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CrMoAl钢板热轧、正火状态,屈强比较低(约0.5),屈服点不明显,冷弯、缩韧性较差,金相组织复杂。经正火+回火处理,屈强比提高(约0.7),屈服点明显,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金相组织均匀细小。  相似文献   

2.
砷对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筋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对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筋钢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试验,研究了将砷含量从≤0.090%提高到0.091%~0.150%时,砷在钢中的偏析和轧钢热加工过程的表面富集倾向,以及砷对钢的金相组织、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常温冲击韧性、低温(-20℃)冲击韧性和应变时效敏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庄汉洲  邓少妍 《炼钢》1996,12(6):35-38
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对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筋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试验,研究了将砷含量从≤0.090%提高到0.091% ̄0.150%时,砷在钢中的偏析和轧钢热加工过程的表面富集倾向,以及砷对钢的金相组织,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常温冲击韧性、低温冲击韧性和应变时效敏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较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试验,研究了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在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筋钢中,砷含量从≤0.090%范围提高到0.091-0.150%范围时,砷在钢中的偏析和轧钢热加工过程的表面富集倾向,以及砷对钢的金相组织,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常温冲击韧性,低温冲击韧性和应变时效敏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微量锆对Al-Mg-Sc合金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制备了成分分别为Al5Mg(0.10~0.30)Sc和Al5Mg(0.10~0.30)Sc(0.05~015)Zr的两种合金,测试了其不同状态下的拉伸力学性能σb、σ02和δ,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其不同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结构。结果发现,微量锆的添加明显提高了AlMgSc合金的强度,细化了合金铸锭组织的晶粒尺寸,抑制了合金形变组织的再结晶。另外,对有关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钛对汽车车轮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相分析,金相组织观察、拉力和扩孔实验等手段分析了钛在汽车车轮用钢中的分布状态及其对金相组织、夹杂物、力学性能和延伸凸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钛除起细化晶粒、弥散强化作用外,又可与硫结合成Ti4C2S2夹杂物,改变钢中长条状MnS夹杂物形态,提高钢的延伸凸缘性能。当钢中Ti/S比为2~3时,延伸凸缘性能的改善最明显。对硫含量较高(0.025%~0.035%)的钢,添加0.05%~0.11  相似文献   

7.
通过工业性生产试验,研究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在普通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钢筋中,砷含量从≤0.090%范围提高取0.091~0.150%范围时,砷在钢中的偏析和轧钢热加工过程的表面富集倾向,以及砷对钢的全相组织,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常温,低温(-20℃)冲击韧性和应变时效敏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鞍钢开发并试生产的冷轧罩式退火双相钢(SX55),具有高强度、低屈强比、无屈服点延伸、均匀伸长率大、加工硬化性和烤漆硬化性强等特点.该钢还具有优良的疲劳性能、焊接性能以及优越的冷成型性和形状稳定性等强塑性的良好匹配。其力学性能达到了日本新日铁标准SAFC55D水平,是我国目前强度级别最高的冷冲压用钢.  相似文献   

9.
温建峰 《宽厚板》1995,1(1):17-21
本文分析了低合结构钢16Mn的碳当量和规格,对强度性能的影响,用多元回归得到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回归方程,并且获得合适的碳当量范围,当Ceq=0.48~0.56%(连铸坯碳当量=0.50~0.60%)时,轧制16~150mm钢板都能保证强度性能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10.
18Mn-18Cr-0.5N 钢氮化物等温析出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金相法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了18Mn-18Cr-0.5N钢在800 ̄950℃范围内氮化物由奥氏体中等温析出的过程,获得了相应的氮化物等温析出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对于18Mn-18Cr-0.5N钢,在950℃以上无氮化物析出,Cr2N等温析出的鼻尖温度约为860℃,其不析出的临界冷却速度约为0.75℃/s,Cr2N析出量(xv/%)与奥氏体点阵常数(aγ/nm)的关系为xv=-92  相似文献   

