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院校的一门公共课,但同时也是一门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中职的学生是学习计算机的必修课,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计算机行业发展迅猛,对于以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需要调整和适应新形势下的计算机应用发展趋势,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通过阅读大量有关项目教学文献,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总结归纳出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关键问题和实施步骤,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了相应验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式分析主要是有两个目的,第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顺应当前我国的计算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基础和理论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提出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方法的观点,论述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设计了该课程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方案,最后总结了该实施方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成果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顺应教学改革工作的要求,中学计算机教师要积极对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进行分析和应用,确保学生可以在基于项目的计算机基础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发挥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中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工作水平,以及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不仅能够体现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特点,而且对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能力和创新型高素质应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主要探讨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人从事教学工作近二十年了,这期间一直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等相关课程。特别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授课时间较长。《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办公应用软件的使用,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工具性、时代性等特点,本人在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较多地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而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具体设计至关重要,故本人试图借此文章就项目教学法的其中一个环节---项目设计进行浅湿的分析与总结,以期对自己及读者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更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工具性课程,比较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项目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转换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学生能更快、更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本文对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项目教学法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是通过一个项目工作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它以项目学习研究为中心,使学生能参与到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决策和调查等活动中,给学生更多学习的自主空间去探究者、去实践,可以让学生在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学习.文章主要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进一步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本文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期望对以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真研究了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我院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的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述,这个教学模式以未来学生可能面临的真实的职场案例作为教学实践的项目,让学生在这样一个比较真实的学习环境中产生职场人的感觉,以培养他们的职业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教学安排、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多个方面,全面分析了目前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详细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计划,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模式相结合,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该文通过对计算机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的可行性,归纳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规律特点、学生的现实情况及笔者从事高职教育的经验,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了一些方法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为高职类的学生就业和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进行任务实施、主动构建、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实施方式,就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中的问题,结合我校实践以《局域网的搭建》课程为例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有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教育已经普及,为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较先进地区小学已经开始接触计算机和网络,这种计算机网络教学会一直延续到大学阶段.但是,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模式不适应课程安排、上机实践不充分等等.所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需要进行全面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面向产业集群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课题编号为:JG12EB115)的核心成果。本文从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调研出发,充分开展校企合作,研究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依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本文阐述了面向产业集群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研究思路,创新点和具体实现步骤,本文的研究深化了校企合作内容,为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开拓了"双轨道"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本文的研究对我校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影响大。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已不是“零起点”、高职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结合、与应用结合等问题是现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就《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白板、电子教室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课堂教学日益具有生动性和开放性.在新课程教改理念下,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素质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计算机课的兴趣,这对计算机课堂教学魅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多媒体素材入手讨论计算机教学教育观念转变,探讨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问题,提出运用多媒体素材激活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的魅力的重要性,最后针对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硬件方向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必须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硬件方面创新能力的现状,从硬件类课程的课程设置与修课序列、界定课程内容、研究创新实验项目、实践环节的模式研究,以及客观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总结了学院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进行的探索,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明勇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9,5(12):9751-9752,9762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方向核心课程之一,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提高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的运用的普遍化,高校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被逐渐纳入了考核体系。有领导曾在教育大会上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对高校计算机课程基础的改革和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的建立健全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培养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协作Java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ava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类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提高学生实际编程能力。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薄弱等问题,提出一套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协作Java教学模式,它由课程任务设计、任务实践和效果评价3个环节组成。经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