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含双键β-环糊精单体的制备效率及丰富其种类,本文通过酰胺化反应和亲核反应合成三种分子中含乙烯功能团的β-环糊精单体。具体方法如下:利用单-6-对甲基苯磺酰-β-环糊精酯(β-CD-6-OTs)和乙二胺(EDA)反应引入活泼氨基,再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和1-羟基苯并三唑(HOBT)为活化剂,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为缚酸剂,分别与丙烯酸、丁香酸衍生物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分子中含双键的β-环糊精单体;以NaH为催化剂,3-溴丙烯为化学改性剂,合成分子中含烯丙基的β-环糊精衍生物;利用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对三种单体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分别按照β-CD-6-E (1.0 eq)、AAc/SA-AC (1.2 eq)、HOBT (1.2 eq)、DIPEA (3.3 eq)、EDCI (1.5 eq)和β-CD (1.0 eq)、NaH (20 eq)、3-溴丙烯(2.9 eq)的投料比进行酰胺化反应和亲核反应。表征结果表明,双键均键合至β-环糊精分子中,得到了单取代产物6-丙烯酰乙二胺-β-环糊精(β-CD-6-EA)和6-丙烯酰化丁香酸-β-环糊精(β-CD-6-SA-AC),和以双取代为主的6-O-烯丙基-β-环糊精(Allyl-β-CD)。因此,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制备含双键环糊精单体,不仅操作简单、效率高,还增加了可聚合环糊精单体的种类和数量,为今后制备各种功能的环糊精高聚物提供了应用基础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粮食与油脂》2016,(7):23-25
用响应面法优化β–环糊精改性红薯淀粉制备慢消化淀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β–环糊精用量、结晶温度、结晶时间为优化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用量2.96%、结晶温度–19.64℃、结晶时间2.6 h,模型预测最大慢消化淀粉含量为32.14%,验证值为33.09%。同时研究了β–环糊精对红薯淀粉糊凝胶质构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环糊精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环糊精分子空腔能与客体分子形成包络物,对客体分子具有一定的选择识别能力,使它具有模拟酶的功能。对环糊精单体、修饰环糊精和环糊精聚合物模拟酶的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β-环糊精/香精包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新近包埋香精常用主体β–环糊精结构及特性;解释β–环糊精包埋香精等小分子有机物质机理和包埋方法及适用范围;总结β–环糊精包合物表征手段及其优缺点;对以β–环糊精为主体香精包合物制备机理、性能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整理。  相似文献   

5.
由于环糊精分子空腔能与客体分子形成包络物,对客体分子具有一定的选择识别能力,使它具有模拟酶的功能。本文就环糊精单体、修饰环糊精和环糊精聚合物模拟酶的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β-环糊精衍生物为功能单体,氨基甲酸乙酯(EC)为模板分子,合成了对氨基甲酸乙酯有特异性识别和吸附的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3C-NMR)、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EC的选择性识别性能,构建Scatchard模型理论方程。结果表明,设计的反应合成路线合理,成功制备出新型EC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的氨基甲酸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共价键联分子作用对EC产生分子识别作用,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吸附功效。构建的理论方程定量解析出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有两类识别位点,动态理论方程体现出其优异的吸附特性。有关结果可为无特异性结构的氨基甲酸酯类污染物的去除和分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种环糊精聚合物模拟酶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环糊精单体经过聚合后得到的环糊精聚合物作为模拟酶接枝到纤维素纤维上,制成具有一定催化功能的环糊精聚合物模拟酶功能纤维。同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环糊精聚合物模拟酶功能纤维中的环糊精聚合物具有多重识别功能,同时其单体环糊精间具有独特的协同作用,因此环糊精聚合物能更好地模拟酶对底物的识别与催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β–环糊精与叶黄素包结增溶性。结果显示,β–环糊精与叶黄素形成包合物具有良好的增溶性,增溶倍数与β–环糊精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求其包合平衡常数Kf=3.63×103L/mol。  相似文献   

