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近年来OTT TV(互联网视频)业务快速增长,发展速度超越了IPTV(互联网电视),带来显著的“鲶鱼效应”,业界普遍认为“IPTV+OTT”是电信运营商应对OTTTV冲击的有效手段。文章对“IPTV+OTT”的业务发展策略、终端发展策略、技术发展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对电信运营商网络视频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琛 《通信世界》2012,(24):14-14
目前CNTV、百视通等牌照商已就合作事宜与电信运营商进行了接洽,“最早第四季度,‘电信运营商+牌照商’的互联网电视主流模式即将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相关部门关于开放OTT试点工作的推进,2013年第二季度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已基本可以确定。遗憾的是在相关文件中我们并没有发现针对OTT领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OTTTV业务的相关条款。和制度缺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电持牌机构、电信运营商、专业。丌厂商以及互联网企业都在或明或暗大张旗鼓地跑马圈地。  相似文献   

4.
李璐 《通信世界》2013,(21):39-39
今年,电信运营商OTT布局正在不断提速,同时销售渠道与代收费渠道正是电信运营商发展OTTTV的主要优势。今年,电信运营商OTT布局正在不断提速。近期上海电信在宽带资费中提供了包两年宽带,送机顶盒,IPTV业务19元/月,OTTTV业务15元/月,同时联合天翼视讯,展示其OTTTV业务;上海联通与乐视、百事通合作推出沃TV,6月份,天津联通借助爱奇艺搭建高清内容平台展开OTTTV试点,双方分享OTTTV功能费;中国  相似文献   

5.
专题导读     
正近几年,随着电信运营商宽带网络的升级改造,视频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既有广电牌照方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在有质量保障的宽带网络上面向电视机提供的IPTV业务,又有广电牌照方与家电厂商合作,在公众互联网上面向电视机提供的互联网电视业务(也即所谓的OTT TV业务),也有互联网视频网站在公众互联网上面向PC、Pad等终端提供的互联网视频业务。视频业务逐步向精细化、专业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视频业务形态逐渐趋同,高清和智能开始成为  相似文献   

6.
李璐  吴佳  金峰  侯立民 《通信世界》2013,(22):40-40
在OTT TV日益风靡的今日,其不仅革新着传统电视媒体体验,同时以开放的特性吸引产业各方的进驻.对于电信运营商,其虽然面临着OTT TV市场环境所提出的挑战,有着被"管道化"的潜在风险,但另一方面,由于OTT TV对互联网带宽和安全特性的依赖,使得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服务的电信运营商仍然继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同时在销售与代收费渠道方面的优势,也使得电信运营商在OTTTV产业合作中,不可或缺. 本期《通信世界》就国内电信运营商OTT TV发展话题,与Strategy Analytics互联家庭终端(CHD)服务总监吴佳、茁思迅行合伙人及高级咨询顾问金峰、易世腾CEO侯立民等专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电视(OTTTV)既是传统电视终端网络化之后产生的新型终端设备,也是互联网内容和服务模式在电视终端的延伸。OTTTV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为三网融合产业各方提供了新的发展题材。本文对OTTTV全球的发展模式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OTTTV发展所带来的三网融合业态创新进行了介绍;分析了OTTTV带来的新一轮三网融合中,互联网产业力量跨界延伸的主要原因和切入点;总结了OTTTV发展给我国三网融合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琛 《通信世界》2012,(43):18-19
2013年双百万付费用户的战略目标,不仅承载着优朋普乐自身的希望,更承载着整个互联网电视产业的希望。如果说2011年是三网融合之IPTV年的话,那么2012年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电视年。《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181号文)等政策相继开闸后,牌照商、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电视机厂商、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超过6亿人,互联网视频用户数量也逐步攀升。目前,用户收看互联网视频主要通过PC终端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也能够播放互联网视频,例如IPTV和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电视是传统电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互联网电视是通过带有APP软件的机顶盒经互联网网络访问播控平台的视频内容,在普通电视机上观看。互联网电视在国内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且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基于此,文章以互联网电信运营商和视频运营牌照商(以下简称运营商和牌照商)合作为例设计了一套互联网电视系统。系统采用"中心-分节点分布式"多层架构,根据需求配置了各个硬件设备,例如存储设备、EPG门户缓存、时移服务器(STS)设备等,满足了直播源和直播服务节点的功能要求。配合硬件系统,同时设计了一套互联网电视管理系统,提供互联网电视业务受理、收费、统计等基本营业及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互联网电视业务发展的驱动力及互联网电视业务对电信运营商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建设和商务模式.在电信运营商之间、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视频业务竞争中,进一步思考,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强化业务体验,有效占据用户家庭电视屏;创新商务模式,优化业务资费;改良业务内容和终端;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和计费优势;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业务优势开展特色业务.  相似文献   

