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目前数字图像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小波空间特征谱熵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前后能量不变的原理,构造小波能量模式矩阵,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并求取了奇异值的特征谱熵作为图像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能够获得很高的图像正确识别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分块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人脸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解决人脸识别中的高维、小样本问题.方法 采用人脸图像的分块处理、奇异值分解压缩算法,降低特征维数,有效地解决了存储和传输中的数据压缩问题,运用基于聚类方法的RBF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人脸分类识别.结果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在人脸骨骼特征明显时具有较高的识别率,与基于整体人脸图像的识别效果相比,识别率提高了3%.结论 笔者提出的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学习效率和识别精度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PCA方法所提取的特征分类效果较差,而LDA方法通常不能直接应用于图像特征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C-LDA的交通标志形状特征识别方法.通过对交通标志图像进行归一化和二值化处理,得到交通标志形状特征.将PCA方法与LDA方法相结合用于交通标志二值图像特征提取,可以得到既有最佳描述性又有最佳分类效果的PC-LDA特征子空间.利用标准交通标志图像数据库进行验证,并采用最小距离分类器对所提取的特征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维数约减,提高了交通标志识别率.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奇异值和遗传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进行改进的奇异值特征提取.应用遗传算法并行搜索选择满足最小类间欧式距离的类别特征.最后运用选择特征子集来训练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及平均检测时间均优于普通方法.  相似文献   

5.
传统运动识别技术多以传感器位置固定为前提进行识别,但当传感器放置位置或握持方式发生变化时运动识别率会受到相应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传感器的握持方式判断及运动状态识别方法,解决了传感器随放置位置不同影响运动识别率的缺点。该方法首先通过传感器对设备握持方式进行判断,使用不同握持方式下的三轴加速度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多层小波变换得到各层高频和低频部分,对其进行组合形成初级特征,用奇异值分解对初级特征进行降维得到最终特征,使用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SVM) 对特征分类,进而判断不同握持方式下的不同运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运动方式下的平均识别率为93%。  相似文献   

6.
传统SAR变化检测使用单一描述来提取多时相SAR图像间的变化信息,没有充分挖掘图像中的多特征信息,导致复杂变化场景下算法检测精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种特征融合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多时相SAR图像输电走廊区域进行多种特征提取,并选取合适SAR变化检测的特征,然后在多时相SAR图像中计算每种特征对应的差异图,最后从图像融合的角度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证据推理理论(DST)对这些多特征对应的差异图进行融合并提取最终的变化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为满意的变化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手背静脉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尺度编码组合的手背静脉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下采样和小波分解获取多尺度下的手背静脉图像,然后采用中心对称的局部二值模式(CSLBP)提取图像的特征,再次对提取的特征采用深层模型—限制玻尔兹曼机(RBM)逐层训练,最后采用多尺度编码组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识别率.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较传统的PCA、LBP算法识别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多频极化SAR图像不同的波段和极化方向上存在着冗余信息和相干斑噪声。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核主分量分析(KPCA)的多频率多极化SAR图像信息压缩和抑噪方法。KPCA通过利用"核技巧",对线性PCA进行了非线性的推广。对NASA/JPL 3个波段的多极化SAR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线性PCA,KPCA具有更好的信息提取、压缩和噪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SAR图像目标识别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SAR图像预处理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阈值分割、形态学滤波及几何聚类处理获得干净平滑的目标图像,再采用幂变换来增强图像质量,然后提取图像的主分量分析(PCA)、二维主分量分析(2DPCA)特征来进行识别.基于美国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MSTAR)计划录取的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结合上述预处理,PCA,2DPCA的识别性能均可达到96.5%以上.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细粒度车型识别图像分类因存在冗余特征而导致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与中心度量的细粒度车型识别算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卷积神经网络,对全连接层的权重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后重新赋值并微调,可以去除具有相关性的冗余特征,学习到细粒度级别的区分性特征;其次,提出一种学习不同特征的融合损失方法,将中心距离损失和分类损失进行加权融合,使得学习的特征类内之间的距离更小。