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剑峰 《陶瓷研究》2011,(1):108-109
一、陶瓷壁饰艺术概述 壁饰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在环境空间中的墙体界面上通过绘画或工艺手段制作完成的装饰艺术,它包括壁画、壁雕、壁刻、壁挂、壁毯及壁面镶嵌等一系列与壁面及周边特定环境发生关系的艺术作品。陶瓷壁饰艺术即是用陶土作原料,通过多种工艺手段完成的与墙面融为一体的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2.
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室内艺术空间中应用陶瓷艺术,能够提升空间设计的艺术意蕴和古典品格。陶瓷艺术作为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元素,已经普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同时,其对提升家居品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寻求艺术性、文化性与空间环境设计之间的有机结合,着重对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性进行探讨,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阐释,为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壁饰成为营造个性化家居空间的首选。壁饰是一种古老的装饰艺术,是"壁"与"饰"的结合,壁饰的材料更是多种多样。骨质瓷是目前陶瓷界公认的高档瓷种,骨质瓷应用于家居壁饰,在当今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通过对骨质瓷壁饰在家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论述了骨质瓷壁饰独特的艺术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试论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蒂 《江苏陶瓷》2006,39(6):16-18
从陶瓷艺术独特的稳定性,独特的装饰特点和广泛的装饰功能等方面入手,并从日用陶瓷与室内环境艺术的完美结合,陶瓷壁饰与环境艺术的结合,建筑陶瓷在环境中的装饰地位三个方面加以论述陶瓷艺术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从陶瓷艺术独特的稳定性,独特的装饰特点和广泛的装饰功能等优越性入手,并从日用瓷与室内环境艺术的结合,陶瓷壁饰与环境艺术的结合,建筑陶瓷在环境中的装饰地位三个方面加以论述陶瓷艺术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陈磊 《佛山陶瓷》2024,(3):187-189
陶瓷艺术是传统手工艺与科学艺术的有机结合,当今的陶瓷艺术成为了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组成部分。本文深入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陶瓷艺术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聚焦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材料选择、绿色烧制技术、社会责任和循环经济思想的融入方面。陶瓷艺术家和设计师通过创新的材料选择、绿色烧制技术的采用,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共同推动了陶瓷艺术领域朝着更为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思妍 《佛山陶瓷》2023,(12):155-157
陶瓷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广泛应用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陶瓷艺术可以赋予室内空间以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能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品质。本文通过分析陶瓷艺术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审美特点和应用方式,探讨了室内空间如何通过陶瓷艺术实现艺术与功能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8.
栾黎荔 《陶瓷》2013,(15):45-47
陶瓷艺术在视觉感官上最为突出的是它的也彩,正所谓物质的第一性是色彩,其次才是形状,陶瓷色彩是研究陶瓷装饰应用价值重要的参考之一。笔告对陶瓷的色彩发色的成因与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提升陶瓷装饰价值为目标,围绕空间品质与文化需求,突出表现陶瓷文化多元性与时尚性的特点。探索了陶瓷色彩如何在软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强调了陶瓷色彩在装饰中的重要审美作用.为陶瓷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以及更好继承发扬陶瓷文化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栾黎荔 《陶瓷》2013,(8):45-47
陶瓷艺术在视觉感官上最为突出的是它的色彩,正所谓物质的第一性是色彩,其次才是形状,陶瓷色彩是研究陶瓷装饰应用价值重要的参考之一。笔者对陶瓷的色彩发色的成因与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提升陶瓷装饰价值为目标,围绕空间品质与文化需求,突出表现陶瓷文化多元性与时尚性的特点。探索了陶瓷色彩如何在软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强调了陶瓷色彩在装饰中的重要审美作用,为陶瓷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以及更好继承发扬陶瓷文化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周子竣 《佛山陶瓷》2024,(3):133-135
本文主要深入探讨了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在艺术陶瓷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根据艺术陶瓷的特点,从视觉传达交流设计中数字化媒体、空间设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角度,揭示了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在艺术陶瓷领域中作为连接作品、观众、情感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本文还探索了一些目前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在艺术陶瓷领域中非常规的应用可能。古人云“好马配好鞍”,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在艺术陶瓷领域的应用,全面地增加了艺术陶瓷所传达内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价值,为艺术陶瓷创造了更为广阔与准确的信息交流空间。  相似文献   

