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前,GCrl5钢制轴承打字模经5%硼酸酒精涂护,然后在箱式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840±10℃;保温45min后油淬,并经180℃加热、保温2h回火后硬度为HRC58~62。工件经上述工艺热处理后,金相分析表明,工件单边脱碳层深达0.08~0.12mm,这是造成字模寿命短(2000~3000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砂轮割刀见图1,材质为45钢,有效厚度2mm。技术要求:硬度HRC52~55,淬火后不允许有椭圆扭曲变形及裂纹。原采用的热处理工艺:840±10℃中温盐炉加热,保温4h(夹具装挂),淬入5~10%NaCl水溶液,水温≤40℃,220±10℃低温硝盐回火2h,空冷。处理结果:合格率60~G5%,其余椭圆变形扭曲占23~30%,淬裂报废5~10%。对椭圆变形者须退火后校正再重新淬火,  相似文献   

3.
塑料模架上的推杆,材质为45钢,形状简单,如图所示。淬火、回火后要求硬度HRC45~50,变形量<0.30mm。按常规工艺淬火,840±10℃加热,保温12min,在NaCl 10%水溶液中冷却,硬度为HRC55~58。220根推杆,开裂达140根,裂纹1~2条,校直时走向一般平行于轴向发展,见图。没  相似文献   

4.
用来冲制电池锌筒的冲棒一般由高速钢制作,若采用常规热处理工艺进行淬火、回火,冲棒使用寿命不高(每根只能冲2万只锌筒),失效形式一方面是表面耐磨性不够,另一方面易产生脆断。现采用下述工艺:1.低温淬火工艺:高速钢冲棒先经低温(560±10℃)和中温(850±10℃)两次预热后,转入高温盐浴中加热,W18Cr4V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1250~1260℃, W6Mo5Cr4V2钢为1180~1190℃,淬火加热时间按10s/mm计算,保温后入280±30℃硝盐浴,停留2~5min,空冷到室温,然后在560±10℃连续回火三次,每次1.5~2h。检查硬度,可达HRC62~64。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1990年颁布的焊接滚轮架的行业标准(ZBJ/T33003—1990)中规定:主动滚轮的圆周速度应在6~60m/h范围内无级无调,速度波动量按不同的焊接工艺要求,要低于±5%和±10%,滚轮转速应稳定、均匀,不允许有爬行现象。按GB150规定制造的筒体类工件在防轴向窜动滚轮架上进行焊接时,在整个焊接过程中允许工件的轴向窜动量为±3mm。  相似文献   

6.
成批生产工件上孔的位置一般都是采用综合检具检验,如图1所示,工件三孔相互位置度公差为φ0.20,则B、C孔距坐标尺寸应是30±0.20和10±0.20,但有的孔位检具是这样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控制双辉等离子渗金属工件的温度,借助自制的一套热电偶测温实验装置,对光电高温计测温进行了比对实验,探讨了气压对光电高温计测温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过程中,对同一工件温度,随工作气压的升高,光电高温计所用的ε值也增大。工作气压每增高5~10Pa,将ε值提高0 1,这时光电高温计的温度测量误差会小于±3℃。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大刃具淬裂的机率较多,但如果采用的工艺得当或预防措施有力,是可以避免的。本文就以我厂生产的大丝锥为例,介绍如下。一、9SICr钢制M64×6和M80×6丝锥淬裂及预防我厂原来热处理大丝锥时,操作者参考本厂M4~M30丝锥的热处理工艺卡,按表1的工艺分级淬火,结果工件全部淬裂。经试验研究改进工艺和采取预防措施后,就保证了淬火质量和预防了淬火裂纹。其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1.裂纹发生情况原工艺路线为:整体淬火→检查硬度和显微组织→回火(180~200℃×2h)→检查硬度→局部回柄(盐浴炉820~830℃加热方尾后水冷)→检查方尾硬度和裂纹→磨削表面检查裂纹深度。检查结果:淬火硬度为HRC65;金相显微镜观察组织为稳晶马氏体,无脱碳现象;全部产品都有表面  相似文献   

9.
我厂制造的圆锯,材质为合金结构钢,几何形状为薄板形,其半径与厚度之比>10∶1。圆锯在盐浴炉中加热,淬火加热温度850±5℃,淬火加热时间则可用下列解析式计算: 此式以“传热学”理论为依据。传热学认为:薄板形工件在盐浴炉中加热的过程,是在特定条件下自身进行热传导的过程。当工件半径R与厚度2δ  相似文献   

10.
根据英国BS5892-1992标准中的R7E拖车轮E级热处理要求和力学性能要求,研究了温度、冷却介质、车轮形状等对拖车轮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R7E拖车轮E级热处理工艺为(830±10)℃×(3.5~4)h+(530±10)℃×(3.5~4)h,该工艺可以满足BS5892-1992的要求,按此工艺规程生产的车轮达到了标准中规定的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直径达几英寸和长度达两英尺的多直径轴可在自动回转楔形辗压系统上,以每小时360-1200件连续成形,直径可保持在±0.003~0.010英寸(0.076~0.2540mm)内,长度保持在±0.003~0.006英寸(0.076~0.15mm)内。材料利用率约达90%,而且基本上可生产任何可锻金属或合金,工件温度分别为:钢2000°F,铝600℃,黄铜300°F~1200°F。该系统包括:压力机、成形装置,感应加热器、棒料或钢坯进给装置、棒料自动堆放台或钢坯输送机构等。该工艺流程为将直径在4英寸内的热棒料或钢坯  相似文献   

