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气沉积学原理及其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油气藏形成条件中的生、储、盖、运、圈为纲讨论了油气勘探沉积学;以油气藏开发过程中与沉积、成岩的关系讨论了油气开发沉积学。在油气勘探沉积学中重点论述了陆相沉积与储层及圈闭的关系;在油气开发沉积学中重点论述了储层研究的基础—储层的沉积属性和成岩特征。强调储层沉积、成岩研究应成为储层评价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李国艳  孙康  董伟 《天然气技术》2011,(5):21-22,28
为对留17断块沙三上、中亚段油气地质储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容积法并利用Surfer软件快速计算不同油组、不同沉积微相的油气地质储量,从横向和纵向上对储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地质储量主要受沉积微相、岩性和沉积压实作用的控制,纵向上不同油组的油气地质储量差异较大,横向上不同沉积微相油气地质储量不同;同时,强烈的构造运动可能对油层发育、油水分布、油气地质储量丰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分析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东海陆架盆地、渤海湾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的性质(基底性质、深部结构特征、盆地类型)、沉积—构造特征(构造单元特征、构造演化阶段、沉积特征、沉积沉降速率)和油气地质特征(烃源岩特征、圈闭类型、生储盖组合、油气藏类型)等方面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形成机理。研究认为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基底性质相似,同属于陆壳之上的刚性基底,深部结构特征与盆地宏观构造形态相耦合;盆地发育受断裂控制作用明显,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阶段,沉积、沉降中心具有类似的迁移规律;均发育多套烃源岩层系,存在多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均以构造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中亚地区上古生界石炭系和泥盆系蕴含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对中亚滨里海盆地和楚—萨雷苏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的分析,认为中亚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富集带与深部流体及深大断裂有关,是盆地深部地壳结构与其上沉积盖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结果。前人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的分布、构造背景及火山岩岩相带控制着石炭系油气的分布和富集。中亚地区与新疆山水相连,含油气地质构造也有相似之处。联系中亚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结合准噶尔盆地地质特征及上古生界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认为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遭受火山喷溢喷流等岩浆侵入活动,导致烃源岩强烈蚀变演化,促使烃源岩发生二次成烃作用,这种火山岩内幕沉积生烃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生烃模式,在幔源物质与烃源岩热蚀变的共同作用下,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应该具有令人乐观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东部下古生界烃源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岩研究对前古近系油气战略资源选区具有重要意义。从沉积学角度出发,通过对研究区有机碳含量、生烃潜力和氯仿沥青“A”等参数的统计分析和平面制图,划分了烃源岩类型,并对影响烃源岩发育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华北东部奥陶系上、下马家沟组及峰峰组为较好的烃源岩。影响烃源岩发育的必要因素是海洋生物生产力,影响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古气候、古沉积环境、古构造及沉积作用。此成果可以为华北东部油气资源战略选区提供有效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蒸发岩沉积与油气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蒸发岩沉积与油气形成之间的重要关系远远超过地质记录中稀少出现的蒸发岩本身的价值。如果通过古地磁研究确定了克拉通盆地位置的话,蒸发岩类型和它的沉积模型对区分盆地特征、大陆架构造框架,和绘制古构造和古气候图将非常有用。 地质剖面中的蒸发岩与某些淋滤白云岩储集层密切相关,但碳酸盐岩中的堵塞作用将妨碍孔隙的发育。蒸发岩通常作为油气的封盖层和油气的构造圈闭。蒸发岩还可作为地表盐类矿物的来源。蒸发岩在高温、高压埋藏成岩过程中有助于胶结作用和碳酸盐白云岩化。 运用蒸发岩形成和沉积模型理论能更好地指导含油气盆地的评价工作。目前认为盆地中央形成的蒸发岩是在蒸发作用使水面下降、海盆发生收缩过程中逐渐沉积下来的。在地质历史期间,这一地区的水平面呈快速的升、降交替变化,多期地表暴露使陆架和盆地边缘发生成岩作用,而且干旱气候条件对蒸发作用将会产生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岩研究对前古近系油气战略资源选区具有重要意义。从沉积学角度出发,通过对研究区有机碳含量、生烃潜力和氯仿沥青“A”等参数的统计分析和平面制图,划分了烃源岩类型,并对影响烃源岩发育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华北东部奥陶系上、下马家沟组及峰峰组为较好的烃源岩。影响烃源岩发育的必要因素是海洋生物生产力,影响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古气候、古沉积环境、古构造及沉积作用。此成果可以为华北东部油气资源战略选区提供有效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是该区近期新增规模储量的潜力地区,但南屯组油气成藏期次不明确阻碍了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准确认识.为此采用生烃史和流体包裹体综合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单井沉积史与热史分析,对研究区南屯组生油岩生烃和储层注烃2个油气成藏过程展开分析,厘定了南屯组油气成藏期次.应用化学动力学方法评价生烃史的结果表明,研究区主力烃源岩南屯组的生烃期为125-115 Ma,对应的地质时期是伊敏组沉积中晚期;南屯组烃源岩生油高峰对应的依敏组沉积中晚期就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应用流体包裹体法分析得到的油气主要充注期为118-112 Ma,略晚于生烃期.考虑到排烃期、运聚期要略滞后于生烃期,2种方法分析结果相互佐证,由此认为依敏组沉积中晚期是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油气大量充注的主要成藏期.  相似文献   

9.
