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明清两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顶峰时期,尤其是官窑瓷器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明清两代官窑瓷器上的菊花纹形式相较于前面各个时期都更加丰富多样。本文以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上的菊花纹为主线,运用图像学、历史学及艺术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图片的收集整理与归纳,阐述了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上菊花纹的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满足市场上人们对汝官窑瓷器器形多样化的需求,辅助陶瓷设计师继承和创新汝官窑瓷器器形设计风格,提出基于形状文法的汝官窑瓷器器形设计方法和模型。通过对原始汝官窑瓷器及参考产品族陶瓷卫浴盆的大量收集、筛选和分类,分析找出影响瓷器器形的设计要素,提取出具有表征性的器形特征,结合形状文法规则库对汝官窑瓷器器形进行演变,将生成的曲线集通过三维软件建模得出方案,以实现汝官窑瓷器器形的多样化。将形状文法运用在汝官窑瓷器器形设计中,能有效提升设计效率,促进传统陶瓷文化的发展与风格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正"南宋官窑"之由来所谓"南宋官窑",顾名思义,就是南宋时期专门为宫廷生产的皇家御用瓷器。关于"南宋官窑",最早的古文献记载,见于元·陶宗仪著的《南村辍耕录》转引南宋·叶寘《坦斋笔衡》和《说郛》所录南宋·顾文荐的《负暄杂录》。两书原文已失,记述的文字内容及字数基本相同。现引用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九"窑器"条所引《坦斋笔衡》文:"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器,故河北唐、邓、耀  相似文献   

4.
郭演仪 《中国陶瓷》1998,34(5):21-25
本文通过传世哥窑瓷器与宋官窑、汝官窑、临汝窑、龙泉哥窑及景德镇仿哥窑等相关窑区的瓷器以及典型原料成分的对比,提出了传世哥窑烧造地点的新看法,认为传世哥窑瓷器首先与北宋官窑瓷一起在河南窑区烧造,随后又可能与南宋官窑瓷一起在杭州窑区利用河南引进的部分原料生产制作。同时文中证实了龙泉哥窑应改称为龙泉仿官窑瓷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落幕的嘉德四季第41期暨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古籍善本三大门类皆获丰收。中国嘉德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瓷器工艺品部分,明清官窑瓷器板块稳中有升,依然是市场的龙头品种。本季拍卖会中新推出的“瓷色缥茶香—茶器小集”、“亏月亦有色—晚清官窑瓷器”等新专题受到藏家青睐,体现了当前市场朝细分化、个性化收藏发展的态势。转变期瓷器近年来行情回暖,本季成交状况理想。古陶瓷专家楼钢表示,未来三年左右,转变期的瓷器以及康雍乾的民窑精品价格会有比较大的上升,建议藏家不妨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南宋建都临安时,建立修内司、郊坛两个窑厂,用以生产宫廷专用御品,故称其为南宋官窑。南宋时期,中国的陶瓷工艺达到了巅峰水平,出现了五大名窑,那个时期的官窑瓷器甚至达到了古代瓷器的最高境界,后世至今无法超越。南宋官窑的造型品种包含甚为广泛,以陈设用瓷为主,包含有文房用具,亦有日用器皿,其造型古朴肃穆,又配之以紫口铁足,更显得风韵别致。本文章讲述了南宋官窑的历史和官窑的作品特点及烧制技艺,介绍了笔者对南宋官窑器皿的研究以及陶瓷的创新设计,愿为更多人解密南宋官窑。  相似文献   

7.
考古发掘发现,龙泉窑洪武时期在大窑枫洞岩窑场烧造的瓷器,是专门为宫廷制作官样瓷器。其精工细作,精致烧制,体现出极高的规格要求。与文献记载的“行移饶、处等府烧造”的说法相符。文章结合历史研究、考古梳理和理性分析,阐述了洪武时代的龙泉官窑;洪武时代龙泉官窑瓷器的辨识与特色。对龙泉窑研究和洪武官窑研究均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续上期)对于杭州出土的南宋诸窑刻字瓷片,有关专家经考证得出结论:刻有"内苑"、"苑德寿"等字款的瓷器为南宋宫廷用瓷。"内苑"是指皇帝宫廷的后花园用瓷,"苑德寿"、"德寿后苑甲"则是德寿宫的专用瓷。南宋瓷器上刻字款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事出有因,是由南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用瓷关系决定的。《南宋官窑文集》对此的论述是:靖康  相似文献   

