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油、气、水层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长垣西侧的扶余、杨大成子油层低渗透油层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各种测井曲线对反 映储层中流体的信号相互干扰的特点,根据勘探区的资料情况,提出了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进行油、 气、水层识别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方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Y油田南屯组一段油层岩性较多,且普遍含凝灰,油水分布比较复杂,全区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常见到低阻油层、高阻水层等特殊类型储层,油层和油水同层难以区别。在岩电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研究区储层流体识别的主控因素,根据主控因素及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采用分类制定油水层识别图版、核磁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及多井评价等技术综合解释油水层,形成了针对Y油田南一段油层的复杂流体识别方法,为该区油藏评价、开发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太东地区肇39区块葡萄花油层的低阻油层、高阻水层比较发育,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油水分布极其复杂,使得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通过分析近年来投产井与取心井的资料,认为该区块低阻油层的主要成因是由断层控制下岩性与孔隙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高阻水层是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原油氧化的结果.通过分析肇39区块投产初期含水的平面分布规律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电阻水层进行微观地质特征研究和岩电实验研究 ,探讨了高电阻水层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建立合理的地质和测井解释模型 ,从而形成一套符合研究区地质规律的高电阻水层的测井解释和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5.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1,23(Z1):38-40
通过对高电阻水层进行微观地质特征研究和岩电实验研究,探讨了高电阻水层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建立合理的地质和测井解释模型,从而形成一套符合研究区地质规律的高电阻水层的测井解释和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透油阻水支撑剂在近水层油层压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水层距离压裂油层较近时,在施工过程中即使采取相应的缝高控制措施其水层被压开可能也在所难免,这就会导致油井压后大量产水甚至水淹,措施失败。研究分析了一种新型的透油阻水支撑剂,该支撑剂在油水流过时能对水相起到一定阻挡作用而让油相自由通过。通过Y井现场应用,该井由压前试油不出液到压后产液量为5.7 t/d,产油量为2.5 t/d,累计投产24个月,含水率一直稳定在55%~60%。W井由压前含水率83.8%到压裂后投产16个月含水率基本稳定在20%之内,该透油阻水型支撑剂在近水层油层压裂中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控水效果。  相似文献   

7.
8.
变维分形模型预测台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形分布模型N=C/r^D的推广形式,即连续主分形(分维数D是r的连续函数,而不是常量)预测我路径,方法简便晚行。这个模型,即可分别独立地预测未来台风路 经和纬度。对8007号台风的预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分形技术在油气勘探应用中的改进——变维分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分形技术和方法难于处理复杂地层的地震勘探资料。提出变维分形的技术和方法。变维分形的Inr-InC(r)曲线与全部实测数据点符合良好。应用该方法对一个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并与原有常维分形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高电阻率水层定性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实验室岩心分析资料的研究,认为高电阻率水层的成因是岩性变化、残余油的存在及局部地区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引起的.采用聚类判别分析技术,以他拉哈地区为研究工区,确定油水层分布,进而达到对其它储层流体性质进行识别的目的.经过近1年地区试油资料的验证,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7.5%,比应用该方法前的解释符合率提高了23.8个百分点,收到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储集层的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曲线问徽差形态波形的复杂程度隐含着储集层含油气性的信息。油层水淹程度不同,其小波包能量特征差异较大。无论水淹程度如何,小波包能量均随频率增大呈指数递减;水淹程度越重,小波包能量减小趋势越明显。某些频率成分的能量因水淹类型不同表现出极大差异,水淹层和纯水层能量表现为被吸收削弱,而油层和弱水淹层则表现为能量增强。对于利用传统测井解释理论判别比较困难的“低电阻率油层和高电阻率水淹层(水层)”,基于测井信息的小波包能量特征识别方法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图2表1参14  相似文献   