白云凹陷——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一个巨大的富生气凹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气勘探成果已证实白云凹陷及其邻区是富烃凹陷,但对于其生烃能力到底如何?是不是一个大型富生烃凹陷?尚有争议。为此,基于油气地质理论研究进展,对该凹陷重新开展了地震解释工作,再认识其深部结构和沉积特征,以源热共控论为指导分析烃源岩热作用,评价其油气资源勘探潜力。结果表明:该凹陷是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珠江口盆地深水区面积超过1×104km2、最大沉积地层厚度超过10 000m、新生代地层发育最全的深大凹陷,经历了裂谷期、裂后坳陷期和新构造期3期演化;该凹陷为叠合凹陷,始新世文昌组整体以滨、浅湖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中深湖相,早渐新世恩平组为海陆过渡相—局限海相沉积,晚渐新世为浅海相沉积,新近系—第四系为深海沉积;白云凹陷发育文昌组湖相、恩平组海陆过渡相和珠海组浅海相3套性质不同的烃源岩,其中主力烃源岩恩平组主要由煤系地层和浅海相泥岩组成;地温梯度高,热流值高,属于热凹。结论认为:该凹陷属于"源(烃源岩)足热(热流值)足"型凹陷,主凹槽以生气为主,其他部位以生油为主,油气资源量可观、勘探潜力巨大;该凹陷目前油气资源探明程度低,剩余油气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10.
对冀北坳陷中新元古界的地质工作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展开,但多侧重于岩石学、地层学和油气地质方面的研究,成岩作用和成岩相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辽宁省凌源县魏杖子剖面为例,利用岩矿测试资料,对研究区雾迷山组地层的成岩作用、成岩相进行研究,划分出7种基本成岩作用类型,并根据成岩组构、强度、序列及岩性特征,划分出5种成岩相类型。依据对各成岩相储集性能的分析,认为埋藏古岩溶一埋藏胶结和构造破裂一埋藏胶结成岩相具有相对重要的储集意义,并据此对雾迷山组有利储集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陆相沉积模式和生储油岩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几十年来,中国油气勘探工作主要在陆相沉积中进行,其沉积模式和生储油岩的关系大体是,生油岩形成于深湖相、半深湖相和沼泽相,储油岩则在许多环境都能形成,在中国以三角洲相、冲积扇以及浅湖滩坝为主,而盆地基岩风化壳也有重要意义。在沉积过程中生油岩和储油岩常呈旋回出现,形成生储盖组合,可分为下生、上生、自生和侧生4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重要理论问题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2012年常规能源燃料的消费量和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历史最高水平,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非常规油气产量的大幅上升使油气供需基本达到平衡。但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还有很多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没有解决,对非常规油气的分布富集规律、勘探开发特点还没有把握。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回顾了近期全球油气勘探形势,提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的4项重要理论问题:①"含油气系统"理论的深化再认识,提出了含油气盆地"全含油气系统"的"全过程成藏"模式,从烃类生-排-运-聚全过程定量化研究的4个关键问题出发,分析了非常规油气成藏机理;②细粒沉积体系与致密相带沉积学,通过解析细粒沉积与非常规油气生成关系的角度提出了3个研究结合点;③页岩与致密储层中微-纳米孔隙系统和流体相态,提出了微-纳米孔隙系统在非常规油气研究方面应重点关注的5个方面,并解析了微-纳米孔隙发育特点及微-纳米孔隙中流体相态的特征;④非常规油气富集规律与资源评价,从非常规油气聚集特征出发,优选建立了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宋传春 《岩性油气藏》2010,22(2):133-139
在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地震技术和地质思维方式不断结合,相继产生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地震地层学探索地震反射相位与地质层位、沉积相之间的关系;层序地层学分析地震反射特征与地质构造、岩石沉积的成因联系;地震沉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研究方法,尝试寻找地震特殊处理与解释、地震特征属性与地层沉积特征的内在联系。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使用地震第三级特征属性,尝试进行地震储层、流体地震识别的研究。