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稳定蜡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有机概念图为基础设计蜡乳液配方,获得了稳定性和分散性好的蜡乳液。探讨了蜡乳化过程的工艺条件。考察了蜡乳液中在水基上光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与分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浓硝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纯化,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纯化后的MWCNTs进行表面改性,采用XRD、TEM分析手段对表面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MWCNTs在乙醇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采用浓硝酸浸泡可以有效地纯化MWCNTs;采用溶胶-凝胶法在MWCNTs表面负载了纳米TiO2;纯化、负载纳米TiO2和超声波震荡提高了MWCNTs在乙醇中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3种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简称ATO)水性分散液,包括未加分散剂,以非离子型高分子分散剂改性和以阴离子分散剂与非离子高分子分散剂复合改性3种情况,并通过Zeta电位仪、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静止沉降实验等测试方法对纳米ATO水性分散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ATO纳米颗粒通过分散剂复合改性后,其水性分散液的稳定性最佳,当阴离子分散剂与非离子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2,复合分散剂用量为ATO粉体质量的6%时,所得ATO水性分散液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刘欢  王琪 《天津化工》2023,(4):112-115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化学品,在有机合成、医药、环保等行业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化学工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过氧化氢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其中,以蒽醌作为载体制备过氧化氢的技术稳定性高、溶解度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刘源岗  郑琪瑶  王士斌 《化工进展》2013,32(6):1395-1400
采用均匀设计优化并制备了平均粒径为58.75 μm的载盐酸米托蒽醌多囊脂质体。该多囊脂质体粒度分布较窄,球形度好。Zeta电位、相变温度及稳定性考察均表明该体系稳定性强,适于药物的释放体系。渗漏率结果表明相对于室温(37 ℃),冰箱(4 ℃)更有利于载药多囊脂质体的保存。盐酸米托蒽醌平均包封率为90.13%,考察了胆固醇及三油酸甘油酯用量对多囊脂质体药物释放的影响,药物释放符合《药典》规定,无突释效应,且具有较好的体外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7.
用顺丁烯二酸酐、季戊四醇、丙烯酸丁酯、桐油、丙烯酸等对松香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综合分析了影响该实验的各个因素,最后得出了各反应物的最佳用量和最佳反应条件:季戊四醇为4.76 g,丙烯酸丁酯为15g,丙烯酸为2 g,桐油为3 g,桐油先于丙烯酸丁酯加入,然后选择质量比为1∶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OP-10作乳化剂,利用它们的协同作用得到稳定性高的改性松香水分散液,再通过热分析、红外光谱、拉伸性能、高温稳定性、快干性等测试方法,表明改性松香水分散液的性能优于市售改性松香,可以代替部分原胶(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不影响其粘接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达到了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通过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索骨丹中的总蒽醌,经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索骨丹蒽醌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温度40℃,时间20min,料液比1∶16,提取2次,最高提取得率为1.85mg.g-1。  相似文献   

9.
复合乳液的单分散性以及内部乳滴数量和粒径大小等性质,对其应用至关重要,因而对其制备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述了能严格控制复乳单分散性及其内部乳滴数量和粒径大小的两类微流体乳化装备技术,即T型交叉流乳化装置和同轴聚焦流乳化装置,并详细介绍了这两种装备技术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M)和甲基丙烯酸叔丁氨基乙酯(TBAEMA)为改性剂,探究了改性剂对氧化石墨烯(GO)的表面改性作用。DEAM、DMAEMA和TBAEMA能够使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均匀稳定地分散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得到分散均匀和储存稳定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甲基丙烯酸甲酯(rGO/MMA)分散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GO表面改性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偏光显微镜和超速离心实验对rGO/MMA分散液的分散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GO表面羟基能够与改性剂胺基通过氢键发生相互作用,并且以DEAM改性剂制备的rGO/MMA分散液分散稳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氧气液相氧化蒽制取蒽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液相中,钴盐、锰盐、溴化物催化氧气氧化蒽制取蒽醌,当压力为0.5~0.8 MPa,溶剂是芳香性卤代烃和丁酸的混合物(其中丁酸质量分数为15% ~20% )时,蒽醌的产率可达90% ,纯度99.2% 。该混合溶剂对设备无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国内外制备蒽醌的方法及其催化剂,并简单介绍了国内蒽醌生产方法的应用。通过比较,认为蒽气相氧化法具有原料充足、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等优点,符合目前环境对蒽醌生产行业的要求,是较为理想的蒽醌生产方法。催化剂是以Al2O3为载体的V2O5为主体的复合催化剂。国内近年大量上马一批蒽气相氧化项目,但多引进国外技术,研究和开发国产催化剂和设备已成为蒽醌生产行业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3.
