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配比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复配溶液的性质进行了测量与计算,并测定了褐煤吸附复配表面活性剂后的润湿热值、水分复吸率值、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值。结果表明:复配表面活性剂在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和效率方面均表现出协同作用,且通过润湿热值和水分复吸率值可以看出,对比单一表面活性剂,褐煤吸附复配表面活性剂后润湿热值与水分复吸率值都有明显的降低;通过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值证明了复配表面活性剂对褐煤的作用效果和方式。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相比相应的单一表面活性剂对于褐煤的疏水改性效果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298 K,0.1 mol/L NaCl水溶液中,分别研究了十二烷基酰胺丙基磷酸甜菜碱(C_(12)-AP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酰胺丙基磷酸甜菜碱(C_(12)-AP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AEO_9)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在不同摩尔比下的表面化学性质,通过常规溶液理论计算了混合体系的协同作用参数。结果表明,SDS/C_(12)-APA混合体系具有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更好的表面活性,当摩尔比n(SDS)/n(C_(12)-APA+SDS)为0.5时,混合物的协同作用最强;由SDS/C_(12)-APA和AEO_9/C_(12)-APA复配体系的微极性和胶束聚集数,可简单判定SDS/C_(12)-APA复配体系具有协同效应,而AEO_9和C_(12)-APA形成的混合体系没有协同效应,并且混合体系形成了比原来更小更稳定的胶束结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双子两性磷酸酯表面活性剂(C12GP)的形成胶束能力和降低表面张力能力的协同作用,发现C12GP与SDS摩尔比为4∶1时增效作用显著.考察了无机盐、醇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盐能够提高表面活性;短链脂肪醇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复配体系后,当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较低时,其临界胶束浓度(ccm)比直接使用混合表面活性剂的ccm有所下降;同时长链脂肪醇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复配体系后,其ccm比直接使用混合表面活性剂的ccm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4.
利用表面活性剂、无机助剂等原料,制备了一种洗涤用浸泡粉。选用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烷基糖苷(APG)构成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研究确定了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范围,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较优复配表面活性剂配比。实验结果表明,按w(LAS)∶w(AES)∶w(DTAB)∶w(APG)=40∶20∶1∶15复配制得的浸泡粉,去油率达98.0%。  相似文献   

5.
将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分别与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不同的复配体系对灭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后的溶液具有较长的析液时间、良好的铺展性能及较好的灭火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油藏A区块,利用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进而达到油水超低界面张力,且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在浓度为0.1%~0.5%的范围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效果达到10~(-2) mN/m数量级,在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复配体系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界面张力。通过探讨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以及复配比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最终得到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可在较高矿化度和较低的浓度(0.4%)范围内达到10~(-3) mN/m的超低界面张力,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协同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真球气泡法测定了相同总浓度下、不同复配比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表面张力,探究加入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后复配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复配体系,在任意总浓度下,其表面张力的最低值都处于相同的复配比例,故认为有一个简易得到复配体系最低表面张力的方法,即在总浓度一定时,找到表面张力值最低时的复配比例,并在此比例下求得cmc值;复配体系泡沫性能优劣的排序与其表面活性大小的排序一致,故泡沫最佳性能的获取方法与复配体系最小表面张力值获取方法一致;并通过建立模型,定义且计算了表面张力系数(K)值。  相似文献   

8.
董淑秀  何瑾馨 《染料与染色》2007,44(3):27-29,44
本文研究了两种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和羟磺基甜菜碱(LHS)分别与不同类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后的净洗性能,并对复配体系添加高分子化合物PVP和CMC后的净洗性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初步总结两种不同类型的甜菜碱与高分子添加物的作用规律,并总结归纳出此类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最佳处方。  相似文献   

9.
α-氯代十二酸(α-chlorododecanoic acid,α-CDA)与三甲胺(TMA)在水热条件下经氨解反应可以合成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α-癸基甜菜碱(α-capric betaine,α-CB),但水解副反应的竞争使α-CB产率偏低。在优化了溶剂、投料比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动力学控制手段——程序升温,有效地抑制了水解副反应从而显著提高了产物α-CB的产率。当n(TMA) / n(α-CDA) = 3时,以KI为催化剂且m(KI) / m(α-CDA) = 1%,预先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α-CB,在70 ℃下反应8 h再升温至100 ℃继续反应2 h后,α-CB的产率从非程序升温时的62.4%提高到程序升温后的92%。  相似文献   

10.
用光谱法研究了荧光分子4-二氰乙烯基-N,N-二甲基苯胺(DCV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氧乙烯(23)月桂醚(BRIJ35)、十二烷基三甲溴化铵(DTAB)胶束间的相互作用.与在水中相比,在上述3类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探针的荧光强度分别增加到3.3、5.4和5.1倍;最大发射波长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分别蓝移了5、11和9nm.由此可知,DCVA在DTAB和BRIJ35胶束中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相似,而在SDS胶束中DCVA所处微环境的极性较大.通过DCVA在3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荧光强度,计算出了DCVA与其胶束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7×103、1.4×103和8.8×102.  相似文献   

