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计格 《玻璃》2014,41(11):23-27
在生产实践中,玻璃产品中的气泡问题一直是困扰玻璃生产厂家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某玻璃企业玻璃产品出现气泡以后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过程,提出气泡的形成、变化、消失、再出现的过程,是气体在玻璃熔体中溶解和扩散的结果,了解各种气体在玻璃熔体中的特性和行为方式,有针对性地确定好玻璃熔化的温度曲线和燃料分配,这对减少玻璃中气泡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要获得高质量的玻璃,熔制玻璃液必须具备好的化学均匀性和澄清质量。玻璃的澄清质量通常是对玻璃中可见和不可见的气体而言。不可见的气体往往是可见气泡的20~400%,这种气体主要是以化学状态溶解于玻璃中与玻璃的硅氧骨架形成直接有关的复合离子。当玻璃重熔时它就成为放出气体和形成再生气泡的原因。在通常情况下想得到完全无气体的玻璃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硼,高气体比玻璃的全电熔熔制工艺,文章就该玻璃的原料选用,温度制度,气泡消除,抑制分相,熔窑结构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认为:单纯的气体比高低不能完全反映玻璃的熔制难易;高气体比的玻璃在熔制过程中,不能盲目提高澄清温度,澄清剂只能解决残留小气泡问题,很难解决大量的大气泡问题;全电熔单元窑适合生产高硼,高气体比玻璃。  相似文献   

4.
针对熔块中的气泡缺陷,论述了熔块熔体中泡核的形成及长大、常见气体的溶解及扩散、气泡的上升及排出,以及对它们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针对熔块中的气泡缺陷,论述了熔块熔体中泡核的形成及长大,常见气体的溶解及扩散,气泡的上升及排出,以及对它们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超临界CO2 的特性及作用,从微孔塑料成型过程中的气体溶解、气泡成核、气泡长大、泡孔定型4个阶段出发,阐述了超临界CO2发泡微孔塑料的机理。还综述了微孔塑料的间歇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等3种常用成型方法,重点讨论了温度、压力、时间及外力场对微孔塑料泡孔结构的影响,并对微孔塑料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厂于1975年5月在四机无槽平板窑上按装了鼓泡装置。使用至今已有八年,在促进熔化,改善产品质量方面起了一定积极作用。现将有关资料综述于下,以供兄弟单位讨论参考。一、对于鼓泡机理的认识一定性质的气体以一定压力鼓入按置在玻璃液内的鼓泡管中,形成气泡,气泡自形成至逸出液面破裂的过程中,将对玻璃液产生一定的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其化学过程,如对玻璃液氧化或还原,铁离子的价数  相似文献   

8.
李洪 《玻璃纤维》2016,(5):11-19
通过由实验室到小型电熔炉连续玻璃化料实验及连续坩埚法细纱和粗纱的拉丝验证,新型节能环保玻纤技术INNOFIBER P-CR已基本得到了验证,可以用来生产细纱和粗纱玻纤产品。INNOFIBER P-CR技术第一次引用了天然无害的玻璃态矿物,这种技术可以使玻璃熔制过程节能约20%。特殊研发的P-CR玻纤配合料无硼无氟可满足新的生产环保要求。通过综合的玻纤化学结构设计,P-CR玻纤拉丝温度可保持在生产C玻纤所需的温度条件,同时提高了玻纤的机械性能和耐酸碱及抗水解性能。P-CR玻纤综合指标与E-CR玻纤相同,与E-CR玻纤拉丝的温度要求相比,P-CR拉丝温度要低70℃左右,对细纱拉丝环境有很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泡沫玻璃是一种含有无数封闭气泡,气孔率达90%以上,由气泡组成的隔热玻璃材料。气泡中充满了空气或其它气体,这些气泡被相当薄的玻璃壁相互隔离,泡径一般为1—3mm左右,各自成为独立的球状体。此玻璃可采用废玻璃、粉煤灰、云母、珍珠岩、浮石粉、火山灰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制成。文章介绍了泡沫玻璃的性能、及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和施工。并对泡沫玻璃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硫酸钠作为澄清剂,在玻璃熔融过程中产生SO_2和O_2,当其进入到周围的气泡中降低了其它气体的分压,迫使其它气体进入气泡,使小气泡迅速增大上浮,使玻璃液中的气态夹杂物逸出消失而达到澄清目的.但是此过程必须在1400℃以上,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用鼓泡的方法,直接按Na_2SO_4分解所产生的SO_2和O_2的比例通入气体  相似文献   

