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昱冰  王艳 《电工技术》2020,(16):101-102
文章结合某智能变电站事故,详细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SV接收软压板和检修硬压板的配置、作用及运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从软压板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出发,分析软压板误操作给继电保护带来的影响,提出软压板防误操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并结合实际智能变电站工程给出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在监控后台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探讨软压板防误逻辑的表达方式和自动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KMP算法,研发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压板校核系统。该系统基于智能变电站现有的网络结构、通信协议,对运行二次设备软压板投退状态进行采集、校核与存储,继而进行状态识别与判定规则的数据建模。实例验证了KMP算法应用于二次设备软压板校核过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该系统实现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压板投退状态校核的智能化,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起人为误操作引起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误动事件,分析事件发生过程、故障原因及二次安全措施,提出设备检修时GOOSE、SV压板的投退顺序,重点研究了防误操作策略,提出了防误操作处理步骤,并基于防误操作策略对典型事故进行分析,证明防误操作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智能变电站软压板状态采集能力,提出基于压板业务模型库的智能变电站软压板状态采集方法。通过对软压板投退状态影响因子的提取,构建压板业务模型库,为智能变电站软压板状态采集提供可行依据。对压板业务模型库的关联规则特征量的计算,获取变电站软压板状态数据序列,由此构建软压板投退状态的采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智能变电站软压板状态采集的准确性较高,对智能变电站软压板状态特征分析的实时性较好,提高了智能变电站软压板的实时状态监测和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的二次安全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曼 《湖北电力》2015,39(2):32-34,51
本文主要从技术安全措施和组织安全措施两个方面对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展开讨论。从技术方面主要通过正确地投退保护装置的智能变电站(SV)、GOOSE软压板和各智能设备检修压板来控制,从组织方面主要是提高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技术素质以及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管控。  相似文献   

7.
采样接收软压板的误投退会引起保护装置的告警或者误动作。针对目前SV软压板误投退的情况,利用智能变电站实训室进行实验,结合实验录波数据,分析了母线保护装置在间隔采样接收软压板误退出时的动作情况,并对六统一及新六统一的不同装置所展现的不同点做了比较说明,有助于现场运维人员掌握母线保护装置采样接收软压板所具备的功能,规范采样接收软压板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建设,改扩建工作也陆续展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实施方案也从传统的增加电缆连线转变为系统配置文件的修改和基于IEC61850通信理念虚端子的变化。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智能变电站改扩建工程中修改或新增的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接入运行回路的实施方式,以及如何灵活运用智能变电站的检修机制和SV/GOOSE软压板的合理投退进行试验验证时的安全措施管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智能变电站软压板集中管控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介绍了该管控系统在500 kV长临河变电站投入运行后的情况,包括现阶段智能变电站软压板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该系统的结构、主要功能、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等,为坚强型智能电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智能变电站中,检修压板对继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均有重要影响。详细阐述SV检修压板、保护装置检修压板、GOOSE检修压板对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及后备保护的影响。对比分析变压器差动保护及后备保护检修机制,制定变压器不同运行情况下检修压板的投退方案。最后通过智能变电站现场的传动试验加以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采用EPON技术实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在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通信系统采用EPON进行组网的应用方案,在对智能变电站过程层通信业务分析、及EPON技术和现阶段智能变电站过程层所采用的主流工业以太网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围绕重点关注的SV采样值传输性能及GOOSE传输性能,搭建模拟系统,利用网络记录及分析系统对智能变电站过程层采用EPON组网后的S...  相似文献   

