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介绍大盈江三级水电站首部枢纽取水防沙水工模型试验研究的部分成果,重点研究分析水沙特性分析、拦沙坎体型的确定、运行方式及取水防沙的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2.
李远贤 《四川水力发电》2003,22(2):55-57,68
低水头闸坝式枢纽工程在山区、平原中小河流上应用较多,由于有供水及引水发电的需要,需要解决首部枢纽的取水防沙、拦沙排沙及闸下游的消能防冲等泥沙问题。根据一些工程的模型试验成果,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供设计和运行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龙船厂航电枢纽水力模型试验,提出降低电站上游进水渠和下游尾水渠的导墙、尾水渠出口等高程及优化拦沙坎布置的方案,改善了电站游进水渠和下游尾水渠的运行流态,减小了其水头损失,明显提高了电站的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仙女堡水利枢纽工程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对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流速分布、闸下消能、拦沙坎排沙方案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对闸前束水墙布置进行了不同方案的比选,并提出了适合枢纽布置的排沙措施。  相似文献   

5.
涪江属多沙河流,洪水期含沙量大,每年通过坝址区的悬移质和推移质量大。枢纽布置上如何解决库区淤积和电站进水口、船闸上引航道口门区的淤积,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多方案的枢纽布置及一系列的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有利河势,形成弯道环流,增设拦沙坎,导沙潜堤、束水墙等工程设施,问题是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利枢纽漂浮物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原设计采用以排为主的传统漂浮物治理措施,不仅对三峡水利枢纽,而且对下游梯级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漂浮物问题,均未妥善解决。根据模型试验结果,结合国内外已建工程实例,如在枢纽工程上游选择理想的河段,采取拦、导、清漂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漂浮物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宋凯  邓军  卫望汝  杨正丽 《人民长江》2018,49(10):109-114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无坝取水工程的典范。研究分析了都江堰工程的布置特点以及引水防沙原理,与现代分流拦沙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我国西部山区某河流的取水枢纽布置。通过模型试验,在河道主流中心位置布置人工岛,将河道分为内江和外江,模拟枢纽的取水防沙效果。结果表明:在内江入口处设置拦沙坎减小了进口附近河段的流速,有效阻碍了泥沙进入,不影响工程取水效果;受拦沙坎影响,内江流速小于天然河道,但由于人工衬砌的内江底部糙率小于天然河道,泥沙随水流一起向下游运动,在弯道环流下大部分泥沙沿人工岛一侧运动并从飞沙堰排入外江,少量进入取水口泥沙沉积在沉沙池。  相似文献   

8.
赵伟 《水电站设计》1996,12(2):62-66
本模型试验在取水口分流比达60%、引水发电与冲沙的争水矛盾较突出的布置条件下,通过多种方案比较试验,利用束水墙、冲沙槽及多道拦沙坎等防排沙设施,发挥不同流量时冲沙闸、泄洪闸各自的排沙作用,优化出适合枢纽特点的布置型式。配合枢纽的运行方式及闸孔闸门的开启顺序,构成了较完整的防沙体系,从而使首部枢纽的引水防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对汕头港外拦门沙地区水流泥沙运动分析和汕头港外拦门沙整治措施的定床潮流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在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的动床模型试验。主要解决汕头港外拦门沙整治中的拦沙导流堤的走向、长度,并对各整治方案的航道淤积量做出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10.
黔北电厂取水口枢纽布置在河道急弯段,水流流态复杂,水力学影响因素难以控制,为确保取水安全、可靠以及取水枢纽工程设计优化,通过相似原理与模型试验对特征流量级下水流流态、流速分布、泥沙冲积等关键水力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泥沙淤积结果提出了新增拦沙坎的实验条件,通过两设计方案对比取优,结果表明新设计方案泄洪防冲效果显著。鉴此,本文通过对实验设置布置、现象结果优化措施等进行详细介绍,为此类工程实验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