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指出它是仿真研究像太空作战系统这样的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给出了Agent的一种控制论模型结构,定义了Agent间进行交互的消息流和消息格式,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通用的Agent模板类,其他具体的实体Agent都由它继承、聚集而来,并设计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太空作战仿真演示系统--基于Agent设计的反卫星作战过程仿真演示系统,验证了基于Agent的仿真技术应用于太空作战仿真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太空作战仿真系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新型作战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对类似的作战系统-网络坦克作战系统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概括;运用Agent技术对网络坦克作战系统建模,提出了具有主从层次结构的基于多Agent系统(MAS)的网络坦克作战系统,描述了其基本特征,并对系统基于MAS的协作机制-合同网机制和黑板机制及其多阶段协商过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框架构建作战仿真系统是近年来作战仿真系统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文中提出了基于HLA的计算机兵力生成技术开发坦克分队攻防对抗系统的方法。给出了坦克分队攻防对抗系统的体系结构,对仿真对抗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了讨论,对基于CGF技术的坦克排长车仿真子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坦克分队攻防对抗系统的研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Multi-agent的坦克分队作战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坦克分队作战仿真系统开发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活动很难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战场情况也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可再现性。该文基于目前坦克分队作战仿真的发展现状,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最新成果——Multi-agent技术,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坦克分队作战复杂系统分析与设计仿真模型,论述了该方法的美妙机制;并根据Multi-agent的特点,介绍了运用Swarm建模和开发工具对Multi-agent的坦克分队作战仿真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网络坦克作战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对这一系统的研究实质上是一个复杂问题的求解过程.Agent技术为此提供了模块化及抽象化的问题求解方法.将网络坦克作战系统从功能结构的角度进行了模块化分割,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系统(MAS)的体系结构,将系统中的协作Agent分为5类:指挥决策Agent、局域协调控制Agent、分队级协调控制Agent,系统重构Agent和评价Agent,对这种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CGF/HLA的坦克分队攻防对抗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框架构建作战仿真系统是近年来作战仿真系统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文中提出了基于HLA的计算机兵力生成技术开发坦克分队攻防对抗系统的方法。给出了坦克分队攻防对抗系统的体系结构,对仿真对抗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了讨论,对基于CGF技术的坦克排长车仿真子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坦克分队攻防对抗系统的研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网络坦克作战系统基于MAS的决策过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坦克作战系统的决策过程是一个群组决策过程.系统决策过程实质上是各组成部分协作进行问题求解的过程.基于多Agent系统(MAS)的网络坦克作战系统决策是系统中多个Agent面向作战任务进行协作问题求解的过程.运用MAS技术对系统的决策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基于MAS的群组决策基本框架,给出了分布式的系统决策结构,并对决策过程进行了设计和详细分析.MAS协作规划有利于系统的群组决策.  相似文献   

8.
网络坦克作战系统是一个分布式复杂适应系统.对复杂系统仿真建模有诸多平台与方法,分布式交互仿真更能反映系统的真实特性.提出了网络坦克作战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对其常用的两种仿真方法HLA方法和MAS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依据作战系统的特征选择MAS方法,提出了其概念模型,设计了基于Swarm平台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仿真的主战坦克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主战坦克研制工作中 ,需要建立主战坦克的性能参数与作战效能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了一种在坦克与坦克作战对抗仿真结果的基础上评估主战坦克作战效能的方法 ,首先建立主战坦克作战效能指标体系、主战坦克作战模型和作战仿真平台 ,然后在作战仿真平台上进行作战仿真 ,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 ,并选取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 ,建立作战效能综合评估表达式。改变主战坦克的性能参数值 ,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作战效能 ,从而建立了主战坦克作战效能与它的性能参数的联系 ,可用于综合评价不同坦克 ,优化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评价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装备作战仿真是军用仿真的一个新方向.基于平台的装备作战仿真可以实现大规模、小粒度的仿真要求,是一种较理想的装备作战仿真方法,其难点在于实现武器平台的智能仿真.该文首先阐述了基于平台的装备作战仿真的思想,然后以坦克平台为对象,重点研究了其几种典型的智能行为,例如路径规划、自动驾驶、目标搜索和识别以及选择和打击目标等的实现方法,完成了坦克平台的机动性能和火力性能仿真.  相似文献   

