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纳米颗粒的物理、化学和添加分散剂三种分散方法,分析了不同分散方法的工艺条件和操作难易程度,探讨了分散效果的差异产生原因,并且讨论了分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纳米颗粒分散方法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纳米分散颗粒和一维晶须材料性能优越、用途广泛,是近年研究热点。液相法尤其是水热法因具有过程简单和能耗低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制备纳米材料。首先介绍了近年来水热技术在纳米分散颗粒制备中的进展,包括超临界水热法、连续水热法以及水热改性法,并分析了其实现纳米颗粒粒径及分散性控制的原理。然后介绍了两种水热制备晶须材料的新思路,包括水热重结晶法和离子诱导-结构重整法,阐述了其实现晶须定向生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水热法制备纳米分散颗粒和晶须材料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兰  王靖 《化工学报》2014,65(7):2638-2644
纳米分散颗粒和一维晶须材料性能优越、用途广泛,是近年研究热点。液相法尤其是水热法因具有过程简单和能耗低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制备纳米材料。首先介绍了近年来水热技术在纳米分散颗粒制备中的进展,包括超临界水热法、连续水热法以及水热改性法,并分析了其实现纳米颗粒粒径及分散性控制的原理。然后介绍了两种水热制备晶须材料的新思路,包括水热重结晶法和离子诱导-结构重整法,阐述了其实现晶须定向生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清华大学与山东海泽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实现了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可控制备纳米碳酸钙工业应用。应用该项新技术所制备的纳米碳酸钙粒径分布窄,能耗低,二氧化碳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该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分析了纳米颗粒团聚形成的原因,阐述了研究纳米颗粒分散的意义,着重介绍了物理分散和化学分散技术研究进展,指出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发展方向是设计高效分散机械,以提高有效分散体积和能量利用率;合成性能优异的超分散剂及研究不同的混合分散剂,以提高分散后的粒子稳定性,最终提高分散效果;加强纳米颗粒分散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其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为纳米颗粒分散及分散剂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并开发新的适合纳米材料制备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以硝酸汞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高分散的硫化汞(HgS)纳米颗粒,并通过TEM、XRD、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有利于提高HgS纳米颗粒的结晶性能;所制备的HgS为立方结构的β-HgS纳米颗粒,颗粒粒径小,平均粒径约为11.5nm,粒径分布范围窄,分散性能好,纯度高。  相似文献   

7.
SiC和Si3N4纳米颗粒分散中的介质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水和乙醇为介质分别对纳米SiC和Si3N4进行分散实验,以聚乙二醇和两种分子量不同的聚甲基丙烯酸铵(PMAA-NH4)作分散剂,通过沉降实验,研究纳米颗粒的分散效果和介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冯浩  马旭 《山东化工》2023,(20):129-132
硫化汞是环境中汞的“汇”和潜在“源”,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重要汞形态。硫化汞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的生物可利用性,可被微生物吸收并甲基化生成剧毒甲基汞,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文章总结了硫化汞纳米颗粒表征和定量方法,为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膜分散机理及传质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采用小型膜分散反应器进行纳米颗粒的制备,以二氧化锆纳米颗粒的制备为例,对此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颗粒粒度小,在10~30 nm之间,且粒度分布窄,分散性好,球形度高.颗粒粒径随体系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分散相浓度增大有一最大值.同时该方法能耗低,易于控制,并可进行连续操作,是一种很好的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镀溶液中纳米颗粒的分散是复合镀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10000为分散剂,对镀镍溶液中的SiO2纳米颗粒进行改性.通过沉降实验对表面改性后的SiO2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10000在悬浮液中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g/L和1.5g/L时,SiO2纳米颗粒能够均匀悬浮,稳定分散.  相似文献   

11.
固体颗粒的分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荣玉 《山西化工》2008,28(1):32-36
分析了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过程,综述了颗粒在液相中的分散原理和分散方法,介绍了几种颗粒分散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丝素蛋白为原料,以六氟异丙醇为溶剂,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SEDS)工艺制备了丝素纳米颗粒。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压力、溶液浓度、溶液流速和CO2流速等因素对丝素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分布的影响,并通过Zeta电位、HS-GC、FTIR、XRD和DSC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丝素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动态激光光散射仪检测结果表明:随压力、溶液浓度和流速的增大,丝素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增大;随CO2流速的增大,丝素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减小,最小达到298nm。丝素纳米颗粒Zeta电位为?39mV。HS-GC表明丝素纳米颗粒有机溶剂残留量为20μg/L。FTIR表明经SEDS工艺处理后丝素化学结构和官能团不会发生变化。XRD和DSC显示经SEDS工艺处理后丝素内部分子结构发生重排,由无规则卷曲向β折叠转换。  相似文献   

