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州建设》2014,(16):52-53
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生态城市”就是种树、铺草、造水、建景观大道;有的认为应借鉴国外先进案例,只有花大价钱才能建“生态城市”:有的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依照这些观点,生态城市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就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处处水景”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然而,城市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复合生态理念”来认识“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2.
现有“生态城市”理念具有理想化色彩,其建设存在明显现实差距。“生态城市”本质应是能量资源节用低耗再生创造、环境生态去污自净循环更新、城市的自然化生态与生态化的现代人居城市有机融合;而经济、社会、人文、地理、气候、环境、资源一定程度的和谐是生态城市构建的基础前提条件和良性反馈对象。利用城市优越的光热水气土肥“人化气候”资源,集约化“稼禾式”经营城市高效生态植被,构建“新森林城市”或城市型森林气候的良性生态系统,是生态城市的现实实现路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数字城市”与“生态城市”已成为21世纪城市规划领域内焦点的论题,也引起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文章重在探寻“数字城市”与“生态城市”各自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倡导将数字与生态融合共生的城市发展模式,以期更好的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俊杰  王鑫 《山西建筑》2010,36(33):5-6
结合我国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和趋势,通过对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在当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城市生态问题、特大城市“摊大饼式”扩张方式,暴发户式“城市美化运动”等重要问题,以期指导生态城市建设科学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卓越的成就,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城市空间环境问题的产生。为此,从“生态城市”的理念出发,对“生态城市”相关理论进行综述;进而通过总结国外多个生态城市建设案例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城市空间环境特色规划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生态城市”理念下城市空间与环境设计规划的策略;生态发展理念,擘画美丽中国,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调查,截至2012年底,通过对我国287个地级市进行检索,其中以“生态城”,“生态新城”、“生态新区”等命名的新城项目总计153项。这说明生态城市正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从我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案例来看,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符合自己特点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建设与“生态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滨 《规划师》2003,19(8):59-61
每个城市都有适宜自己的特定的“生态位”。城市自身所特有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建筑风格、历史文化传统、审美情趣、历史人文景观构成了城市特有的“生态位”基础。找准城市的“生态位”,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设城市,尊重历史文脉改造城市,应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重点阐述了“生态城市”,“生态建筑”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三个问题 ,并介绍了国外先进的生态城市和生态建筑 ,以及近年来福州市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取得的可喜进步  相似文献   

9.
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占地规模最大、预期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届综合博览会,其生态规划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的工作需要在实际运营中得到检验。作为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生态规划在“和谐城市”与“生态世博”的理念下,实验生态城区,示范城市更新,建设舒适健康的园区热环境,营造浦江两岸的生态滨水空间,完善城市能级的提升与城市空间的优化,努力推动城市向“低碳化”、“生态化”的目标前行,演绎人类21世纪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生态城市”与“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解析开始,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及衡量指标,提出建构生态园林城市的策略。最后以东兴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为例,阐述东兴市迈向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的措施,为今后其他生态城市提供一份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与规划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面临的“城市病”越来越突出,为了寻求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和我国国情,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并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内容,探讨了“生态城市”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王鸣  周金晶  余碧波 《规划师》2003,19(12):111-114
为突出安吉“竹乡”的特色,应将安吉城市性质定位于“著名的中国竹乡和以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着重加强生态城市经济、生态休闲人居和生态文化的建设。通过在安吉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基于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来研究城市特色,有整体性强、包容性大,对于城市特色的把握较为直观,公众参与性较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黄光宇  林锦玲 《规划师》2006,22(4):11-14
山地资源型城市具有"山地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双重属性,"山地"的地形特征和"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导致山地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污染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和灾害隐患较大等问题.应编制生态环境空间控制规划,针对不同的生态敏感区采取不同的建设措施,引导山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田雪红 《山西建筑》2007,33(8):50-51
在充分认识喀什民居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倍加珍惜其文物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以保护与发展的理念,将其纳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总体规划中来,使其与现代城市发展和生活相融汇,结合城市文脉、城市地域性、生态旅游环境为经济增长点,塑造“名城”的特色(风貌),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炎松 《华中建筑》2003,21(6):35-38,42
通过对阳新古城“八景”的分析,阐述了阳新古城的山水城市特征,认为当代中国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应从自然的生态和人文生态两方面吸取传统的经验,创造具有地域自然、人文特色的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6.
乔木的生态效益与城市广场的"亲和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波  王焱 《华中建筑》2004,22(2):110-111
城市厂场的生态效益影响厂场的使用效果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利用乔木特有的生态优势,能改善城币厂场的生态环境,提高厂场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7.
邱强 《规划师》2006,22(4):26-29
重庆都市区规划根据都市区"两江、四山"山水格局特征及"以十大景观生态元建设为核心,以生态廊道保护为重点,以各城市建成区为生态斑块,以外围郊区农田、林地为生态基质"的景观生态安全结构模式,结合都市区"北移、东进、西拓"的空间拓展态势,采用"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格局形态.  相似文献   

18.
刘滨谊  王希智 《规划师》2008,24(4):36-39
谷地生态廊道规划研究以提升安徽省铜陵市大铜官山地区及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调查分析;基于"生态流"的谷地生态廊道与城市关系规划;基于资源保护、环境恢复、旅游策划的基地内谷地生态廊道规划及其模式的提出.  相似文献   

19.
Experience of Sponge City Master Plan: A Case Study of Nanning C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 a new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ies has been deeply integrated into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water safety strategy. Nanning City, 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experimental sponge cities in China, has undertake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sponge city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sponge city master plan of Nanning City establishes an urban ec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the sponge base.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strategy has also proposed an overall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a sponge city in line with urban development features. Through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planning, a "23+10+202" pattern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has been formed. "23" represents 23 drainage basins, in which major sponge facilities such as storage facilities, waterfront buffer zones, wetland parks, ecological rainwater corridor and sponge parks are allocated. "10" represents 10 sponge functional zones, which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dex system. "202" represents 202 management units, which decomposes the general objective and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not only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but also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objectives in the regulatory plan a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