11.
目前,利用作战仿真系统进行军事训练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COM作为作战仿真系统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联邦成员与联邦组件的交互是作战仿真系统联邦成员设计与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在阐述了COM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坦克分队作战仿真系统联邦成员的基本结构,分析研究了联邦成员与联邦组件的交互过程,给出了坦克分队作战仿真系统联邦成员的接口实现程序框架。  相似文献   

12.
在作战演练仿真系统中,坦克是一种重要的武器仿真实体,其火力模拟必然成为研究的重点。该文结合科研实践,着重从坦克的侦察、目标选择、外弹道、命中概率与毁伤,以及实际射击时的射弹散布等方面,就实体火力行为属性仿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实践证明,该坦克实体火力行为仿真模型简单实用,效果逼真,精度较高,同时得到的试验数据将会对坦克射击理论研究带来一定的便利。  相似文献   

13.
以防空作战为背景,介绍了防空作战仿真系统的组成结构,对防空作战中各成员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系统中火力单元指控的Agent模型结构。通过分析各Agent之间的联系,建立了多Agent之间的交互关系,并详细描述了火力单元指控的射击指挥行为过程。最后,给出了基于Agent模型的火力单元指挥控制仿真实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HLA和Agent的电子对抗仿真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毅  陆廷金  汪新林 《计算机工程》2008,34(21):245-246
综合运用基于HLA和Agent的建模仿真技术,设计开发分布式的仿真联邦,研究基于HLA的Ageng通信控制、本体模型在Agent知识水平通信中的应用以及提高HLA仿真效率途径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集成的HLA和Agent仿真环境能够支持复杂系统对抗的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Agent的坦克分队CGF中的通讯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坦克分队CGF中通讯机制的研究是CGF研究的主要课题,也是目前研究的难题。该文充分利用Agent建模与仿真技术的优势,在分析了坦克分队CGF通讯系统所应具有的层次结构和通讯仿真需求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利用Agent的KQML(Knowledge Query and Manipulation Language)通信语言实现坦克分队CGF中各种实体之间的交互通信与信息传递,并就一种对话模式的坦克智能体之间的通讯机制进行了构建,为在坦克分队CGF仿真开发中通讯机制有效性、可靠性、透明性的提高提供右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空战对抗中,通过综合参战实体各项战技指标,从理论上拟合单个实体对对方的杀伤概率。基于VR-Force开发环境,进行协同空战任务分配研究。根据任务分配方案,对每个参战实体制定对应的作战计划,按此方案制作作战想定,进行战场推演,实现效能评估。实验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说明了科学合理的任务分配方案在协同空战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航空兵作战中的突防过程决定着作战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在研究海军航空兵突防作战过程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Agent的作战仿真模型,分析了Agent间的通信过程及指挥所Agent的推理决策过程,并构建了相应的模型。该研究为以后进一步开展多Agent系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对海军航空兵作战仿真研究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火箭助飞鱼雷战斗使用方法,根据复杂对抗条件下的火箭助飞鱼雷战斗过程,想定战场环境,分析战斗使用研究的特点和需求.使用UML设计了基于HLA的分布式研究平台,系统由环境、实体、导调、监控和记录分析五类成员构成.描述了各成员的功能和组成,并在成员基础上归纳了仿真联邦中的对象类和交互类.与以往战斗使用研究系统比较,系统根据研究目的将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CGF战术模型和水声模型适度应用于作战仿真中,在确保研究重点同时,使研究过程和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