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组织工程在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再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种子细胞的粘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提供临时的机械支撑以及必要的生长环境,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支架材料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从材料学的角度,介绍了骨、神经、牙齿及血管等组织工程领域中常见的支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支架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用胶原作为软骨组织的载体材料在组织工程化软骨中的研究情况.本研究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出了Ⅰ-型胶原(sigma)、Ⅱ-型胶原(sigma)和混合型胶原(本室提取)的胶原海绵,并将其用作软骨组织工程的载体支架,比较研究了这三种胶原材料支架在软骨组织工程应用中的效果,筛选出了较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生物医用材料在组织工程学中的意义,并分析了近20年来此领域的发展概况,重点分析了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情况,归纳了高聚物骨组织工程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物支架材料的基本要求、分类、研究现状及前沿动态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概述,对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目前存的问题、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做了归纳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预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将向分子设计、仿生设计、纳米化、应用基因技术及细胞分化技术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壳聚糖作为细胞生长载体在软骨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和皮肤组织工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表明壳聚糖有望成为优异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6.
曹成波  吴克安  王振芳  邹玉萍 《功能材料》2004,35(Z1):2314-2316
支架材料在人工皮肤的构建中起关键作用,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合成类和生物类.前者主要研究通过表面仿生技术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聚酯类支架材料;后者主要研究用交联或与聚合物膜复合的方法来提高胶原的力学性能,用化学方法对壳聚糖进行改性,提高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渗透性和血管化速度.新的研究重点为支架材料表面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机理、制备结构仿生支架材料及复合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
自19世纪以来,移植手术一直致力于修复由于创伤﹑感染﹑肿瘤所造成的大范围组织缺损,以恢复器官功能。自体移植是目前最常采用的疗法,但供体的有限性限制了其应用,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组织工程的目标是通过种子细胞在三维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进而修复受损的组织。三维支架是种子细胞形成组织之前赖以生存和依附的载体,能够正确引导新组织的生长。因此支架材料的选择就成了关键,本综述主要介绍目前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生物支架材料的性能要求﹑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骨组织工程多孔支架材料性质及制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孔性生物可降解支架的选择和制备是组织工程技术成功运用的关键。从骨架的材料要求、常用的骨架材料、骨架的制备技术等几个方面对组织工程和生物降解支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对该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组织工程支架的重要性及要求,综述了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所用生物活性陶瓷、天然高分子及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特点,着重介绍了静电纺丝法、热致相分离法、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的原理,提出了组织工程支架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组织工程支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血管构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已合成与制备了许多新型血管支架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相关方面处理.本文对天然生物材料、合成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和复合材料等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骨缺损治疗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利用各种材料的优势互补性,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通过恰当的方式组合成复合支架材料,其力学性能和降解速率可根据各组分材料的种类、数量及组合方法的变化进行调节,按照要求制备出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降解速率的支架材料。并指出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材料将会成为骨缺损修复中一类富有潜力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
静电纺丝作为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易实现等优点,已经成为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的主要方法之一。简要介绍了组织工程及静电纺丝的原理;综述了几种单组分高分子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静电纺丝制备多组分支架的方法;最后,提出了目前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组织工程支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费小琛  颜永年  熊卓 《材料导报》2002,16(9):63-64,68
支架的研究一直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出了不少比较成熟的支架制作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快速成形技术由于具有快速性和高度柔性的突出优点,因而在支架制造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清华大学已经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的SiO2/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该方法选用廉价的硅溶胶作为硅源制备二氧化硅凝胶,简单易行,大大降低了成本。用模拟体液(SBF)溶液对含有SiO2的PLGA支架材料进行体外模拟浸泡实验。从电子探针照片上可以看到制得的含有SiO2的PLGA多孔支架材料有着良好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生物降解性骨组织工程支架难以与人体骨力学强度相匹配的缺点,选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材料作为基材,通过相转移法和粒子沥滤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一种骨组织工程用多孔贯通支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等手段对多孔支架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 n-HA/PA66多孔支架具有较为理想的孔隙结构和贯通性,且其压缩强度与人体松质骨相当,可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基本要求.因其具有非生物降解特性,故可为骨组织的再生提供持续稳定的力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SBF溶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红外漫反射仪,并通过对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失重率、分子量以及模拟体液pH值变化的测试,系统地研究了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结果发现:在模拟体液中,随着时间的增长,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的分子量不断下降;但是其重量并不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小,而是有升有降。X-射线衍射图谱和FTIR漫反射图谱研究表明,在模拟体液中,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的表面有磷灰石沉积物出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天然的纤维蛋白,蚕丝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这使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不断拓展。多孔支架能够为细胞的粘附和增殖提供有利的微环境,在重塑和修复组织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丝素蛋白支架的多种制备方法,如静电纺丝法、冷冻干燥法、沥除法和发泡法等,阐述了丝素蛋白支架的表面改性方法,总结了丝素蛋白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红外漫反射仪、DSC测试,并通过对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生理盐水中的失重率、分子量以及生理盐水pH值变化的研究,发现:孔径在200-300微米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37℃,振荡速度为160r/min的生理盐水中,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分子量不断减小;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支架重量有升有降,但长期呈下降的趋势;DSC测试显示,支架材料中的GA链相对于LA链更易降解;FTIR图谱显示,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降解主要是酯键水解。  相似文献   

19.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明明  谭丽丽  杨柯 《材料导报》2007,21(10):43-46,54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是组织工程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如何制备理想的骨支架材料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人们的努力,目前已有多种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问世.综述了各类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优缺点,对比了它们的力学性能,并对骨组织工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