11.
屈服点不明的20MnSi热轧带肋钢筋金相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洪兴  李昱  高山 《山东冶金》2002,24(6):48-52
对 2 0 Mn Si热轧带肋钢筋在拉伸试验中屈服点不明显 (亦称无屈服点 )的试样进行了化学成分测定、断口观察及金相组织检验 ,并与机械性能正常的试样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2 0 Mn Si热轧带肋钢筋中出现的魏氏组织、上贝氏体及马氏体组织是使屈服点消失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应通过适当控制加热温度、终轧温度及冷却速度防止异常组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钪对7005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金相、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钪对7005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加入适量钪合金化可以明显细化合金组织,改变主要强化相η相的尺寸、形态、分布,减小晶界无沉淀带宽度,可以明显提高合金强度、塑性以及高温稳定性,这是合金中析出了与铝在体完全共格的Al3Sc(fcc,α=0.41mm)质点所致。  相似文献   

13.
低碳贝氏体钢的摩擦焊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文  周鹿宾 《特殊钢》1996,17(5):17-19
试验研究了低碳贝菌体钢0.17℃-1,1.72Mn-1。12Cr-0.52Mo的焊接工艺参数及热处理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变形量为1.0mm,焊接接头采用910℃正火。350℃回火,可得到良好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4.
40SiMnV非调质钢强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占波  安运铮 《钢铁》1994,29(2):57-61,45
本文研究了热加工工艺对40SiMnV非调质钢的金相组织,常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疲劳特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本钢具有与40Cr调质态相近的强度、缺口疲劳极限及小能量多冲抗力,但韧性指标较低。非调质钢的强韧性取决于金相组织中珠光体与先共析铁素体的相对含量,先共析铁素体的晶粒大小及沉淀硬化能力。先共析铁素体的组织参数受原奥氏体晶粒直径,冷却速度及热加工方式(轧制,锻造,正火)的控制。通过回归分  相似文献   

15.
根据英标BS4449~1988测定肋变形钢筋规定总应变0.43%地的特性强度值(Proof strenth)与钢材上屈服点σs下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6.
18Mn-18Cr-0.5N奥氏体钢热变形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扭转试验及定量金相法研究了18Mn-18Cr-0.5N钢热变形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和动态组织变化。获得了18Mn-18Cr-0.5N钢的形变激活能及峰值应力(σ_p),峰值应变(ε_p)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d)与Zenet-Hollomon参数Z之间的关系式。研究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18Mn-18Cr-0.5N钢热加工延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热轧带肋钢筋的矫直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秀春 《钢铁》2003,38(5):30-32,35
提出了一种新的热轧带肋钢筋的矫直方式,使得矫直后的钢筋表面无划伤,强度与塑性均有提高,消除了矫直后的钢筋屈服点不明显现象。并对经过不同矫直工艺后的热轧带肋钢筋的金相组织分布、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加入Nb、Ti、Cu等元素进行微合金强化,配合TMCP轧制工艺,开发了正火Q370qE-Z35桥梁钢,结合显微组织观察及力学试验研究了正火温度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火后金相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且正火温度为860、870及880℃时,沿板厚1/4处的组织晶粒度依次达到9、10、7.5级。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强度及韧性不断下降,在860℃时强韧性匹配最佳,且同时具备低屈强比及高Z向性能。综合性能完全满足标准要求,富裕量较大。  相似文献   

19.
纯钛吸氢后的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宇  江崇滨 《稀有金属》1995,19(5):348-351
小块钛板在360℃和0.1~0.2MPa纯氢中进行氢化,然后冷却至室温。氢-钛原子比(x=H/Ti)在0.1至2.0间变动,用XRD、TEM及金相观察研究了微观结构。当0.1<x<1.9时,观察到亚稳相Y,属体心四方结构,其晶格参数a=0.312nm、c=0.418nm。当x值较小时,形成Y与a(hcp)的混合相;当x值较高时,形成Y与δ的混合相;在x=0.7时形成亚稳共析体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亚温正火+弱水冷工艺对Q460C低合金高强钢板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亚温正火和正火后弱水冷的方式,可以有效细化晶粒并减少内部缺陷,钢板的强度性能损失显著降低,断后伸长率略有降低,冲击韧性改善明显,冷弯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