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现今的信息时代,建筑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网络的发达提供了数不清的资源,另一方面极大丰富的信息让人无所适从、难以取舍。在建筑史教学中通过建立文化关联——建筑艺术谱系,形成开放的知识框架,利用各学科资源,将信息有机整合,促进学生建立多重角度的建筑认知。通过对经典建筑的学习解读,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为使学生从更广阔、更宏观的角度学习并掌握近现代时期外国建筑的发展背景与主要脉络,从5个方面对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提出探索和提议,指出在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中,应加强与社会背景、艺术史、古代建筑史的联系,注重史论与理论的平行教学,强调建筑作品的个案分析,加强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建立自己的建筑观。  相似文献   

3.
社交网络时代信息的暴涨与知识的片断化对传统建筑历史教学形成了挑战.本文提出,历史教学需要针锋相对地强调建筑思想与价值的持续性以及深刻性,进而对抗信息时代所常见的虚无与盲目现象.具体地说,本文建议在现代建筑历史教学中强化对几种主要西方思想理念单元的介绍与分析,以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为例说明如何利用亚里斯多德目的论的理念单元揭示沙利文的真正立场,进而说明理念单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中国建筑学专业本科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评述东北大学建筑系在该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的、激发课程教学"活力"的初步探索。通过对该课程在教学资料"活化"、教学方法优化、课群关系"联动"、考核机制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分析,总结东北大学建筑系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经验,以期抛砖引玉,探讨切实提高教育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医院受教堂的影响,早期欧洲医院的主要建筑形式以科学与宗教的结合为特征。它起源于中世纪早期的修道院庇护所,逐步发展为避难所,为无家可归者、体弱多病者、残疾畸形者、孕妇、盲人、精神病患者、患病的旅人与朝圣者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庇护场所。尽管在  相似文献   

6.
柳肃 《新建筑》2013,(1):40
我就建筑历史教学说点切身体会.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所以建筑历史教学中应加入文化史的内容.历史上的建筑大到建筑造型、艺术风格,小到制作工艺、操作、技术,都是一个时代特定文化的产物.不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就不能真正理解某种特定的建筑本身.在风格流派方面,如果不了解西方某一流派背后的哲学、美学和艺术,也就不能读懂它,顶多学点皮毛,依样画葫芦,做点外观而已.在建筑空间上,如果不理解中国的庭院空间趣味,也就不可能真正领会中国建筑的精华.要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筑,甚至要从生活方式、工艺技术等细小方面开始.我曾下过农村当过知青,下乡的第一件事便是自己给自己盖房.  相似文献   

7.
李渔舟 《新建筑》1993,(3):41-42
外国建筑史课程面临危机。危机的原因主要不是它的科学内容,不是教师的个人学识,而是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功利主义价值观、文化的粗俗化和生活的平庸化导致一些人轻视学术,轻视理论和思想。这将不利于建筑学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本科阶段建筑史教学,作者认为:一、建筑史教学要史论结合,教学内容需全面、深入,从多角度解读"建筑是什么";二、建筑史教学与设计课的结合,应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建筑学知识体系,以相关理论教学为主导,并分解理论模块到各个课程中;三、明确建筑教育主体,建筑学相关知识应该在历史的维度和深度中进行考量,提高教师的历史及理论水平。总之,建筑学的教育不能简单的以"设计课为主体",其他课程辅助,应当以理论为主体,以教会学生理解建筑、学会品评建筑为主要目标,并辅以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分段解读--外国建筑史教学随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松茯 《华中建筑》2006,24(6):127-129
建筑是手工艺产品;建筑是机械化产品;建筑是高科技产品.该文以解读建筑观为出发点,尝试着在教学中对外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建筑的不同内涵进行分段解读.  相似文献   

10.
李文芳 《山西建筑》2007,33(13):190-191
简述了建筑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及该课程教学的现状,详细地阐述了教学中应注重建筑历史教学的文脉延续和加强多种教学方法的互补,从而促进学生继承和借鉴中国建筑历史,设计创造出高质量、高品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Following successful 1970s efforts to save Miami Beach's Art Deco district, a preservation movement focusing on the recent past has grown nationally—championing everything from suburban subdivisions to civil rights sit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at controversial movement's efforts—including its (and its opposition's) motivations and ideologies. Proponents use broader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than preservationists used previously—with age, aesthetics, and pedigree no longer crucial, instead emphasizing sociocultural context. As they fight traditional conceptualizations, deal with divisive sites, and often work without benefiting from (age-specific) preservation laws, activists face strong resistance. Nonetheless, the movement has increased in size, strength, and successes.  相似文献   

12.
中国建筑史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省 《南方建筑》2004,(5):46-48
笔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总结了中国建筑史的教学要点,提出“点、线、面”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作为探索建筑史教学方案的引子。  相似文献   

13.
拓展外国建筑史教学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外国建筑史教学的现状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结合本地及国内的一些相关材料来适当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并将其作为对比性材料与教材内容进行恰当的比较分析。实践表明这种方式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外国建筑史互动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宋波 《华中建筑》2011,29(6):189-190
该文根据外国建筑史的科学内容及其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适应性强、方式灵活而广泛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外国建筑史的强烈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品位.  相似文献   

15.
孙跃杰  李明 《安徽建筑》2007,14(4):34-34,36
近年来,学生们越来越忽视建筑历史理论学习,就此问题,作者试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探讨建筑历史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口述史方法在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中,园林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研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高校教育中,除了历史知识、文化内涵的传授、讲解外,如何发挥高等教育及当代"人"在历史与文化中的主动性亦是一个重要课题。"口述史"方法有别于传统历史建构及研究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解、认知、参与风景园林历史脉络的梳理及文化传承中的新可能。因此,以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的2项实践"口述工艺"及"广州市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为例,探讨口述史在专业教学操作过程中的课程设计方法、应用范围以及与传统历史研习思路的差异。认为"口述史"的教学应用更多地以学生主导、以实践操作为主,推进学生多视角的历史认知、参与风景园林历史脉络的梳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推动风景园林历史教学改革与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分层解读——外国建筑史教学随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松茯 《华中建筑》2008,26(9):249-253
建筑是一种思想理念的表达;建筑是一种技术手段的表达;建筑是一种生成方式的表达。该文阐述了以阐释性建筑史学为出发点,尝试着在教学中对外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建筑的不同内涵进行的分层解读。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园林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史课程是城市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就史论史的讲解方法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而应以激发学生热情、分析优秀园林案例造景要素为主,使园林史课程真正起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傅欣 《华中建筑》2009,27(10):147-149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的校园历史建筑有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近代高等学府建筑的佳作和典范。在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后依然散发着昔日的光辉,记录着它所经历的历史与沧桑。武汉大学历史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历程中解决传统与现代、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结合问题上,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