12.
葡西油田油水层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以油水同层为主,油水分布复杂,储层类型多样,给测井解释油、水层带来较大难度。测井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储层高含泥、高束缚水饱和度和薄层、薄互层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而储层致密、舍钙、舍残余油是形成高电阻率水层的主要因素;此外,油藏被破坏造成油水呈非均质分布,致使储层产油、产水交替出现。通过储层“四性”(指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系研究,应用细分层交会图版法、曲线形态对应性分析方法采综合识别油、水层。经试油、生产动态资料检验,综合解释符合率在8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Length分形维算法拾取地震波初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Hausdorff分形维和Divider分形维算法,采用拓扑映射工具,提出了Hausdorff分形维和Divider分形维的统一简化算法——Length分形维算法。该算法的实现过程为:①在地震道上确定一个窗口宽度,并计算窗口内地震道采样序列的分形维,将该值标记在工作窗右边界采样点上;②使窗口沿地震道以一个采样间隔步长向前移动,并计算每个窗口的分形维,从而得到一条分形维变化轨线;⑧随着初至逐渐进入窗口,局部轨线呈现清晰的“V”字形状,把“V”字形轨线左支顶端点的局部进行区域放大,第一个突降点即为初至开始进入工作窗的标志,亦即对应的初至到达。理论分析和实际资料试算表明,Length分形维方法具有计算量小、无须设置度量(覆盖)尺度、可消除坐标标度的不协调性、对地震波初至反映敏感、窗口宽度对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和精度影响较小、抗噪能力较强等优点,而且在计算分形维数时对初至波的波型没有限定。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斯坦阿雷斯油田侏罗系是典型的低电阻率油气层,根据大量的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数据得知,该油田的油层低阻成因是岩性颗粒过细和地层水矿化度高造成的.解释这类储层可以依据自然电位在油水层的幅度差的不同而建立解释图版,并参考油水界面综合判别.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识别油水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莉  王伟男  姜亦忠 《石油仪器》2003,17(1):36-37,43
利用气相色谱仪测量储层烃类色谱指纹图,根据谱图形态、未分辨化合物合量、碳数范围等特征可以定性识别储层的产液性质。文章分别列举了该方法在低阻油层、高阻水层等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由于此方法不受储层岩石组成及储层流体物理性质的影响,只与储层流体的化学性质有关,所以气相色谱法识别疑难层是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2低阻油层成因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曲线、含油饱和度及矿化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2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长2油层组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即:高束缚水饱和度、低含油饱和度及高矿化度地层水。孔隙结构复杂、高岭石晶间微孔发育及细粒岩石骨架,造成喉道偏细、孔喉半径小,形成高束缚水饱和度;低幅度构造背景、低油柱高度及低油气充注程度,是造成油层低含油饱和度、油水分异差的主因;高矿化度的地层水,降低了油层与水层的电阻率对比度。根据研究区长2地化热解参数统计,结合试油资料及测井孔隙度数据,建立了热解参数轻质油含量与孔隙度的关系图版,以此判断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  相似文献   

17.
分形维数可以对复杂曲线特征进行描述,并具有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利用分形维数可以较为定量的描述驱替前缘形状的复杂程度,通过计算水驱前缘的分形维数可以反映出驱替前缘的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微观模型的波及效率。该文使用盒计维数法(Box-dimension method)对水驱前缘的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水驱前缘稳定的分形维数,并研究了水驱前缘分形维数与波及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为研究水驱油采收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正态分布法判别青西复杂油藏的油水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今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评价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储层识别评价技术。但是利用这套技术对复杂岩性裂缝型油气藏的流体性质判别仍感力不从心。例如由于岩性和裂缝的影响。地层流体在电性上的反映难以区分。尤其是青西油田储集层测井响应复杂。利用测井资料判断油水层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为此。本文利用正态分布法在青西油田较为准确地判断出了相应储层段的流体性质,较好地识别出油水层。在油田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气测录井技术在渤海疑难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测录井资料是在油田的各个阶段均要测量的基础资料,对气测录井资料进行定性分析,结合测井资料进行油、气、水层判别,是测井解释常用的一种方法。如何对气测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提高气测资料在疑难层评价方面的应用,是目前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在分析总结了气测全烃曲线的形态特征及所对应的储层含油气性质基础上,将三角形图解法与气测全烃值相结合综合识别低阻油层等疑难储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在渤海油田资料录取较少的开发井测井解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王集油田相对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及识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泌阳凹陷王集油田核桃园组三段的油水分布受构造、断层、沉积微相、地层水共同控制,正常电阻率油层与低电阻率油层、高电阻率水层共存,且测井曲线特征相似,影响正确判断含油性。岩矿分析、地层水分析以及测井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储集层岩石颗粒间普遍富集与充填有黏土矿物,以高龄石(局部地区高达66.2%)、蒙脱石为主,微孔隙发育,使束缚水饱和度增高,油层束缚水矿化度高,导电性增强,这是油层显示相对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利用多参数判别分析法,纵波等效弹性模型差比值法等方法,可有效地识别相对低电阻率油层。图5表2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