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在短期内对大鼠肝脏脂质组成及脂代谢的影响,选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MLCT组)、中链甘油三酯组(MCT组)、高油酸菜籽油组(HORO组),每日以1g/100g体重的剂量灌胃相应脂质2周。结果显示:与HORO组相比,MLCT显著降低大鼠血浆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且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MLCT显著抑制大鼠肝脏质量的增加,降低肝脏中TC、TG含量,使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比值显著性升高。各组大鼠肝脏中甘油三酯、磷脂(PL)的脂肪酸组成变化显著,说明摄入不同脂质可导致肝脏脂肪酸组成的改变。MCT组大鼠肝脏中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环磷酸腺苷(cAMP)和蛋白激酶A(PKA)水平最高,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水平最低。相反,HORO组的HSL、cAMP和PKA水平最低,而ATGL水平最高。MLCT组上述脂质代谢相关酶水平均介于MCT、HORO组之间,且均高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MLCT在2周内可有效改善大鼠体内脂质代谢,提高肝脏中脂质代谢的效率,从而降低脂代谢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摄食不同来源磷脂对大鼠脂质代谢及其脑内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大豆油对照组(添加9%)、牛乳磷脂组(添加5%)、大豆磷脂组(添加5%)、蛋黄磷脂组(添加5%),喂食3周。检测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及肝脏TC、TG、磷脂(PL)的含量,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脑内磷脂脂肪酸的组成变化。结果显示:与大豆油对照组相比,3种磷脂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大鼠体重、脏器指数,蛋黄磷脂效果显著;3种磷脂不同程度降低了血清TC、TG和FFA含量,牛乳磷脂降低血清FFA显著,大豆磷脂降低血清TC、TG显著,蛋黄磷脂降低FFA显著,大豆磷脂显著提升了血清HDL-C含量;3种磷脂不同程度降低了肝脏TC、TG、PL含量,牛乳磷脂与大豆磷脂降低肝脏TG、TC显著,而蛋黄磷脂降低肝脏TG显著;3种磷脂对脑内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各不相同,牛乳磷脂显著提高了脑内磷脂饱和脂肪酸含量,而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提高了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研究表明,3种磷脂均有降血脂、肝脂作用,以大豆磷脂作用尤为明显,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的益智作用可能优于牛乳磷脂。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淡水鱼鲢鱼和鳙鱼在冰藏过程中鲜度的变化鲜度评定指标TVB-N和K值以及鱼肉风味质量指标RI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鲢鱼和鳙鱼的冰藏期低于5天时,肌肉中的TVB-N值均在10.5mg%以下,而后趋于缓慢增长状态,即使冰藏期达到17天,其TVB-N值仍维持在16mg%的水平,仅当冰藏期超过17天后,肌肉中的TVB-N值方明显上升。根据鲢鱼和鳙鱼的鲜度等级评定标准,符合新鲜鱼级标准的冰藏期,鲢鱼为7天,鳙鱼为11天,次鲜鱼级标准的冰藏期,鲢鱼和鳙鱼均为17天~18天。K值在冰藏过程中,随冰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两者呈线性相关,当以K值作为鲜度评定指标时,相当于新鲜鱼等级(TVB-N15mg%)时的K时为50%,则鲢鱼和鳙鱼的冰藏则均在8天左右,两片无明显差异。在冰藏过程中,K值的增长速率,鲢鱼高于鳙鱼。以鱼体肌肉中IMP含量为基础,评定鱼体肌肉风味质量为RI值,从冰藏开始至第二天时,不论鲢鱼或鳙鱼均有明显长,增长率鲢鱼大于鳙鱼。而后随冰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当RI值为50%时的冰藏时间,鲢鱼为10天.鳙鱼为9天。试验结果表明,鲜度指标TVB-N值不能衡量在冰藏初期的鱼体因酶的作用引起鲜度的变化。以K值作为评定鲢鱼和鳙鱼的鲜度指标要优于TVB-N值。此外,RI值与K值的变化,根据数理统计计算结果,两者呈非常显著的线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冻藏(—18℃)条件下南极磷虾脂质品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脂质提取率、甘油三酯(TG)含量、胆固醇(TC)含量、磷脂(PL)含量、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虾青素含量、过氧化值(POV)、茴香胺值(A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等为衡量指标评价冻藏过程中南极磷虾脂质品质的变化。结果:贮藏90 d,南极磷虾中脂质提取率、TG含量、TC含量和PL含量分别由4.79%、34.2%、2.08%、31.1%降低至4.29%、27.8%、1.68%、19.6%,FFA含量由14.5%升高至38.0%;POV值、AV值显著升高,TB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虾青素含量由389.2μg/g降低至326.5μg/g,变化显著(P0.05)。结论:在—18℃冻藏条件下,南极磷虾脂质仍存在较大程度的水解及氧化变化。因此,加快高效贮运技术的开发将是实现南极磷虾资源高值化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咸干鲅鱼自然风干过程中脂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咸干鲅鱼风干加工过程中脂质变化情况,以青岛传统咸干鲅鱼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鲜鱼和不同风干时间样品总脂含量、脂质组成、脂肪酸组成、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鲜鲅鱼总脂含量为34.96 g/100 g(干基计),在风干过程中变化不显著(P>0.05);与鲜鲅鱼相比,风干鲅鱼脂质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甘油三酯和磷脂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胆固醇含量相对稳定。