11.
将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SLG)分别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和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以不同比例混合,研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表面化学性能和形成胶束的影响。通过规则溶液理论研究了不同摩尔比的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使用激光光散射表征复配体系的胶束分布和平均流体力学半径,使用荧光探针法测量复配体系的微极性和胶束聚集数。结果表明,两个复配体系均表现出全面增效的协同作用,均在SLG摩尔分数x=50%时表现出最佳协同效应,并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具有更强的作用力。SLG/DTAC复配体系在10倍cmc下趋向于产生单一稳定且小于单一组分的聚集体,SLG/BS-12复配体系在10倍cmc下形成棒状胶束,胶束大小分布较宽。  相似文献   

12.
α-氯代十二酸(α-chlorododecanoic acid,α-CDA)与三甲胺(TMA)在水热条件下经氨解反应可以合成两性表面活性剂α-癸基甜菜碱(α-capric betaine,α-CB),但水解副反应的竞争使α-CB产率偏低。在优化了溶剂、投料比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动力学控制手段——程序升温,有效地抑制了水解副反应,从而显著提高了产物α-CB的产率。当n(TMA)/n(α-CDA)=3时,以KI为催化剂,且m(KI)/m(α-CDA)=0.01,预先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α-CB,于70℃反应8 h,再升温至100℃继续反应2 h后,α-CB的产率从非程序升温时的62.4%提高到程序升温后的92%。  相似文献   

13.
用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溴化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C12mimBr)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形成的SDS-C12mimBr/正丁醇/正辛烷/5%NaCl水溶液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不等摩尔比复配,由于强烈的静电作用,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使复配体系的增溶性能比单一表面活性剂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植物生长调节物质1-萘甲氧基乙酸溶液的润湿性和渗透性,将其与碳氢碳氟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采用表面张力法测定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1-萘甲氧基乙酸复配体系的胶团生成能力、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均出现明显的增效。综合考虑cmcT(临界胶束总浓度)、γcmc、c20,T(表面张力比纯水降低20 mN.m-1时表面活性剂总浓度)及经济效益,全氟辛酸钠(SPFO)/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KCl复配体系的效果最佳(SPFO与DTAB摩尔比为1∶10,KCl为0.1 mol.dm-3)。这3个指标分别为3.1×10-4mol.dm-3、18.8 mN.m-1、9.2×10-6mol.dm-3。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N,N'-双(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DLMC)及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6)醚(AEO6)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计算了DLMC及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能参数;应用正规溶液理论得到复配体系内表面相和胶束相中2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结果表明,在25℃,0.1 mol·L-1NaBr水溶液中,DLMC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1×10-4mol·L-1,cmc下的表面张力(γcmc)为30.3 mN·m-1;DLMC/DTAB复配体系的γcmc,cmc和Amin均比单一组分要低;DLMC/AEO6复配体系的γcmc,cmc和Amin随着DLMC组分的增加先减小后有所增加。复配体系在形成胶束能力、降低表面张力效率及降低表面张力能力方面存在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一种对氧化还原具有刺激响应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硒丙基硫酸钠(SDSePS)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复配形成SDSePS/DTAB自发囊泡,探究了该囊泡的氧化还原可逆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H_2O_2的作用下,SDSePS分子中二价硒醚基团(-Se-)可以被氧化成四价硒亚砜基团(-Se=O),SDSePS/DTAB自发囊泡被瓦解成球状胶束;在Na_2SO_3的作用下,四价硒亚砜基团被还原成二价硒醚基团,SDSePS/DTAB自发囊泡再次形成;在H2O2和Na2SO3的交替作用下,SDSePS/DTAB自发囊泡可以在胶束和囊泡两种状态下可逆氧化还原循环至少10次,还原再生的SDSePS/DTAB自发囊泡的平均半径稳定在115~130 nm。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甲壳素在浓盐酸中充分水解制得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GAH)与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T-GA)反应,合成了阳离子型氨基葡萄糖表面活性剂(2-羟基-3-十二烷基二甲基季铵基)丙基氨基葡萄糖(QA-GluN)。结果表明,25℃下,QA-GluN的CMC值为0.5 mmol.L-1,γCMC为25.9 mN.m-1,Γmax为2.61×10-6mol.cm-2,Amin为0.64 nm2;当QA-GluN浓度为1×10-3mol.L-1时,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ween 80、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配伍稳定,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时如SDS浓度超过1×10-3mol.L-1会产生沉淀。QA-GluN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8.
烷基多苷复配体系在餐具洗涤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多苷(APG)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S、LAS混合体系的黏度、泡沫稳定性和去污力的变化规律。得到了APG与AES、LAS之间显著的复配协同作用。结果表明,APG适合作为餐具洗涤剂的主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9.
用表面张力法和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3种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二烷基三乙基溴化铵(DTe AB)和十二烷基三羟乙基溴化铵(DTHAB)在离子液体硝酸乙胺(EAN)中的表面活性以及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头基结构的微小变化,对表面活性剂在离子液体中的自组织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头基区羟基官能团的存在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和聚集更是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表面张力法和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3种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二烷基三乙基溴化铵(DTe AB)和十二烷基三羟乙基溴化铵(DTHAB)在离子液体硝酸乙胺(EAN)中的表面活性以及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头基结构的微小变化,对表面活性剂在离子液体中的自组织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头基区羟基官能团的存在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和聚集更是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