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宁波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活化石,本文通过越窑青瓷文化转型的形式及内涵探讨一带一路下宁波越窑青瓷发展的规律,更好的为当代社会创造服务价值;越窑青瓷本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新形势所产生的文化经济以及社会价值的转化过程中,越窑青瓷的发展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如何复兴转型?成为传统文化艺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陶瓷美学研究古来有之,越窑青瓷是中国文化典型代表,作为现代软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本文基于美学为起点,将越窑青瓷艺术与当代软装设计有效结合,分别从越窑青瓷美学和当代软装两方面对越窑青瓷本土文化发展与审美理论、审美范畴与内涵、软装设计融合拓新的特征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以来就因瓷器文化在世界上居于很高的地位,而位于中国浙江的越窑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之一。千百年来,越窑青瓷随着人类审美的发展而发展,装饰艺术也随时代不断地发展变迁,呈现出越窑青瓷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纵观历史,越窑青瓷一直不断地向世界输出自己独特的魅力。从装饰艺术层面上来说,它是艺术审美领域中最直接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是越窑青瓷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拨开这笼罩在越窑青瓷上的一层纱,就能透过其看向本质。本文通过研究越窑青瓷的装饰表现特征,感悟传统越窑青瓷文化内涵,希望能做到坚持古为今用之路,结合现代的审美需求,将形式与人文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联动,在陶瓷领域中设计出充满艺术性兼具实用性的生活器物。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陶瓷史研究中,国内外诸多陶瓷学者都把越窑放在十分重要的突出地位,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学者,比如日本学者就将浙江青瓷称作"大越窑"。长期以来,越窑被认为"诸窑之冠"地位神圣不可动摇,越窑一叶障目的现象不可忽视。笔者试图选择从横向维度"关于越窑是‘青瓷之源’的观点及其质疑"和纵向维度"越窑只是代表浙江青瓷其一个时代其产品的特色与文化,浙江青瓷文化是多元文化"进行探讨、研究和分析,从而重新审视并端正"越窑"在浙江青瓷中的地位,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越窑青瓷既是传统产业,更是特色文化,特在地域性、独特性、稀缺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研究和继承越窑青瓷历史文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进行相关的产业开发,让越窑青瓷闪耀更璀璨夺目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龙泉青瓷是中国瓷器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在逾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传统烧制技艺,这项技艺已成功入选"人类非遗"。本文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对龙泉青瓷整个制瓷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探究,探讨了龙泉青瓷昔日辉煌及衰落的原因,旨在对当代龙泉青瓷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姚炬炜 《佛山陶瓷》2022,(8):146-150
越窑青瓷的文化交流研究是中国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越窑青瓷作为重要的生活器皿,受到贵族与平民等各个社会阶层的喜爱而广为传播。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它不仅改变了东南亚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还曾经作为重要的文化礼器被朝鲜、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模仿制作。本文通过对传统越窑青瓷的文化交流概述,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邹继艺  胡文华 《佛山陶瓷》2011,21(10):47-50
本文通过对越窑青瓷的历史概况、工艺特性以及艺术审美特征的归纳与分析.论述了对越窑青瓷传统工艺技术、流程进行研究与创新的必要性,并就此做了一系列相应的实际分析,并进行了越窑青瓷的现代仿制与创新。面对传统越窑青瓷,现代人需要的是传承、变革、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瓷器,是"土与火"的艺术,她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陶瓷艺术的越窑青瓷,她不仅历史悠久,衍生繁多,龙泉青瓷、南宋官窑、婺州窑,皆由越窑青瓷繁衍而来,故有"母亲瓷"之称。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及审美品味的多元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越窑青瓷正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发展难题,故现代越窑青瓷要更好地发展,必须立足于创新,因为唯有创新探索才能驱动越窑青瓷的复兴,并使之声名远播。文章对现代越窑青瓷的创新模式进行较为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对越窑青瓷的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卓越的工艺,龙泉青瓷在中国陶瓷界脱颖而出,其独具匠心的烧造技艺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项技艺也成功入选“人类非遗”。此外,龙泉青瓷还融合了中国古老的宗教信仰、现代的建筑风格、人文理想和生活方式,使其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本文将从龙泉青瓷文化和烧制技艺来探讨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青瓷是陶瓷艺术,在陶瓷历史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审美价值的传统工艺。青瓷以它的纯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的认可和推崇,是人们传承文化的一种体现。中国最早发明的瓷器是"青瓷",即东汉越窑青瓷。此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直至宋代。青瓷的烧制工艺一直是中国陶瓷的生产主流。青瓷发展到宋代进入了它的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12.
独特的制作技艺和烧制技术是龙泉青瓷的灵魂,要想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挖掘其文化价值,在传承中创新与发展,这是青瓷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必须优于所参照的事物,如果达不到这一点,那创新就失去了意义。青瓷技艺的创新,应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相似文献   

