载能力的特性,提出了基于构件内力优化的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理念。从构件受力合理的角度来实现客车车身骨架轻量化,即通过对整车结构的力流分析,得到车身结构整体及主要构件受力特性,找出整车骨架中的高应力及低应力区域。进一步对高应力或低应力杆件的内力成分和应力成分进行分析。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从结构受力合理的角度出发,挖掘整车轻量化的潜力。最后结合某款全承载式客车进行了相应的轻量化设计,在降低结构最高应力的前提下实现减重220kg。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的多级优化设计方法,即系统级优化和元件级优化。系统级优化以迭层板厚度为设计变量。从基于 Kuhn-Tucker 条件的优化准则出发导出改进设计变量的迭代式,寻求最优设计。元件级优化则保持最优迭层板厚度和节点位移不变,根据各分层应变能的大小来调整各分层的厚度,使材料分配趋向合理,进一步减轻结构重量。本文给出算例,研究复合材料结构在多种外载作用下,承受强度约束和位移约束以及满足给定挠曲规律和扭转变形规律条件下的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计算简单,收敛迅速易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工程结构减振控制的思路是在近20年里发展起来的,已经在高耸结构风振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电厂等中低层结构上的应用还很少。通过模型试验探讨了混合调频阻尼器(TLD和TMD组合)各参数及其组合优化对减震效果的影响,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汽车车架的概念化设计,本文基于独立、连续、映射方法,给出了汽车车架结构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采用应力全局化策略,将局部的应力约束转化为全局的应变能约束问题,建立了以结构质量为目标,应力约束下的汽车车架结构的拓扑优化模型,研究了多工况应力约束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问题.另外,利用对偶理论,将建立的优化模型转化为对偶模型,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了求解.对车架结构的数值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结构荷载传递路径发生变换的部位,在设计时,转换构件(梁、板)大多形体庞大,这决定了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因此转换构件模板支撑方案的科学性是转换层施工环节的关键.利用层次分析法,把转换层施工中常用的安全、质量、工期、施工技术水平和工程造价5项指标作为衡量标准,进行支撑方案的评价,结果证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