针对Pd/Al2O3催化剂载体的改性进行研究,将1 000℃焙烧后的氧化铝粉末与未焙烧的活性氧化铝粉末按不同比例混合和焙烧制备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负载Pd的Pd/Al2O3催化剂。采用XRD、BET、NH3-TPD和HOT对载体以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催化剂的蒽醌加氢性能。结果表明,提高载体中焙烧后氧化铝粉末的比例,导致载体中γ-Al2O3减少和δ-Al2O3增多,载体酸性降低,Pd分散度变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氢化效率。当焙烧后氧化铝质量分数为40%时,分散度和活性表面积达到最大,晶粒度最小,氢化效率最高,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新型葸醌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N-(11-溴十一烷基酰基)氨基蒽醌和N-(4-溴丁基酰基)氨基蒽醌两种新型蒽醌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彩色滤光片更高分辨率的发展需求,作为关键原材料的彩色光刻胶着色剂从颜料向染料体系转变是重要的趋势。然而染料分子的光热稳定性较差,亟需从分子结构方面探索提升稳定性的有效策略。以1,4,9,10-蒽四醇为原料,合成了9种1,4-二氨基取代的蓝色蒽醌染料分子,探索了不同取代基对染料分子光物理性质、溶解性以及光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染料分子在590~600 nm和630~650 nm波长范围内呈现双吸收峰性质,具有高的摩尔消光系数。其中三甘醇及单甲醚取代的染料分子热分解温度为300℃,在230℃加热0.5 h后失重约2%,365 nm波长光照射8 h后色差低于1.73,表现出优异的光热稳定性。研究为进一步制备光热稳定性优异的彩色光刻胶用染料分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微波辐射法对Naβ分子筛进行氢交换,并对微波辐射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对微波辐射法与常规加热方法氢交换Naβ分子筛的催化性能比较,发现利用微波辐射法省时,节能,高效.用溶剂法对产物进行了分离,通过对不同溶剂的筛选,发现N,N-二甲基甲酰胺是较合适的溶剂,分离得到蒽醌的纯度为97.98%,回收率为93.90%.  相似文献   

17.
蒽醌类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国内外蒽醌类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例举了微电解一催化氧化生化处理法、流动态微波催化反应法、稀土催化-H2O2氧化耦合法、青霉菌X5法、膜分离法、电子束脱色法和光催化法。为找到高效环保的处理蒽醌类染料废水的方法提供了颇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蒽醌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重要中间体蒽醌的应用以及传统工业生产方法,评价了苯酐法、氧化法及萘醌法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采用苯酐为起始原料通过两步法或一步法合成蒽醌的研究新进展,认为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可使蒽醌的合成过程绿色化,并可再生重复使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The photochemistry of an anthraquinone-based disperse dye that gives rise to photocontact dermatitis in workers engaged in its manufacture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main photochemical reaction of the dye is that of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singlet oxygen which sensitises the oxidation of both tryptophan and lecithin. It is suggested that a similar mechanis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hotodermatitic activity in human ski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mechanism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lysosome membrane dam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