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李冀  范珂琦 《金属学报》1991,27(5):B368-B370
对W18Cr4V,38CrMoAl,1Cr18Ni9Ti3钢种的离子氮化层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并对奥氏体不锈钢的离子氮化表层用Auger能谱进行了成分分析,由于离子轰击效应,在离子氮化表层形成了α相微晶结构,其中存在织构.在离子轰击渗扩过程中,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的渗层的表层发生成分变化,Cr/Fe比升高,Ni/Fe比下降,所以也形成了α相微晶结构。  相似文献   

3.
4.
5.
试验了用于铝合金铸模的铸造H13钢的离子氮化和离子软氮化以及渗层的热稳定性。用开缺口的试样试验比较了经与未经离子渗的热疲劳抗力,热循环条件为700℃(?)25℃,盐浴加热,水冷却。结果表明,经表面离子渗后由于提高了村料表面的回火抗力所以对抵制热疲劳裂纹的萌生有贡献。但表面渗层有一定厚度化合物层时裂纹的扩展迅速而产生龟裂,只有兼顾渗层的强度、硬度和塑性才能最终提高模具材料的热疲劳抗力。  相似文献   

6.
7.
研究了40Cr钢普通离子氮化和强化离子氮化后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测定了氮化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α″、CrN和Cr_2N相的弥散析出,是强化离子氮化优于普通离子氮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超大曲轴离子氮化过程的各阶段进行优化设计,有效解决氮化温度上下不均匀的问题,在超大曲轴的各主轴颈及其圆根部位表面形成均匀的氮化层,为大型复杂零件的离子氮化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经不同加热温度鍛造、固溶和750℃时效后钢的晶粒度、孪晶、滑移及碳化物的分布;用光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俄歇谱仪对钢的基体组织、渗层组织、剥落形貌、应力状态及渗层C、N分布分析表;合适的固溶处理是可以消除过热锻造危害的;离子软氮化中,碳并没有渗入;适当降低炉气中氮含量和辉光电流密度及适当提高氮化温度是消除氮化产生剥落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TEM observation on the ionitriding layer was carried out on steels W18Cr4V,38CrMoAl and1Cr18Ni9Ti,and AES of elementary analysis was also made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ionitrid-ing layer of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Perhaps due to the ion-bombardment effect,a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with texture was affirmed along surface of the ionitriding layer.Itmay be affected by cathodic sputtering and absorption that the atomic ratio of Cr/Fe in-creases and of Ni/Fe decreases on surface of nitriding layer o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1Cr18Ni9Ti,thus the α-phase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occurrs.  相似文献   

12.
42CrMo钢等离子渗氮动力学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2CrMo钢进行等离子渗氮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数学关系,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初步建立了扩散层、化合物层、温度控制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微处理机控制等离子渗氮参数.实验还得出CO_2对等离子体渗氮有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13.
溅射NiCrAl微晶涂层的氧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氩气压力对溅射Ni-20Cr-2Al涂层晶粒尺寸及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氩气压力的降低涂层的晶粒尺寸减小,当氩气压力降至0.67Pa时,涂层晶粒直径约为65nm,该涂层在1000℃空气中可以形成单一的氧化铝膜,从而大大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X射线衍射、金相和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Ti和Ti-6Al-4V合金在750—920℃温度范围离子氮化后的氮化层和基体组织结构。在Ti-6Al-4V合金的氮化层中,形成一层富Al并固溶氮的α′-Ti(Al,N)相,它介于氮化层和基体之间,成为一个阻挡层,阻止氮向基体扩散,改变了Ti-6Al-4V合金离子氮化的行为。 此外还发现,经离子氮化后,两种材料基体的择尤取向均发生显著变化。在板面法线方向的倒极图上,择尤取向(0001)变为(01(?)0)和(21(?)1),且试样中心比表面的取向更为集中,这可能是离子氮化工艺促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采用辉光放电离子溅射法成功地将稀土元素Ce,La和氮元素以较高浓度渗入纯铁.使用金相、电子探针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HRTEM)等实验方法对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稀土元素的作用,在渗层暗区以下使氮元素主要以不完全6H类型的高层结构间隙相γ'(Fe_4N)的形式存在,并与基体间近似符合K-S关系,界面共格较好.与仅渗氮样品的对比表明,稀土元素明显促进氮元素的渗入并促使氮元素分布曲线峰值向Fe基体内部推移.除以上作用外,稀土元素还在α-Fe中生成金属间化合物(Ce,La)Fe,与基体间有如下近似取向关系  相似文献   

16.
加弧辉光离子Ni—Cr共渗层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碳钢表面形成Cr共渗层的合金元素,分布及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渗层表面合金元素浓度为Ni500-60,Cr10-15,渗层内合金元素含量由表面向内逐渐降低,由于试样碳含量的不同,形成的Ni-Cr渗层内碳元素的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Ni-Cr共渗层均以γ-(Fe,Ni)相为基,在45,T8钢试样中,同时存在碳化  相似文献   

17.
用光学显徽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和透时电镜研究了T12钢电极中性盐浴渗钛层的组织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渗层包括内外两白亮层,两层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分界;内白亮层与基体之间存在黑色的过渡层。外白亮层是TiC层,其中含有少a-Fe;内白亮层是a-Fe层;内外层交界为a-Fe基体上分布TiC。铁素体内层是在碳化钛层形成过程中使其前沿附近含碳量降低,同时溶入缩小γ区的元素钛而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硬状态钢铁材料磨削影响层硬化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显微硬度和X射线衍射线半高宽常被用来表征强化表面的静强度及其在强化表面层内的分布。然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两种经过磨削加工的硬状态钢铁材料,磨削塑性形变是使其表层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却使其半高宽值大幅度减小。因此,X射线衍射线的半高宽不能正确的反映硬状态钢铁材料磨削影响层的强化效果。文中利用一个模型和X射线衍射线的线形分析结果来说明磨削塑性形变是通过降低微观应力从而使半高宽减小的。  相似文献   

19.
氢及形变对Fe-Cr-Ni-Mn-N系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磁强计等技术结合拉伸试验,研究了气相充氢与拉伸形变对三种奥氏体稳定性不同的Fe-Cr-Ni-Mn-N不锈钢马氏体转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取得了一些定量的数据.结果表明,拉伸形变促进ε和α’马氏体在奥氏体不稳定的钢中的生成,而氢的存在能促进ε马氏体转变但抑制α’的产生.奥氏体不稳定的Fe-Cr-Ni-Mn-N钢比奥氏体稳定的同类钢抗氢脆能力差得多,这与ε马氏体的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辉光放电离子溅射法成功地将稀土元素La,Ce离子化,并以较高的浓度渗入纯铁.采用金相、电子探针、能谱(EDAX)及透射电镜(TEM)等方法研究了被渗试样的渗层结构,确定出稀土元素在纯铁中的两种存在形式:固溶和亚稳的金属间化合物(Ce,La)Fe_7,选区电子衍射证明,CeFe_7与α-Fe之间存在如下取向关系(011)α-Fe∥(110)CeFe7,[111]α-Fe∥[001]CeFe7.观察表明,稀土元素原子的渗入可促使铁基体中固溶的微量碳原子向试样外表面扩散并偏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