11.
胡强  周慧  沈伟 《四川化工》2004,7(4):6-8
气泡的直径分布是决定鼓泡床反应器气液接触面积的重要参数,其轴向分布对鼓泡床反应器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喷嘴作为气体分布器的最小单元,对气体分布器的分布性能起决定性因素。本文考察了不同孔径喷嘴对鼓泡床内气泡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在孔口产生的小于最大稳态气泡直径ds的气泡,将稳定存在于床层内,而直径大于ds的气泡,将迅速破碎,最后形成近乎一致的气泡粒度分布,喷嘴的影响距离在21cm左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E玻璃纤维用的稀土类复合澄清剂。通过改变复合澄清剂、萤石和元明粉的比例,分析了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从气泡、玻璃粘度、色差、拉丝运转率等方面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澄清剂的使用有助于改善玻璃气泡,同时降低元明粉、萤石的用量,对环境也更加环保。复合澄清剂比例在30%和60%时,高温粘度明显降低。对比不同比例复合澄清剂的玻璃状态,最终确定澄清剂中含60%的复合澄清剂时,对玻璃的澄清效果最好,投入生产线后能提高拉丝运转率。  相似文献   

13.
本发明是关于玻璃的熔化,详细地介绍了一种能在较小的面积上熔化大量玻璃的装置。在玻璃池炉中,尤其对那些每天能生产许多吨玻璃的大型池炉,为了使所生产的玻璃没有灰泡和气泡,需要有较大的熔化和澄清面积。通常约有三分之一的池炉面积用于熔化配合料和作为原料的碎玻璃,而剩下的面积用作玻璃成型前的澄清。如果能提供一些改进玻璃熔化技术的途径,那么池炉的面积可以减少三  相似文献   

14.
在二维双组分鼓泡床实验装置上,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床内气泡的形状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形状气泡在床内的轴径向分布,探索了颗粒组成和操作气速对气泡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状的气泡在鼓泡床内呈正态分布,球形度较好的气泡主要分布于床层底部和壁面附近,而细长的气泡则主要集中于床层中心区域。随着气体速率的增加,气泡的球形度和宽纵比降低,气泡形状趋于细长和不规则;随着重组分增加,气泡的球形度增大而宽纵比减小。双组分颗粒鼓泡流化床内气泡球形度的概率密度较单组分的分布更宽,而宽纵比的概率密度分布与添加的颗粒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穀壳灰俗称砻糠灰,通常含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二氧化矽。在这些二氧化矽中,还具有利於玻璃制造的多数磷石英结晶。我们经过一个多月来十余次的小型试验,逐步解决了颜色与气泡等问题,并且在熔制操作与穀壳灰的预处理等方面,摸到了一些初步的经验。目前我们已经能够用穀壳灰制造出透明无泡的棕褐色的玻璃来了。利用穀壳灰制造玻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玻璃制品的生产成本,并且由於穀  相似文献   

16.
池窑拉丝是当今世界玻璃纤维工业最先进的生产方法,而玻璃熔制是该工艺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要求玻璃液中没有结石和气泡,要达到准光学玻璃的质量.单元窑是熔制难熔优质玻璃的首选窑型(见附图1),因单元窑具有狭长熔池,玻璃从生料熔化、澄清、均化所经历的路程是其他窑型的2~3倍.该窑配制了多对小流量燃烧器,很容易控制窑温和窑炉纵向温度分布,可根据  相似文献   

17.
池窑鼓泡对熔制玻璃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Flutank玻璃熔制过程三维计算机模拟技术,系统研究了鼓泡对熔制玻璃质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鼓泡使窑内熔体温度升高、流速加快,玻璃熔制、均化条件改善,微细气泡澄清条件变差,玻璃单耗降低.对文中选用的浮法窑,鼓泡能提高日产量23%,并维持原有的熔制、均化、冷却条件不变.池窑鼓泡后,日产量增加不会改变可见大气泡(半径小于0.5mm)的排除条件,但影响可见小气泡(半径小于0.25mm)和微细气泡(半径小于0.1mm)的澄清.模拟结果还揭示:鼓泡虽然略微降低出料口截面热均匀性,但不会出现分层现象.鼓泡管间距选择不当会产生有害的"沉降流".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氟资讯》2008,(3):27-28
1.消泡剂的消泡机理 泡及泡沫常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时需要利用它,像浮选、灭火、除尘、洗涤、制造泡沫陶瓷和塑料等;有时需要消除它,如发酵、涂料、造纸、印染、排除体内器官胀气、锅炉用水、废水处理及棱镜(或玻璃)的制造等。所谓“泡”或“气泡”是指不溶性气体存在于液体或固体中,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玻璃液鼓泡的过程、作用和应用实施的情况。鼓泡技术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玻璃液质量,减少微气泡数量,加强了上层玻璃液与深层玻璃液间的热交换,提高了深层玻璃液温度,起到了强制均化作用,达到了提高成品内在质量、节支降耗、增产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粘土坩埚熔融的光学玻璃的气泡含量比铂坩埚的要多。这个原因通常应归咎于粘土坩埚的侵蚀,即由于此侵蚀,粘土坩埚气孔内的空气进入熔料而形成气泡。但是关于此看法尚有异义(1、2)。因此,本文着手重新考察之。 文献表明,一般说来采用耐火材料所导致的灰泡起因于:①耐火材料中的气孔,②玻璃与耐火材料中的杂质如金属铁的反应,③由电池铂(阴极)产生的气泡,此电池由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