9.
《粮食与油脂》2016,(3):8-11
将α–、β–、γ–环糊精分别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红薯淀粉中,研究三种环糊精对红薯淀粉糊透光率、冻融稳定性、老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红薯淀粉中三种环糊精用量的增加,红薯淀粉糊的透光率先增加后减小、冻融稳定性得到改善、老化程度减小。随着三种环糊精用量的增加,三种环糊精改性红薯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呈减小趋势,快消化淀粉(RDS)含量先减小后增加,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抗性淀粉(RS)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其中加入2%β–环糊精改性的红薯淀粉的慢消化淀粉含量最高,达到了31.09%。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介绍羟丙基环糊精,特别是羟丙基-β-环糊精制备方法、结构、功能和毒理学特性,羟丙基环糊精与客体分子复合物形成和客体分子释放,及目前羟丙基环糊精在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β-环糊精接枝纤维素纤维的制备与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环氧基为交联桥,制备了β-环糊精接枝纤维素纤维,获得了接枝最佳工艺参数,同时进行了结构分析,并探讨了接枝机理。结果表明,以环氧基为交联桥可制备β-环糊精接枝纤维素纤维,环氧化反应最佳工艺参数为1 g纤维素纤维所需环氧氯丙烷7 mL,40%NaOH 6 mL,反应时间2.5 h,温度40℃;纤维素分子并未因接枝环糊精发生根本性破坏,有利于β-环糊精在纺织工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娟  杨宇  于海燕  陈臣  田怀香 《食品科学》2023,44(3):258-268
环糊精因具有独特的“外亲水、内疏水”结构,可作为一种优良的包合载体对性质活泼、易挥发、易氧化分解的活性组分进行保护,从而达到提高其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的效果。本文从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出发,首先对其包合机理进行探究,即分析主体环糊精与客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因素,包括环糊精单体与客体之间的包合反应、环糊精单体之间的自组装行为以及该行为下所形成的超分子体系与客体分子的包合机制;接着阐述有无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环糊精界面稳定机制、表面活性剂与环糊精自组装形成复合乳化剂协同稳定客体机制等;然后,对环糊精包合物中客体分子的释放机制、缓释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解析;最后,从分子模拟及界面稳定机制方面对环糊精在超分子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乙酸薄荷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别考察了不同单体、反应溶剂、充氮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添加量、交联剂添加量对乙酸薄荷酯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酸薄荷酯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单体,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反应溶剂制备的聚合物,其选择性比较好,通过聚合物的吸附分离,可以将薄荷素油中乙酸薄荷酯的含量提高到14.65%;而当单体、交联剂添加量与模板分子量的比例为1:4:16时,制备的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有较高的结合性能,结合量为5.09 mg/g,对乙酸薄荷酯和薄荷醇的分离因子为1.46,说明印迹聚合物对乙酸薄荷酯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环糊精是由不同的β-吡喃葡萄糖单元环状排列而成的圆锥状中空桶形分子,其独特的外亲水、内疏水结构决定了其特殊的性能。目前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医药、水处理方面应用广泛,但在造纸湿部中的应用很少。该文主要介绍了环糊精的结构、环糊精衍生物和环糊精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种类;综述了环糊精衍生物在废纸造纸湿部中的应用现状,预测了其在阴离子垃圾捕捉剂和助留助滤剂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酚酞作为光谱探针,β—环糊精和DHA为原料,用光谱探针理论研究β—CD与DHA包结物的形成机理,包结物的稳定性及对DHA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紫外一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在pH=10.5的缓冲液中β—环糊精与DHA包结物的制备,结果表明,1分子DHA与3分子β—环糊精依据范德华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生成稳定的包结物。包结物适宜的制备条件为:  相似文献   

16.
β-环糊精对不同香料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以β环糊精为载体所制备的微胶囊化单体香料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β-环糊精对不同单体香料微胶囊化产品,同时还采用DSC研究了不同单体香料的微胶囊化产品的热力学性质,并对产品的热残留进行了测定。通过研究发现β-环糊精对单体香料的包埋效果因香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红外光谱研究可以发现单体香料与β-环糊精内部的疏水性内腔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新的复合物,采用DSC对微胶囊产品进行的热力学分析发现所制备的微胶囊化香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得到很好的保护,通过对产品热残留的测定发现产品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环糊精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农业等领域的环状低聚糖。文中研究了以麦芽糊精为底物,其摩尔质量分布对β-环糊精(-βCD)合成的影响。通过GPC分析,运用Sephacryl 200-HR和Sephacryl 400-HR2种凝胶分析麦芽糊精的摩尔质量分布,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其小分子糖组成。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糖值(DE值)的麦芽糊精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子组成,随着DE值升高,麦芽糊精分子的分支化程度逐步升高,分子链长减小,小分子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生产工艺不同可引起DE值相近的麦芽糊精出现摩尔质量分布的较大差异;麦芽糊精分子组成可影响β-CD的合成,应用适当链长的底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环化反应,链长过长易引起歧化反应,而链长过短则会导致β-CD因耦合反应而降解;β-CD的转化率随麦芽糊精分子分支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重均摩尔质量约在(MW)43 053~18 793 g/mol左右且分支较少的线性麦芽糊精分子可认为是环化反应的最适底物。  相似文献   

18.
曹新志  刘芳  明红梅  金征宇 《食品与机械》2012,28(2):196-198,215
采用筛选到的一株嗜碱芽孢杆菌,研究它所产生的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生产环糊精的工艺条件,重点探讨酶促反应条件对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生产γ-环糊精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生产γ-环糊精的最佳工艺为反应体系的pH 8.0,温度60℃,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酶量500U/g.淀粉,甘草酸浓度2%,淀粉的DE值6~11,在该条件下制备的产品得率最高;蕉藕淀粉和木薯淀粉在生产γ-环糊精时是环糊精糖基转移酶比较合适的底物;普鲁蓝酶对γ-环糊精的产量增加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肉制品中磺胺类药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磺胺类药物(SFAs)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模拟研究磺胺类药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分析反应介质对印迹聚合物制备过程的影响,并从分子水平上研究SFAs-MAA之间的结合作用,为制备合理的印迹聚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苯乙醇香精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苯乙醇香精与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即:苯乙醇香精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6,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2.5h;在此条件下苯乙醇香精与β-环糊精的包合率为84.75%。包合物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显示,苯乙醇香精与β-环糊精包合物和两者的混合物以及β-环糊精本身显著不同,验证了环糊精包合了苯乙醇香精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