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蔬菜发酵是控制一定生产条件,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对新鲜蔬菜进行冷加工,以保持蔬菜的营养和提高风味品质的一种方式。发酵蔬菜中的菌群决定了产品的风味特征、营养功能和安全性,同时菌群也影响发酵成品的保藏性能。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发酵蔬菜微生物多样性和基于多组学技术的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分析了发酵蔬菜中功能菌种的选育、应用和影响微生物菌群的因素。通过生物、化学、物理多重手段调控发酵蔬菜菌群,可提高发酵蔬菜的品质,为工业化生产品质稳定、优良的发酵蔬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脱水蔬菜、冻干果蔬概述及风险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世界各国脱水蔬菜、冻干果蔬限制使用的农药残留量、致病菌、主要重金属汞、砷、铅、镉等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对比与分析,总结出我国现行脱水蔬菜、冻干果蔬生产、加工和检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对企业标准、种植品种、产品预检,脱水蔬菜和冻干果蔬安全生产加工技术文件提出有关建议,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成黎 《食品科学》2015,36(5):266-273
新鲜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纤维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是健康膳食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和消费量在近10 年中持续增高。新鲜蔬菜以其易腐烂的生物特性,及作为原产品或者初加工产品的鲜食特性,在消费中存在着化学、物理和微生物安全风险,是产生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源头之一。由于新鲜蔬菜的质量安全风险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因此控制蔬菜的安全质量措施要贯穿整个供应链。基于食品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FSMS)的实施非常重要。在蔬菜供应链的各阶段安全控制中,各种安全管理控制体系需要应用于相应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4.
蔬菜发酵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及控制其一定的生长条件对蔬菜进行加工的方式,发酵蔬菜制品是食品加工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综述了蔬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乳酸菌与发酵蔬菜风味的关系,分析了发酵蔬菜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提高发酵蔬菜的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成黎 《食品科学》2015,36(23):347-352
新鲜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纤维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是健康膳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和消费量在近10 a内持续增高,伴随而来蔬菜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微生物风险及其所带来的危害也在增加。蔬菜的微生物风险可以发生在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个环节。有效地检测和控制有害微生物是保证蔬菜安全的基础。国内外对有害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方法的研究很多。目前的检测技术还难以实现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准确快速地检出致病菌,因此,在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探索。目前的杀菌和抑菌方法各有利弊,更加有效、无毒和环保的抑菌技术需要被不断地研究与发展出来。  相似文献   

6.
北京设施蔬菜基地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残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北京设施农业蔬菜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ic acid ester,PAEs)的污染水平,分析北京设施农业蔬菜中PAEs污染物特征。方法采集北京市昌平区、延庆区和顺义区的8个典型设施蔬菜基地16份蔬菜样品,利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内标法定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蔬菜中15种PAEs。结果在分析的蔬菜样品中均检测出PAEs,15种PAEs总浓度(∑PAEs)为0.15~6.94 mg/kg,平均含量为4.91 mg/kg。蔬菜中PAEs的单体分布相似,其中以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含量最高,占∑PAEs的36.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含量次之,分别占∑PAEs的33.5%和19.2%。结论设施蔬菜基地地膜的使用导致PAEs存在于各类蔬菜,蔬菜中的PAEs残留量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速冻果蔬的生产工艺及产品品质控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速冻果蔬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用优质的原料,科学的加工处理和贮藏,良好的包装材料,才能获得优质的速冻果蔬产品。速冻果疏产品的质量是否良好,与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有直接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会得到高质量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果蔬粉加工是果蔬综合利用的重要方法之一。果蔬因富含糖类和热敏性成分,普通干燥无法制备性能优良的果蔬粉产品。喷雾干燥因效率高,出风温度低,产品性能好,是目前果蔬粉常用方法。喷雾干燥中,不同干燥条件对果蔬粉产率、品质有着重要影响。该文综述进风温度、助干剂种类和添加量、进料浓度、进料流量、热空气流量对果蔬粉产率和品质的影响,分析果蔬粉产率、性质变化的原因,以期为喷雾干燥法制备果蔬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植物内源性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存在于天然植物组织中,可以催化高酯果胶脱甲基酯化生成低酯果胶,进而影响果蔬硬度、出汁率等质构及加工品质。一方面,为了避免贮藏期间出现果蔬汁浑浊沉淀、果蔬罐头中果肉变软、调味酱(如辣椒酱)中皮肉分离等不良品质,会在加工过程中抑制PME活性;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果蔬汁出汁率、生产低酯果胶等,也可在食品中添加外源PME。目前,对于通过激活内源PME来改善食品加工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综述重点讨论促进植物内源性PME催化作用的因素与机制及其在果蔬贮藏加工中的应用,为植物内源性PME在果蔬加工中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酱腌菜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学贵 《中国酿造》2004,(10):11-12,14
该文介绍了对酱腌菜传统生产工艺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蔬菜收购方式、酱腌菜原料的品种、蔬菜腌渍工艺、蔬菜咸坯贮存方法、酱渍工艺等。实践表明几次改革对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存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发了一种果蔬风味的素香肠,以玉米、胡萝卜、青豆、椰果、红椒5种果蔬组成的复合果蔬颗粒为主要原料,以卡拉胶、魔芋胶、黄原胶组成的复配胶体为载体,开发具有果蔬风味的五彩水晶素香肠.首先通过正交试验对复配胶体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复配胶体中卡拉胶:魔芋胶:黄原胶的复配比例;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五彩果蔬水晶素香肠的制作...  相似文献   