13.
越窑青瓷是中国璀璨器物文化的代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瓷器文化。隋唐时期越窑青瓷以明州港为始发港、外销港,以东北、东南、西南航线为艺术传播路径,其所到之处的造物艺术、瓷器艺术均受熏陶和影响。古代越窑青瓷所蕴涵的中华文化意蕴,似乎在不经意间来到了各个文明之间,跨入了异域的精神和思想文化之中,影响着世界瓷器艺术的发展进程。本文将隋唐时期越窑青瓷艺术与高丽青瓷、高棉青瓷、福斯塔特瓷器艺术进行对比,探讨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世界传播交流影响,为新时期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4.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青瓷之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从东汉到北宋,越窑烧制了千年,从北宋至2000年,又消失了千年。天青色等烟雨,越窑青瓷,还在等什么?越窑青瓷青瓷为瓷器之祖,越窑是青瓷之宗。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早在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已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南宋初停烧,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作品以光素为主,也有划花、刻花、堆贴和镂空的纹饰。常见的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晚唐五代时期诞生越窑青瓷极品工  相似文献   

15.
正龙泉青瓷是人类陶瓷文明的杰出代表,为加快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2017年龙泉市成立了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研究会,并确定了"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规划,一年多来,共计烧制传统龙窑30余窑次,总计烧制青瓷作品、产品2万余件,成为龙泉青瓷和旅游的品牌项目。此其  相似文献   

16.
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类型之一,具有千年历史,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阐述了龙泉青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分别从传统工艺特点、工艺传承与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发展机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旨在探讨龙泉青瓷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宜兴宜窑逸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中国著名陶都宜兴,旨在传播当代主流陶瓷文化,传承与发扬传统陶瓷制作技艺,促进多门类全地域陶瓷文化交流。公司依托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在当地陶瓷行业"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美彩陶、精陶制作技艺中选取十位优秀代表人物作为公司原始法人与艺术骨干,以"科技、技艺、文化"为公司发展导向,努力打造陶艺产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宜兴青瓷是宜兴陶瓷的一个重要门类,历史悠久。由于断代近千年,宜兴青瓷的特点比较模糊,缺少显露特点并具有说服力的实物与文字记载。现代恢复青瓷生产,由于交通便利、信息通畅,所以全国现代青瓷特点也较一致。本文从传承中思考宜兴青瓷的特点,从当代的宜兴地域特征、文化特征、技术特点、原料特点等方面去比较、去思考,找出当代宜兴青瓷的特点,阐述当代宜兴青瓷的特点对宜兴青瓷发展的重要性。1宜兴古青瓷与浙江越窑青瓷  相似文献   

19.
<正>宜兴宜窑逸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宜兴宜窑逸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中国著名陶都宜兴,旨在传播当代主流陶瓷文化,传承与发扬传统陶瓷制作技艺,促进多门类全地域陶瓷文化交流。公司依托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在当地陶瓷行业"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美彩陶、精陶制作技艺中选取十位优秀代表人物作为公司原始法人与艺术骨干,以"科技、技艺、文化"为公司发展导向,努力打造陶艺产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瞿华娣作品     
<正>宜兴宜窑逸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宜兴宜窑逸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中国著名陶都宜兴,旨在传播当代主流陶瓷文化,传承与发扬传统陶瓷制作技艺,促进多门类全地域陶瓷文化交流。公司依托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在当地陶瓷行业"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美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