9.
在宋代瓷案中,有官窑与民窑之分。官窑虽说是集中优秀工匠烧造了许多高水平、高质量的御用瓷器,然而代表宋代瓷器发展成就的仍然是广大的民窑。吉州窑是宋代南方著名的民窑之一,它与北方磁州窑产品具有许多共同特征。北宋后期,由于朝廷的需要,建立了专门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官窑。官窑属北商品生产性质的瓷窑,瓷器的造型与装饰均按宫廷要求进行生产,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产品供皇室享用,严禁流入民间。民窑则为满足民问用瓷的需要而生产,不受宫廷束缚,属于商品生产性质。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陶瓷》2003,13(4):45-45
由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家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去年10月对景德镇明清官窑遣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15平方米,出土了数十万片官窑陶瓷标本。修复的明朝永乐年间遗物中,梅瓶、红釉盖盆、黑釉刻花香炉、赶珠龙纹大碗等4件瓷器属于极为珍贵的孤品。另有1件红釉把盏因烧成情况特殊,盏心“永乐年制”的印款特别清晰而显弥足珍贵。景德镇明清官窑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1.
清代景德镇御窑在清初顺治时期就已恢复,但初期并无显著成就,康熙十九年以后,御窑的烧制走上正轨,在各朝帝王的直接关心下,取得了巨大成就.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烧造大致经历了恢复期、极盛期、衰退期和没落期四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2.
吕梦佳 《陶瓷研究》2023,(1):109-111
官窑瓷器作为宫廷赞助下的产物,其绘画装饰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图像,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表达意识形态的视觉符号,可以直接反映统治者的治国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意趣等等。清前期作为中国陶瓷史发展的又一新起点,其官窑瓷器上的陶瓷绘画装饰必然会受到宫廷赞助者的影响,笔者在此以清前期官窑产品为出发点,浅析宫廷赞助影响下的陶瓷绘画装饰题材及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  相似文献   

14.
《陶瓷研究》2006,21(1):17-17
2005年已经过去,景德镇瓷器尤其是元、明、清时间的官窑瓷仍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专宠。在去年十大拍卖价格最高的拍卖品中,有七件均为景德镇官窑瓷器。其中有件彩瓶在1975年5月于伦敦拍卖的成交价,三十年后飙升了500多倍,足以说明艺术品无愧为世界上最奢侈的消费品。十大拍卖品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瓷器历来是世界各地收藏家们热衷的对象,无论是上古的陶器,还是中世纪的唐三彩,抑或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至今唐三彩还保持着中国陶瓷拍卖的世界记录。当“康乾盛世”创造的辉煌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猛然发现景德镇清代瓷器的衰弱期过后,还是有一些是值得我们留恋和记忆的。如“珠山八友”瓷、“7501瓷”等。从目前陶瓷的艺术市场来看,除了明清官窑瓷器继续保持升温的趋势,“珠山八友”的瓷器也逐渐被瓷器收藏家们看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人们所熟悉的某些概念,往往又是模糊不清的概念。我国古代制瓷业中的官窑就是如此。官窑指官办的专门生产非商品性官用瓷器的窑场,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清楚的概念,但由于在官窑出现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存在着“官搭民烧”的现象,加之古代文献记述的舛误,所以,近人著述中常把民窑与官窑混淆起来。我们认为,官窑问题是一个比  相似文献   

17.
余勐  邬德慧 《中国陶瓷》2004,40(6):55-56,59
本文对发端于元代,成熟于明、清的景德镇官窑的生产形式、官窑瓷器的艺术特色,民窑的发展与官窑的关系等作了有益的阐述和探索。肯定了官窑对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民窑雅器     
曹新民 《陶瓷研究》2005,20(1):43-46
Z:老师,上次您介绍了官窑以及官窑烧造的御器,今天能不能给我讲讲景德镇的民窑和民窑瓷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钧瓷的兴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及古代钧窑遗址出土的许多钧瓷残片证明,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窑源于唐代,研制于五代,成熟于北宋初期,兴盛于北宋中晚期。经历了由民窑到官窑,又民窑再官窑的发展阶段,开辟了我国陶瓷颜色釉的先河,为瓷器的装饰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唐代长沙铜官窑是唐代南方烧造民间用瓷的窑口,也被视为釉下彩瓷器的先声。其诗、书、画相结合的装饰形式对后世彩瓷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唐代长沙铜官窑瓷器铭文的装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铭文装饰内容与装饰作用的分类、及其铭文装饰特点的研究,分析促使其产生与发展的因素,以期为其研究设计学角度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