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拆除控制爆破中的人为失控现象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拆除控制爆破中的诸多人为失控现象。从爆破前的勘察、爆破规模、爆破方法、爆破器材、爆破方案设计、爆破施工工艺、爆破防护措施、爆破设计方案的审批和爆破的微观控制环节等诸方面论述了实施有效控制的必要性,为从事这类工程的同仁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多向聚能爆破是一种新型爆破技术。为研究多向聚能爆破在爆破漏斗上能量分配特点,在阐明多向聚能爆破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基础上,设计了多向聚能爆破药包,进行常规爆破与多向聚能爆破的爆破漏斗体积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向聚能爆破能够增加爆破漏斗体积并提高了爆炸能量在岩石破裂破碎方面的分配比例,提高了炸药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多向聚能爆破是一种新型爆破技术。为研究多向聚能爆破在爆破漏斗上能量分配特点,在阐明多向聚能爆破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基础上,设计了多向聚能爆破药包,进行常规爆破与多向聚能爆破的爆破漏斗体积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向聚能爆破能够增加爆破漏斗体积并提高了爆炸能量在岩石破裂破碎方面的分配比例,提高了炸药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硐室爆破、深孔爆破、浅孔爆破、隧道爆破和拆除爆破等不同类型爆破振动特征,分析了产生这些振动特征的成因,通过案例分析证明了各类爆破的振动波参数特征,指出了各类爆破振动监测的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5.
在露天开挖爆破工程中,随着爆破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爆破环境的复杂,对改进爆破工艺、改善爆破效果、确保爆破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在分析影响爆破振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重复性爆破试验,重点研究了降低单孔爆破振动的方法,此研究结论对特殊环境下爆破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露天开挖爆破工程中,随着爆破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爆破环境的复杂,对改进爆破工艺、改善爆破效果、确保爆破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在分析影响爆破振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重复性爆破试验,重点研究了降低单孔爆破振动的方法,此研究结论对特殊环境下爆破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析城镇爆破工程危害的综合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仲超  刘广军 《工程爆破》2006,12(4):60-63,76
对周围环境十分复杂的金丽苑石方控制爆破工程产生的爆破震动、爆破飞石、爆破空气冲击波、爆破噪音及粉尘等爆破危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对爆破危害进行有效控制,并进一步探究城镇控制爆破工程爆破危害的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周围环境十分复杂的金丽苑石方控制爆破工程产生的爆破震动、爆破飞石、爆破空气冲击波、爆破噪音及粉尘等爆破危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对爆破危害进行有效控制,并进一步探究城镇控制爆破工程爆破危害的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超大断面竖井高效掘进,提出基于多孔球状药包爆破和预裂爆破的深孔爆破成井技术。首先根据竖井掘进深度大、断面大的特点,设计了导井爆破、基于预裂爆破的侧崩爆破和破顶爆破的分区爆破方案;同时根据多孔球状药包爆破漏斗理论和延时爆破降振机理,提出导井精确短延时爆破成井技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导井爆破同层短延时时间和层间延时时间等爆破参数;基于预裂爆破作用机理,确定了周边孔预裂爆破参数。最后将研究结果在引松供水工程超大断面竖井掘进中进行现场试验,成功爆破形成了直径20m、高度50 m的调压井。试验结果证明了深孔爆破成井技术应用于超大断面竖井掘进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厂房内爆破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爆破周边环境复杂。通过选取合理的爆破参数、装药结构及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很好地控制了爆破振动和爆破飞石,取得了预期的爆破效果。可为厂房内拆除爆破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立井爆破施工的振动效应,以立井爆破中两圈直眼为原型,实施三种不同起爆延期的直眼微差爆破模型试验,并用UBOX-5016型爆破振动智能监测仪测试混凝土模型的爆破振动效应。实测爆破振动波表明,微差爆破可减少单段起爆药量、明显降低爆破振动效应;起爆延期25 ms时I段、Ⅱ段爆破振动波形彼此叠加,测点形成干扰降振效应,爆破峰值振动速度较小;起爆延期为50 ms时I段、Ⅲ段爆破振动波形彼此独立,峰值振动速度由单段起爆药量决定。竖向爆破振动波形频谱分析表明,微差爆破振动幅值明显低于齐发爆破,且波形复杂。微差爆破能显著降低爆破振动效应,主振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峡地下厂房爆破开挖实测资料,对影响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夹制作用比较大的掏槽爆破近区质点振速大于崩落爆破,而振速峰值衰减较快;相对爆源不同方向的振动衰减规律也不相同,前冲向质点振动衰减指数大于侧向质点振动衰减指数;装药结构也影响爆破振动衰减规律,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诱发振动衰减经验公式的K值远小于正常的梯段爆破,而其α值则比较小。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的装药结构一致,因此衰减公式预测曲线衰减规律相同,但预裂爆破处于较大的夹制约束状态,其质点振动峰值大于光面爆破。  相似文献   

13.