文中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4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其主要在陆相湖盆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出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从储层沉积学的角度,对冷东-雷家地区沙河街组砾质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成岩作用与油气储集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中重点阐述了扇三角洲前缘岩石相及“复模态”岩石结构对油气储集性能的控制作用,并对各种成岩-储集相的孔隙演化史及其储集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储层成因机理的角度,指出了有利储集砂体的发育规律,从而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评价及开发准备阶段有利钻探区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成岩体系与油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研究了我国不同含油气盆地中几个不同地质时代、不同沉积体系、不同类型碎屑岩沉积体的沉积成岩特征以及与油气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沉积体系及其分类的新概念,建立了沉积成岩结构框架,从中获取了成岩变量,旨在揭示碎屑岩沉积体之间的成岩序列、成岩矿物共生组合、成岩相、成岩旋回、孔隙消长与油气关系等方面的共存规律,阐明了成岩作用在区域分布上的时空性。它对深化、提高成岩作用研究和油气预测,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南沙万安盆地油气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在收集万安盆地近几十年来的油气勘探资料和地反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地质、沉积特征、油气地质条件与烃源岩演出关系的分析,总结了该盆地在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为在该区进一步从事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煤炭地质学等不同学科作为基础,结合含煤盆地沉积原理,紧扣沉积体系演变过程对聚煤表现的作用,利用区内野外地质填图成果、钻孔岩芯资料、测井数据和岩矿测试数据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延安组沉积特征,为下一步勘探开发该地区矿产资源提供可靠地质依据[1]。  相似文献   

18.
事件油气源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剖析了几类事件油气源岩,指出了事件油气源岩具备原始有机质丰度高、成岩机理独特、成烃转化率高等特征;探讨了远源型与近源型沉积的油气源岩的差别;提出完整的事件油气源岩体系可形成较为理想的岩性圈闭油气藏。此外,对比研究了事件油气源岩与正常油气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归纳总结了事件油气源岩的概念、类型、形成机制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坨子地区勘探存在沉积体系、沉积相带及砂体展布对油气控制因素不清等问题,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地震和各类化验分析资料,采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对海坨子地区姚家组二、三段开展沉积微相精细研究,搞清了骨架微相砂体类型和几何形态,总结了不同时期沉积微相平面时空演化规律,确定岩性尖灭带位置,分析沉积相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指出有利油气聚集相带及优质储层发育带,为在该区寻找隐蔽性油气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扎纳若尔油田石炭系划分及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扎纳若尔凝析油气田是新疆油田分分析承担国外油气田研究项目中的第一个中亚地区的油气田。根据大量的测井、岩心以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通过与中亚地区的达尔瓦兹、费尔干纳等盆地的广泛对比,对油气田含油气层系——石炭系进行了合理划分,修正了前人所确定的上石炭统与下二叠统的地层界限,确认了石炭系内部的3个地层假整合,以及其它海蚀面;从沉积旋回性的分析入手,在含油气层系内部细分为5个油层组19个油层,为油气田开发分析奠定了地质基础;依据岩心描述和岩矿鉴定等资料,第一次对含油气层系进行了细分沉积相研究,认为含油气层的主要沉积相带为浅海的开阔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这些研究成果为该油气田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地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