11.
1前言随着工信部对广电运营商的互联网业务牌照和电信运营的IPTV传输服务牌照的陆续发放,有线网络运营商已感受到电信运营商图穷匕见的压力。网络升级改造、设备性能优化,正在成为有线运营商最急切完成的工作。以CMTS和CM为接入网的大多数广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中国宽带发展论坛将于3月下旬在北京举行。 本次论坛是在电信重组、3G牌照发放的背景下召开的。在过去的4年里,中国宽带接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带动了以宽带为基础的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然而。3G牌照的颁发,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全业务时代的到来,而宽带接入也不仅仅是固网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手段了,在移动网中,移动宽带接入也成为3家电信运营商的竞争领域。  相似文献   

13.
《通讯世界》2010,(2):21-22
电信运营商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相对平衡了运营商之间的实力,因而加剧了竞争。重组使得电信运营结构发生变化,3G对运营商发展的拉动效应日益显现。3大运营商在市场推广的各个环节,包括终端、产品、资费、促销等,已经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竞争。除了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运营商还必须面对来自互联网公司等其他新兴势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是业界公认的互联网电视发展元年,整个行业呈爆炸式增长,2014年,对互联网电视牌照拥有者而言,版权管控力度加强、互联网服务的扩大,使其在合法渠道的发展上迎来了更多机遇。随着互联网电视产业链的完善、内容的进一步优化,紧抓互联网电视的几个关键要素是牌照运营商发展的重点。1版权影响产业链形态在过去的一年,几大视频平台版权诉讼不断,牌照方也是如此,多是通过打官司申诉权利,达到"停止侵权"的主要诉求。现阶段盗版现象依然严重,赔偿还不具备真正意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2012年,国内电视行业经历了大变局:广电总局的“双限令”(限娱令和限广令)使得上星卫视竞争激烈且内容同质化、OTT互联网电视成为产业链各方发力的重点、IPTV的快速发展成为三网融合为数不多的成果、年末小米电视盒子的被打压使得各方知道了“牌照”的力量。笔者参加了几场广电行业的会议,感触最深的是电视已经在逐步走出封闭花园,原广电行业外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和设备制造商等已经开始涉足这个行业,电视成为各方角力的又一个金碇。  相似文献   

16.
8月23日,由BtRTV、SMPTE、科讯网主办的第二届中国OTTTV峰会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峰会聚集了阿里巴巴、爱奇艺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吸引了未来电视、国广东方、百视通、华数等众多互联网电视牌照方,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董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蒋林涛.总局广科院副院长周毅等重要领导也光临本届峰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OTTTV进行了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来论证OTTTV发展的特点:OTTTV基于互联网的免费特征对于形成有效商业模式有较大难度;广电监管部门的法规出台和完善将改变OTTTV目前发展的激励反应。广电网络运营商借鉴OTTTv发展的先进理念,抓住历史机遇.深入变革.针对OTTTV在中国目前发展的不利点扩大自身优势特征.从而带动中国广电行业产业的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电信重组已经圆满结束,中国六大运营商变成了三个。电信重组的直接结果是加快中国3G牌照发放速度,让三张3G牌照迅速得到落实,而这也同时意味着无线互联网的爆发。  相似文献   

19.
业界新闻     
南方传媒获互联网电视正式牌照从南方传媒内部人士得到可靠消息,南方传媒互联网电视播控平台在2010年底通过官方验收后,已在2011年1月获得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开办业务,获得集成服务和节目内容服务牌照。南方传媒继央视、文广、华数后正式成为全国第四家互联网电视业务运营商。  相似文献   

20.
程之明 《电信技术》2009,(10):95-97
1 全业务运营的挑战 在2008年运营商重组以及2009年初3G牌照发放后,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同时进入全业务运营时代。运营商要面向各类客户,提供包括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多个领域,包含用户未来可能需要的多种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