12.
加工高精度多槽的小工件时多半采用样板刀。而样板刀的刀片和垫片在制造时应经过精磨和研磨,生产率不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工艺科秦咏梅同志设计了一种电磁夹具,它的优点是:加工质量可达0.5±0.002,产量由过去每天10片提高到每15分钟1片,所以生产率较前提高了3倍,现介绍于下: 工件形状如图1所示,材料y8A,淬火后的硬度Rc35~40,磨削时要保证它的厚度为1.14±0.005。又如图2所示的工件,材料为X12钢,淬硬到Rc62~65,再放到平面磨床上精磨,然后采用电磁夹具进行加工,以  相似文献   

13.
复合热处理对18Cr2Ni4WA钢强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Cr2Ni4WA钢是一种中碳合金结构钢,根据《HB5024-77结构钢、不锈钢及耐热钢锻件》规定,18Cr2Ni4WA钢的热处理常规工艺为:1.预备热处理:950±100℃正火、760±10℃回火;2.最终热处理:865±5℃淬火、550±10℃回火。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偶然性,我们对一种18Cr2Ni4WA钢试件,多进行  相似文献   

14.
据报导,西德 Bavaria 电子公司最近销售了一种6237型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这种6237型压电加速度传感器重量仅为30克,它可适用于54~+650℃的温度范围。在20℃时,其电荷灵敏度为10.0pC/g(±5%)。在安装使用情况下,其谐振频率为28kHz(额定值)。在横向灵敏度小于±5%时,制造厂规定灵敏度在10Hz 至3kHz 频率范围内的变化为±1%。传  相似文献   

15.
对于图1所示的工件,两端要求精加工,按经验每边可留0.3mm的余量,工艺程序为:①车A为30.6±0.2;②车B为20.3±0.2;③精车左端,使B为20±0.2;④平磨右端使A为30±0.1。但实际上加工完工序③时,剩下的尺寸A已是30.3±0.6,即可能在29.7mm~30.9mm之间,如为29.7mm,则尺寸已超差,不能再加工,如为30.9mm,则磨削余量太大。  相似文献   

16.
扇形圆弧块的结构见图1,α=120°±3'扇形面的交线与圆弧中心同轴度为φ0.05mm,其中R_1=35±0.015,R_2=30±0.015,长125mm;材料 Cr12,淬火硬度 HRC60~64。由于工件角度面交线与圆弧中心重合要求较严,若采用整圆淬火加工 R_1、R_2合格后,再加工角度面,工件易变形。若分体加工,较难定位,故对此类零件的分体加工工艺及简易工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该系统改变了我国目前汽车行业内饰材料涂胶工艺的落后状况,使相关涂胶工艺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内饰材料涂胶层均匀。由于该系统输胶的量化控制,涂胶速度和有效涂胶宽度、涂胶形式具有宽选择性,节省材料,降低成本,适用于不同产量多品种的需要。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要求:1. 生产线速度:8m/min~40m/min2. 涂布量:30~80g/m23. 涂层厚度不均匀度误差: ±10%4. 生产双面胶带:100m误为:±100mm5. 工件横向偏移公差为:±2mm6. 双面胶带涂层边缘横向偏移公差为:±2mm7. 被涂材料厚度为:0.05~30mm8. 收卷张力…  相似文献   

18.
图1所示花键心棒为我厂生产需要加工的一批零件,热处理要求硬度为HRC58~62,齿圈对于两中心孔的圆跳动≤0.30mm。 开始,按照常规热处理工艺,在870±5℃盐浴炉中加热,油冷、再200±10℃箱式电阻炉回火。结果,硬度和变形均符合要求,但在焊接堵头  相似文献   

19.
绍兴仪表总厂研制成功的ZB118型汽车用组合仪表于1994年8月5日在杭州通过了由浙江省机械工业厅组织的省级新产品投产鉴定。 该组合仪表由车速里程表、温度表、燃油表及报警、显示系统及配套的传感器组合而成。 车速里程表:车速:0~140km/h;里程累计:0~999999km; 油量表:零位(E)~满位(F)±10%L(L为弧长); 温度表:50℃(C)~120℃~135℃(H)±  相似文献   

20.
净化室内所要求的温湿度容许误差大多为±0.5~±2℃,±3~±10%RH。假如只需满足温度(干球温度)容许误差要求,控制起来并无太大的困难,但若要同时符合湿度(相对湿度)容许误差要求,则因下述两个原因,而必须认真考虑控制方法的问题。 (1)相对湿度值会随干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为控制相对湿度,在除湿、加湿时,空调机的送风温度必然变化,这就给室内的温度带来影响,其结果,室内的湿度值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