脂肪酸组成在加工过程总体变化较小,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在干制阶段有所减少。咸干鲅鱼风干加工过程中,POV、AV、TBARs值均呈上升趋势。咸干鲅鱼的风干加工过程会影响其脂质组分的相对含量,同时引起脂质的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与中国人乳脂脂质组成高相似的天然人乳替代脂,分析比较了3种鱼油(金鲳鱼油、银鲳鱼油和巴沙鱼油)的总脂肪酸、sn-2位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金鲳鱼油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93%、25.61%和26.52%,其中sn-2位棕榈酸的含量为39.71%,占总棕榈酸比例为53.10%;在3种鱼油中,金鲳鱼油总脂肪酸组成最接近中国人乳脂;甘油三酯组成分析结果证实,金鲳鱼油中富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24.36%),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鱼油,且其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含量(16.79%)接近报道的中国人乳脂的平均含量(15.84%)。因此,金鲳鱼油是理想的中国婴儿配方奶粉专用油脂基料油,在人乳替代脂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5 种脂质来源婴儿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 powder,IFP)与母乳(human milk,HM)在甘油酯组成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脂肪来源的IFP与HM在脂肪组成、组分比例上有显著差异,HM中甘油二酯(diglyceride,DG)相对含量高达(7.84±0.57)%,显著高于IFP的最高对应值(1.26±0.22)%(P<0.05),其中DG(18∶2/18∶2)和DG(18∶1/18∶1)是HM中含量最高的DG种类,二者共占HM总DG的80%以上;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组成上,虽目前IFP已添加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成分,但TG(16∶0/18∶1/18∶1)相对含量(最高(6.70±0.19)%)仍显著低于HM对应值((7.92±0.58)%)(P<0.05),同时,IFP中TG(16∶1/17∶2/22∶6)相对含量最低为(3.68±0.67)%,显著高于HM(0.02±0.01)%(P<0.05),这说明IFP中C22∶6的主要存在形式与HM不同。虽然目前IFP在主要脂肪酸组成上接近HM,但其在脂肪酸的存在形式上仍与HM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5种淡水鱼肉的质构特性及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分析鱼体体质量和季节对鱼肌肉组织特性的影响,以及质构特性与基本营养成分的关系,以湖北最常见的5种淡水鱼(草鱼、鲫鱼、鲢鱼、鲤鱼、武昌鱼)为对象,对其基本营养成分和质构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5种淡水鱼肌肉硬度大小为:草鱼>鲤鱼>鲫鱼>武昌鱼>鲢鱼,随季节不同肌肉硬度值有所增减。随着鱼体的生长,体质量的增加,肌肉硬度、弹性、胶着度和咀嚼度均有增加,与水分含量呈负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春季鱼的肌肉质构指标值大于夏季和冬季。对7个质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62%,其中硬度和弹性是影响鱼肉质构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相萃取法(SPE)对中华绒螯蟹性腺脂质中的甘油三酯和磷脂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棒状薄层色谱仪(TLC/FID)对纯化得到的脂质成分进行纯度鉴定,用气相色谱仪(GC)分别对蒸制前后的中华绒螯蟹性腺脂质中甘油三酯和磷脂的脂肪酸组成与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纯化得到的甘油三酯纯度为98.29%,磷脂纯度为98.40%。雄蟹性腺中甘油三酯、磷脂含量分别为36.54%,1.99%;雌蟹性腺中分别为22.13%,4.71%;蒸制后甘油三酯、磷脂含量均有下降,且磷脂含量呈显著性下降。蒸制后性腺甘油三酯的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大,而磷脂的脂肪酸含量明显降低,特别是磷脂中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如C_(18:2n6c)、C_(18:3n3)、C_(20:4n6)、C_(20:5n3(和C_(22:6n3)呈极显著性下降,与蟹中醛类等关键挥发物质的形成呈正相关性。本结果为解析河蟹脂类来源关键香气物质的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再酯化甘油三酯(rTG)型鱼油是甘油三酯(TG)、甘油二酯(DG)、甘油一酯(MG)和乙酯(EE)的混合物。为了解rTG型鱼油不同结构酯的组成及其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了来自国内外10个厂家的18个批次rTG型鱼油中不同结构油脂的含量,与天然TG型鱼油和EE型鱼油进行比较,并考察了TG含量对rTG型鱼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TG型鱼油中TG含量在52.17%~94.80%,其中只有4个批次样品高于90%,偏甘酯含量在4.96%~38.97%,EE含量在0.28%~13.10%,其中有7个批次样品EE含量超过了5%,不符合欧洲药典(EP10.3)要求;天然TG型鱼油的TG含量在97%以上,EE型鱼油的EE含量在99%以上;与TG含量低(64.09%)的rTG型鱼油产品相比,TG含量高(90.80%)的rTG型鱼油产品酸值和过氧化值相对原料变化较小;加速氧化过程中,TG含量高的rTG型鱼油产品的酸值稳定,但TG含量低的rTG型鱼油产品酸值明显增高。rTG型鱼油产品的稳定性可能与TG含量有关,TG含量高的rTG型鱼油的稳定性比TG含量低的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