实验表明,该方法使用 Residual Network(ResNet)框架在Cars-196细粒度车型数据集上测试,准确率能够达到93.02%,优于目前表现较好的双线性和注意力模型。扩展实验证明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网络框架。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证实核主成分分析在特征提取中的优越性,利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以主成分分析和核主成分分析作为特征提取的工具,以分类器的分类性能作为方案优劣的评判标准设计了六种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对特征选择后的数据集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核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提取,可将数据投影到一个更低维的特征空间,实现数据维数的约简和分类器性能的提高。同时还发现,在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的能力上,核主成分分析优于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人脸识别技术中存在的高维问题、小样本问题和非线性问题展开研究.围绕人脸特征提取,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和Fisher线性鉴别来克服在人脸识别中的小样本问题,同时将人脸图像从高维空间映射到低维空间从而解决了高维问题;在分类识别方面,采用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功能的RBF神经网络进行模式分类,能够解决人脸识别中的非线性问题.在ORL人脸数据库上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进行人脸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维小样本数据特征提取问题,通过融合主成份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提出一种鉴别主成份分析方法。通过对PCA主成份进行单个线性判别,选择主要反应类间差异的主成份来构造特征空间。对yeast和NCI基因表达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降维的同时能获得较好的判别特征,且能避免线性判别分析方法的奇异性。在子空间的聚类识别率相比PCA提高了20%以上,且具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说明了用该方法对高维小样本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针对受损图像(元素丢失)的图像配准方法。利用矩阵填充技术将受损图像的丢失元素恢复,然后将主元分析法(PCA)应用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中进行图像的配准。针对SIFT算法采用128维特征向量表示特征点,存储空间、匹配时间与特征点数量成正比,文本采用主元分析法对多维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以提高运算效率;并采用高斯加权欧氏距离代替欧氏距离进行特征点的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准确率和匹配速度,针对受损图像配准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应用在基于内容的图像与视频检索等机器视觉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一种改进的SIFT—PCA算法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IFT算法(尺度不变特征)提取出的图像特征点向量维数较多造成计算量较大、检索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SIFT和改进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相结合的SIFT—PCA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SIFT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向量,然后利用改进的PCA算法把特征点向量变换到另一个空间,得到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参数,实现对特征点向量的降维。此算法在保证原SIFT算法鲁棒性的同时减少了计算量,增强了实时性。实验结果说明了该算法具有尺度、平移、旋转、光照不变性,在图像检索中应用切实可行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二阶统计特性的主分量分解(PCA)和基于高阶统计特性的独立成分分析(ICA)是盲源分离信号处理中两种最为典型的方法.针对多通道脑磁信号的消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CA与ICA相结合的信号消噪新算法.首先通过对脑磁信号进行主分量分解来降低信号维数,去掉其中包含的冗余成分,使计算时间缩短到原来的10%;进而利用自适应最大熵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二次分解,提取出脑磁信号中含有的干扰分量,使信噪比从10dB提高到80dB,达到对信号进行消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采用概率主成分分析的车牌提取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纹理分析的图像分割算法,适合于彩色及灰度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提取图像中的车牌。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特征级融合提出一种基于PCA-CCA的融合方法.分别提取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特征,由于当特征维数较高时,基于CCA方法的目标函数会面临协方差矩阵奇异的问题,无法进行求解,因此首先利用PCA方法进行降维,然后在低维空间中利用CCA方法求解融合特征.通过实验证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融合特征,并且识别效果高于单一的CCA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核方法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等领域,但其存在着特征抽取效率和样本集的大小成反比的瓶颈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值逼近的方法确定虚拟样本矢量,以此代替训练样本,提高KPCA(Kerne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特征抽取效率.在确定虚拟样本矢量时,只需将样本矢量的初值设定为随机变量,算法实现简单、高效.在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优于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