13.
TDI/TiO_2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有机包覆法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TiO2纳米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质量损失分析(TGA)、静态接触角(CA)、透射电镜(TEM)及分散性实验等手段对纳米TiO2和TDI/TiO2纳米杂化粒子进行分析和表征。红外光谱和热质量损失分析显示,TDI以物理吸附和化学键合的方式存在于纳米TiO2的表面,并形成了有机包覆层。经计算,每nm2约有4.0个羟基参与化学反应,化学包覆率达57.97%。静态接触角数值表明,TDI/TiO2纳米杂化粒子具有很强的疏水性能,与水的接触角达147°。分散性实验显示,TDI/TiO2纳米杂化粒子在基础润滑油中分散稳定,静置20 d未出现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4.
李朝  王帅 《广东化工》2012,39(14):15-17,19
文章以简单立方体堆积模型作为纳米颗粒在分散体系中的分散模型,分析了纳米颗粒的体积百分含量和质量百分含量与纳米颗粒的颗粒间距离和粒径的关系,制备了1 wt%,2 wt%,10 wt%的纳米CaCO3悬浮液。透射电镜显示纳米CaCO3分散均匀,未出现团聚。模型及实验结果表明颗粒间距离为粒径的2-3倍时,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并保持稳定。对于平均粒径为40 nm的纳米CaCO3,悬浮液的最佳质量百分含量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膜分散微反应器利用微孔膜作为分散介质,分散相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膜孔均匀分布在连续相中,由于混合尺度很小,可以达到毫秒级快速均匀混合,非常适合于快反应的纳米颗粒制备工艺.以碳酸钠和硫酸锌的水溶液为原料,在膜分散微反应器内直接沉淀反应,制备了纳米碱式碳酸锌颗粒,再通过焙烧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研究了焙烧温度、反应物浓度、两相流量等因素对颗粒粒径的影响规律,使用XRD、TEM、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纳米颗粒的过程能耗低,易于控制,可进行连续操作,后处理过程也较简便.  相似文献   

16.
Grace 《上海化工》2014,(7):31-31
<正>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最新一代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 NS300自面世以来深受好评。该多功能仪器采用杰出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配备全新的增强型荧光检测能力,为从事纳米颗粒表征的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解决方案。迄今,在全球已有超过700个用户贡献了1 000篇以上第三方NanoSight应用文献。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始终致  相似文献   

17.
将酸化石墨烯、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通过超声离心等物理方法合成碳纳米管/石墨烯杂化材料以及用化学多步法合成碳纳米管/石墨烯杂化材料,按照0.1 mg/m L分别分散于四氢呋喃溶剂中超声72 h制备碳纳米材料的分散液,并将分散液静置24 h。通过紫外光谱证明所用碳纳米杂化材料已成功合成,同时通过紫外光谱、显微镜扫描和沉淀实验表征碳纳米材料的分散性及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相比于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物理法合成碳纳米管/石墨烯杂化材料,化学多步法合成的碳纳米管/石墨烯杂化材料具备更优异的分散性及分散稳定性,这要归因于分散好的碳纳米管先与聚丙烯酰氯反应,以初步抑制碳纳米管的团聚,其次将其再与石墨烯反应,这样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就通过聚丙烯酰氯连接在一起,构建出三维结构,抑制碳纳米管的重新团聚和石墨烯片层的叠加。  相似文献   

18.
在确保PH不变的情况下,借助共沉淀法对二元、三元及四元水滑石类插层材料(LDHs)进行合成,并基于此,在MgAI-CO3 LDHs层板内融入CNTs,将LDH-aCNTs杂化纳米粒子的3D化变为了现实。针对LDH-aCNTs性能、结构,运用多样化的表征方式进行评价,包括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以期使CNTs的团聚受到LDH-aCNTs的有效抑制,从而使CNTs、LDHs二者的分散性均得到改善,使聚合物基体在力学性能方面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水和乙醇为介质分别对纳米 SiC和 Si_3N_4进行分散实验,以聚乙二醇和两种分子量不同的聚甲基丙烯酸铵 (PMAA- NH4)作分散剂,通过沉降实验,研究纳米颗粒的分散效果和介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芳  赵学增  王伟杰 《化工学报》2008,59(3):766-772
提出了一种聚合物中纳米粒子气泡膨胀分散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制备了环氧树脂/SiO2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将纳米粒子团聚体和压缩气体一同注射到聚合物熔体(溶液)中,形成内含纳米粒子的微气泡,并利用气泡急速膨胀时引起的高速拉伸作用实现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均匀分散。在对分散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对其分散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气泡膨胀分散法制备的环氧树脂/SiO2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透射电镜(TEM)分析和DSC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SiO2粒子粒径在15~30 nm之间,其玻璃化温度比高速搅拌法制备的对比样品高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