12.
对植物油精制过程中的碱炼工段、脱色工段、脱臭工段、车间计算机集散控制中心等几方面进行了智能化控制研究,研究成果在200 t/d植物油精炼厂配套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成果的应用提高了我国油脂加工行业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程度,使我国油脂加工厂的控制管理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对油脂加工厂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和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具有积极意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钙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元素,也是构成质膜的重要成分,它不仅影响果实品质,而且在延缓果蔬的衰老方面有较好抑制的效果。在生产加工中可以通过采前喷施钙肥或采后浸钙来提高果蔬品质,增加产量,另外在延长果蔬贮藏期的同时,还可保持好的品质,减少果蔬采后的损耗量。文章综述果实细胞中的钙的存在形式及钙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钙在果蔬加工中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食品颗粒蔬菜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蔬菜为原料生产颗粒蔬菜的工艺技术,生产出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氨基酸等的优质颗粒蔬菜产品。  相似文献   

15.
鲜切果蔬在加工过程中会使果蔬受到机械损伤,组织结构遭到破坏,极易发生褐变与受到微生物侵染,从而加速果蔬组织的衰老和腐败。机械伤害刺激信号分子的产生、运转、感知、接受和转导,以激活受伤害诱导的防卫基因表达,进而诱发鲜切果蔬整体协调产生防御反应。茉莉酸类、水杨酸、乙烯、脱落酸和系统素信号分子诱导果蔬防御反应可减轻机械损伤对鲜切果蔬品质的影响,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对受伤部位的侵染以及果蔬组织内部的酶促褐变,改善果蔬贮藏品质。本文从机械伤害刺激信号分子茉莉酸类、水杨酸、乙烯、脱落酸和系统素的产生及转导方面综述了鲜切果蔬对机械伤害防御反应机制,并从伤害防御方面介绍了外源施用茉莉酸类、水杨酸和乙烯的作用机制与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隆阳区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目前国内外对于蔬菜质量安全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蔬菜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及污染物的检测和风险评估,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保障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隆阳区蔬菜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监管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的建设以及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完善追溯体系等方面构建隆阳区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以进一步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提升隆阳区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和天津地区夏季蔬菜产、储、运环节中三剂(防腐剂、保鲜剂和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方法:2012年夏季(7、8月份)对京津两地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的种植户和蔬菜批发市场的销售商进行现场问询调查并随机购买蔬菜,7月份取样蔬菜有10种,8月份有17种,取样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三剂的使用情况。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京津两地蔬菜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所抽查的蔬菜没有使用三剂对蔬菜进行贮藏保鲜的情况,但分析检测发现,7、8月份使用甲醛对蔬菜进行防腐保鲜的比例分别为93.3%、89.2%,而且在蔬菜批发市场还发现有使用硫磺对胡萝卜、生姜、蒜熏色处理的现象以及使用含有仲丁胺的冰块对蔬菜贮藏保鲜,此外某些蔬菜多茵灵、哒螨灵、霜酶威残留超标较严重。结论:北京、天津两地主要蔬菜批发市场以及蔬菜生产基地存在添加使用防腐剂、保鲜剂和添加剂的情况,应引起种植者、销售者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果蔬饮料生产与市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亚利 《饮料工业》2002,5(3):12-15
中国果蔬饮料业与整个饮料业几乎是同时发展,但发展缓慢,一直处于对市场的不断摸索阶段。经过近二十年的曲折发展,开始成熟,在苹果,橙,桃,杏,山楂,芒果,菠萝、西番莲、胡萝卜、黑加仑、草莓、树莓等果蔬饮料的加工上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或优势,制定了部分产品检测标准,2001年全国果蔬饮料产量为146万吨,比上年增长了49.87%,成为增幅最大加工,全方位提高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拓宽市场,是中国果蔬饮料业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Microbiolog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quality of minimally processed fruits and vegetables. Type of food,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use of modified atmosphere or low dose irradiation can influence the microecology of a food. Changes in the microbial ecology can likewise influence the ultimate safety and overall qualit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Therefore, food scientists must consider the microb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ll practices involved in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delivery of these products.  相似文献   

20.
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积累规律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和  蒋将  陈正行 《食品科技》2007,32(1):64-67
目前对蔬菜生产和加工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形成积累规律还缺乏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也没有系统的控制方法。文章对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积累规律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指导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