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一种实现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将循环经济模式引入到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中,有助于解决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排放"问题。通过分析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并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提出了从延伸煤炭资源加工链、与煤炭伴生水资源共生循环、与关联产业耦合构建产业共生网络及完善相关产业标准的煤化工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以对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煤炭行业煤化工的发展现状;对发展煤化工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现代煤化工的产业定位、主要发展方向、主要发展任务;提出了现代煤化工的发展与产业规划布局思路;并指出了发展现代煤化工需要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3.
现代煤化工是我国未来应对能源安全问题和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介绍了现代煤化工技术及产业现状,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化学品。梳理并评述了2004年以来与现代煤化工相关的主要产业政策,分析了不同时期政策针对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调整和波动,政策的演变过程体现了政府对于煤化工产业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总结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主要政策导向,阐述了现代煤化工的战略地位,指出其未来在加强研发、推动产业示范以及与其他先进技术结合后,产业将向绿色、高效、低碳、集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煤化工产业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论述了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仍处于工业化试验和产业化示范阶段,其工艺技术的成熟度和经济性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结合安徽资源禀赋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分析了安徽省煤化工产业的优势与不足,建议安徽省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应以传统煤化工转型升级为重点,尽快突破本地煤炭的煤气化难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碳排放特点和碳排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碳减排和碳中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在高油价下所具有的发展优势,分析了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双碳”目标的提出指明了绿色低碳、清洁高效是能源发展的方向。现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洁转化利用的有效方式,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仍属于高碳排放产业,探寻煤化工高端化、低碳化、多元化发展路径迫在眉睫;分析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认为通过坚持科技创新,推进煤化工与其他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可以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相较于传统煤化工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更加侧重使用绿色清洁的方法对煤进行转化,因此现代煤化工项目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一个现代煤化工项目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多方面人力与物力的支持,其中,设计煤质数据是其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性支撑,设计煤质数据的准确性将会深刻影响到相关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几种现代煤化工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现状,探讨了现代煤化工的资源消耗、CO2排放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同时,分析了现代煤化工产能增长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结论认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对石油化工的有益补充,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现代煤化工取得快速发展,但总体来说产业发展之路仍在探索之中,需要深入研究、稳步试点、慎重推广。随着我国现代煤化工产能不断释放,其与石油化工的竞争逐渐凸显,石化企业应注重创新驱动,发挥产品差异化优势,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与现代煤化工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0.
高实泰 《煤化工》2012,40(5):34-37
分析了我国能源存量、消费结构、石油短缺、国际油价上涨以及国家能源安全等问题,探讨了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煤制油)产业的必然性;从自主研发的现代煤化工(煤制油)技术建成投产的国家示范工程成果出发,分析了我国发展现代煤化工(煤制油)有利条件和优势;结合我国资源现状、环保压力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分析了发展现代煤化工(煤制油)产业的瓶颈制约因素;根据现代煤化工(煤制油)产业特点和国际发展趋势,提出煤化工(煤制油)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闫国春  温亮  张华 《化工进展》2022,41(12):6201-6212
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拓宽石化原料渠道有着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从原料特性、工艺技术及产品特性、成本竞争力、项目布局和规模、水耗、能耗、“三废”排放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指出与炼油和石化产业相比,现阶段现代煤化工产业仍以单项技术示范为主,多数产品存在交叉和重叠,且同类产品的水耗、能耗、碳排放更高,但在生产特种燃料、高碳低氢化学品、高碳高氧化学品等更符合煤炭原料组成结构和煤化学反应特性产品方面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双碳”目标下,现代煤化工产业应加快从“替代石化产品”的高碳排放产业向“发挥煤炭原料特性”的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化差异化产品体系,坚持清洁低碳化生产,推进与清洁低碳能源、石油化工等多产业的耦合协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煤、油、化、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基地,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钱伯章 《化学工业》2014,32(10):27-32
介绍我国现代煤化工进展现状和政府发展新型煤化工的政策.指出当前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已呈过热趋势,必须加强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张媛媛  王永刚  田亚峻 《化工进展》2016,35(12):4060-4064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几种典型煤化工过程中的CO2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科学比较现代煤化工过程的CO2排放量。对于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煤基化学品而言,使用单位热值CO2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并不合适。基于煤基燃料产品和化学品的不同特点,结合我国碳排放强度的控制目标,本文探索采用单位产值CO2排放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CO2排放量作为补充指标,用以比较研究不同现代煤化工过程的低碳水平和碳排放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比较现代煤化工过程的CO2排放量,得到的结果不同。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的吨产品CO2排放量虽然较低,分别为3.85t和5.0t,但单位热值CO2排放量较高,分别为0.159t/GJ和0.160t/GJ。在80美元/bbl和40美元/bbl的原油价格体系下,煤制天然气和煤制甲醇的单位产值和单位工业增加值CO2排放量均高于其他现代煤化工产品。  相似文献   

14.
李学民 《广东化工》2010,37(3):2-3,11
文章介绍了山西省阳城县经济结构特点和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和技术现状,分析了阳城县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必要性,提出了先行发展煤制甲醇方向的煤化工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并逐步形成煤-甲醇-烯烃、煤-甲醇-醋酸、煤-煤焦-电石三条现代煤化工产业链,以实现阳城县"煤炭经济"的彻底转型和产业结构模式的多元化,使阳城县经济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煤化工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代煤化工的发展符合我国油、气短缺,煤炭相对丰富的国情。分析了国家相关煤化工产业政策,综述了煤气化、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甲醇、甲醇制烯烃等煤化工领域的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尽管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但总体来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现代煤化工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仍然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杨西  刘宝勇 《上海化工》2014,39(9):27-30
在我国发展煤化工是缓解能源供应危机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正积极从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型,但现代煤化工仍处于起步阶段,认清煤化工在国内发展的特点并加以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分析了煤化工在国内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环境保护、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发展煤化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勇 《化工进展》2014,33(4):855-860
从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是大型能源企业的内生性需求角度,提出现代煤化工产业有望成为能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现代煤化工符合国家能源战略、有利于企业减轻环保压力、提升能源转化效率、降低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同时提出布局现代煤化工产业必须审慎面对如下问题,如化工生产经验、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投资风险、产能面临过剩等,并提出了相应建议,认为有条件的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在具体操作中必须认真研究、审慎布局,加强煤化工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加强对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认清投资风险量力而行、项目决策要建立在产品论证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陈毅烈 《广州化工》2014,(18):45-46
煤气化作为煤化工的核心技术,是清洁煤技术转化的龙头,是发展煤基液体燃料合成,先进的IGCC发电,多联产系统,制氢,燃料电池,直接还原炼铁等过程工业的基础,被公认为最清洁的煤化工转化利用技术,在我国多煤少油的国情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我国已工业化的各种煤气化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得出气流床煤气化技术更适应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