爆破作业安全管理的传统模式是以爆破器材(含流向轨迹)、爆破作业单位及爆破作业人员为核心对象建立的录入-查询静态系统模式,在分析爆破作业安全管理三要素及其逻辑联系的基础上,借鉴事务信息科学处理机制,建立了基于事件驱动的爆破作业安全管理新模式。以广东深圳为例构建了B/S架构的爆破作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爆破器材闭环管理、爆破作业单位及其人员精确关联管理、爆破作业项目精细化安全管理等功能,可供爆破作业环境复杂所在区域的爆破企业及安全监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及与工程爆破地震安全有关的问题,主要包括瀑破地震动衰减规律、爆破地震动与爆破减震设计、分段爆破与地震动叠加、爆破地震动持续时间等。与安全相关的爆破地震动参数主要包括地震动幅值、频谱和持续时间等。为减小爆破地震的影响,爆破减震设计常采用分没爆破和预裂爆破的方法。分段爆破会产主地震动的叠加,叠加系数直接关系到等效药量的计算。瀑破地震动持续时间与叠加系数的关系甚大,对持续时间的试验与研究对爆破减震设计和工程安全都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鲍罡武  廖承立  廖爱华  张志呈 《爆破》2011,28(4):37-39,89
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爆破技术——卸压隔振爆破技术.利用岩石声波探测技术对常规耦合装药爆破、光面爆破和卸压隔振爆破等3种不同装药结构的深孔台阶爆破进行现场试验.通过爆破前后声波测试探测炮孔损伤程度,研究不同的装药结构对爆破累积损伤效应的影响.试验证明卸压隔振爆破技术在特定的工程爆破环境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工程爆破地震安全问题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于双久 《工程爆破》1995,1(2):71-77
本文论及与工程爆破地震安全有关的问题,主要包括瀑破地震动衰减规律、爆破地震动与爆破减震设计、分段爆破与地震动叠加、爆破地震动持续时间等。与安全相关的爆破地震动参数主要包括地震动幅值、频谱和持续时间等。为减小爆破地震的影响,爆破减震设计常采用分没爆破和预裂爆破的方法。分段爆破会产主地震动的叠加,叠加系数直接关系到等效药量的计算。瀑破地震动持续时间与叠加系数的关系甚大,对持续时间的试验与研究对爆破减震设计和工程安全都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框架结构水塔定向爆破拆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名标 《爆破》2008,25(1):49-51
某校因建设需要将校内一座废旧框架结构水塔爆破拆除.介绍了该水塔拆除的爆破方案、爆破高度、爆破参数、爆破网路以及爆破安全等主要设计技术.实践证明,此次爆破拆除方案设计合理,爆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兰尖铁矿采场水平逐年下降,爆破震动对平硐的安全影响日益突出。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采用孔间延时爆破、孔间分层延时爆破、孔内孔间延时爆破三种减震爆破方法。通过爆破震动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孔内孔间延时爆破的平均振速比孔间延时分层爆破降低26.66%,比孔间延时深孔爆破降低43.85%,爆破降震效果比较明显,有效地保护了平硐溜井。  相似文献   

19.
建筑物在爆破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是爆破振动和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爆破振动反应谱综合表征了这两方面的影响。结合向家坝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的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对地下厂房爆破开挖中顶拱层开挖爆破、梯段爆破、保护层开挖爆破及预裂爆破几种不同爆源形式的爆破地震反应谱进行了分析,并与露天梯段爆破以及天然地震的反应谱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振动反应谱具有明显放大效应对应的周期值为0.002~0.01s,明显小于露天梯段爆破和天然地震,并且有明显放大效应所对应的周期范围相对要窄得多。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现场试验和实测数据,通过量纲分析,建立了全断面爆破与台阶法爆破时岩体振动主频与单段最大药量及爆心距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声波试验,分析了在这两种爆破方式下,经过5次爆破作用后岩体的累积损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的振动主频随单段最大药量和爆心距的增加而减少,台阶法爆破比全断面爆破减少得更为迅速,而且相对于爆心距,单段最大药量对主振频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岩体在爆破作用下的损伤呈现非线性累积规律,前3次爆破对岩体损伤程度更深,且全断面爆破引起的岩体损伤较台阶法爆破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