11.
苏海风 《佛山陶瓷》2013,(11):42-43,46
陶瓷艺术与人类文明历史一样有着长久的历史,其独特的材料特性及艺术效果一直都深受着人们的喜爱与追捧,但其一直以来亦只被冠以架上艺术或工艺美术品一衔头.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多元化需求,陶瓷材质得以被设计师和艺术家重新诠译并真正意义上地使其进入公共艺术的行列.陶瓷艺术得益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利好因素而完成其向实用艺术的华丽转身,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发展迅猛的今天,陶瓷壁饰的设计创作要如何能以公共空间中的环境高度融合且相得益彰是一个跨专业学科且体现当下人文精神及大众美学的一个重要节点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陶瓷艺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各朝各代都有着自己鲜明而独特的陶瓷艺术设计风格与制作工艺技术。通过将陶瓷艺术合理融入应用到现代动画作品设计中,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动画设计内容,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发展,还可以提升动画作品设计的新颖性与文化艺术品味,从而吸引到更多的潜在受众用户,推动我国动画事业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动画设计中陶瓷艺术的运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我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大量的古代陶瓷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文化对陶瓷艺术的深刻影响,而宗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流行的国家,既有外来的宗教,也有本土的宗教,千百年来,宗教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优秀艺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陶瓷的艺术本质是火与土的巧妙结合,陶瓷绘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绘画形态,拥有着独特的形式特点和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作为陶瓷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装饰语言愈来愈注重个性追求,艺术家们借助陶瓷的泥性和陶瓷工艺语言来表达感受。文章重点对高温颜色釉绘画中装饰语言的探索与应用这一论题开展探究,进行阐述,并引用艺术家作品进行举例分析,从色彩、材料等方面论述高温颜色釉绘画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具有千年制瓷历史的文化名城,在长期探索、继承、创新中创造出了流光溢彩的陶瓷文化,演绎出了天下惊艳的文化艺术奇葩。景德镇艺术陶瓷成为具有中国独特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同样,景德镇陶瓷艺术也是精神文化的一种形式,她的形成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因  相似文献   

16.
赵芯 《佛山陶瓷》2023,(10):151-152
新时期下陶瓷艺术凭借其独特优势被广泛运用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文章从陶瓷艺术、城市景观两大核心概念上切入分析,重点剖析陶瓷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及文化表达。在城市景观应用中,陶瓷艺术的应用可体现在城市广场、城市道路、现代建筑、居住小区等方面;其文化表达可通过传统文化符号、抽象艺术与流行艺术等方式。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之中,彰显着社会时代的精神面貌。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传统陶瓷走出了室内,但并不单纯地走出,而是结合公共空间环境再次发展,设计制作出更好的作品,在公共艺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宜兴陶瓷作为传统陶瓷之一,它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以宜兴陶瓷作为案例,将进一步拓展传统陶瓷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陶瓷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西方艺术文化的强烈冲击,我国的陶瓷艺术家在各异的文化环境中渐渐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因此,多年来我国在陶瓷设计领域一直鲜有出彩的成就。但是,陶瓷纹饰作为我国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瑰宝,其实在未来陶瓷设计上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由此,通过对陶瓷艺术纹饰中狮子纹饰的简要解读,扼要地论述了陶瓷器物中狮子纹饰的艺术性与美感,总结出其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为现代陶瓷设计注入新的灵感。  相似文献   

19.
《陶瓷》2019,(11)
在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陶瓷艺术占据着重要地位,陶瓷造型的设计、色彩的搭配与运用使得陶瓷艺术别具一格。笔者联系实际,围绕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展开分析,旨在促进色彩在陶瓷设计中的合理化应用,促进陶瓷艺术设计美学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与绘画、雕塑、设计等工艺美术都密切相关,分为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两部分。陶艺是作者与观者心理共鸣的纽带,需要手和心灵相互交流,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本文基于现代陶瓷雕塑发展,探索陶瓷雕塑创作中艺术审美体现与文化内涵及现代陶瓷雕塑创作新手法,进一步赏析现代陶瓷雕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