12.
交换机端口安全策略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通讯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智能变电站通讯网络端口接入控制的安全策略。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通讯方式和网络结构,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交换机的端口安全接入控制需求。解释了基于静态MAC地址的端口安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阐述了基于IEEE802.1X协议的端口安全的组网方式、工作原理、认证过程和技术特点,总结了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端口安全策略的具体应用模式和实施方案。最后得出结论,现阶段采用静态MAC地址和IEEE802.1X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交换机的端口安全接入控制可以兼顾有效性和可行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适应智能电网发展,提高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安全性。文章提出一种电力调度软交换容灾系统设计方案。采用电路交换与IP混合方式组网的方式,将现有的2B+D调度台扩展为支持2B+D接口和IP接口的双模调度台组,实现软交换与现有的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融合。并通过异地城市容灾提高调度交换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周熙炜  梅芳  陈金平  林海 《电源学报》2016,14(3):102-107,117
深入分析基本空间矢量SV与特定谐波消去SHEPWM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三电平NPC逆变器的一种基于空间分区矢量提取的SHEPWM调制策略,推导出空间电压矢量PWM的三相等效调制波规则采样的开关角矩阵,得出基本空间矢量SV的选用与规则采样的运算关系以及SHEPWM的脉冲状态由基本SV组成的矢量序列特殊解。在此基础上,在三电平NPC逆变器的矢量空间六边形所分区的两电平六边形中,研究SHEPWM脉冲序列的空间电压矢量组成的扇区分布,并提取相应的基本SV,求解作用时间。SHEPWM的脉冲状态由空间分区提取的基本SV矢量序列运算合成而实现,避开了其开关角非线性超越方程组的求解,并具有同样的消谐效果且便于实现。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多业务通信支撑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庆市电力公司采用基于SIP协议的软交换技术,构建智能电网多业务通信支撑平台,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了电网视频监控、行政软交换、可视化生产调度、电网反事故演习等各系统之间的互联和数据共享的解决方案,消除了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为构建可视化、多业务的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支撑平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软开关同步升降压变换器。该升降压变换器的滤波电感设计得比较小,使得电感上电流可以反向,分别通过正向电流和反向电流对两个同步整流管的结电容进行充放电,为软开关创造条件。此方法适用于较低压输出、较高功率密度的场合。根据两个开关管实现软开关的务件不同,提出了强管和弱管的概念,给出了满足软开关条件的设计方法。并以一个输入28V、输出20V/3A、开关频率为200kHz的软开关同步升降压变换器的样机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其满载效率达到了94.2%。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10kV大侣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应用分析:①过程层采用SV+GOOSE+IEEE1588共网传输模式下的保护、控制、计量、录波配置方案;②采用不同原理的电子式互感器和常规互感器混合使用的线路、主变和母线差动保护应用方案;③通信时钟同步及主备切换方案;④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设备采用动态组播协议应用方...  相似文献   

18.
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悦  秦华 《电力勘测》2011,(2):60-64
针对智能变电站网络化信息共享的特点,根据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实施方案,提出"SV/GOOSE信息流图+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装置光缆联系图"的智能化变电站二次施工图设计方法。SV/GOOSE信息流图表达逻辑原理,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将原理映射为虚回路的具体输入输出信号关联,装置光缆联系图描述物理介质连接方法。三者结合,准确指导了西泾变电站工程的数据模型配置、施工及调试。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开发智能站二次系统设计工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家电网使用的智能电能表有70%以上为内置负荷开关电能表,负荷开关作为电能表的关键元器件,对电能表的工作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现有智能电能表的负荷开关做出综合分析,并结合现有智能电能表的实际使用环境,描述了一种适合智能电能表的基于电机式自保持继电器。使用本文描述的电机式自保持继电器设计的智能电能表,符合国家电网的最新要求,使用200mT永久磁铁对电能表施加恒定磁场干扰时,电能表正常工作,并能够常进行拉合闸操作。  相似文献   

20.
单开关DC/DC变换器的一种软开关实现策略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Buck、Boost、Buck-boost、Flyback等各种单开关DC/DC拓扑的软开关实现策略,即同步整流加上电感电流反向的策略。根据两个开关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件不同,提出了强管和弱管的概念,给出了满足软开关条件的设计方法。一个24V输入,40V/2.5A输出,开关频率为200KHz的同步Boost变换器样机,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软开关实现策略的正确性,其满载效率达到了9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