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是60年代末建立起来的化工企业,生产单位多,工艺流程复杂,原有的计量仪表都是分散的、独立的、计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由人工完成,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差,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厂于1995年初对第一氮肥厂计量仪表进行了改造,根据全厂计量仪表的分丰情况,选择了13个仪表控制室作为计量数据集中采集点,除保留少数的二次仪表2(测液氨的质量流量计和过热蒸汽二次表)外,去掉其余的流量二次表,保留现场一次变送表,使用研华公司生产ADAM-4017模块采集流量信号,流量信号经过通令电缆传到计量数据的采集、组态、显示、计算和报表打印,以及与总厂调度微机联网等,为我厂生产决策、实现最佳调度提供实时数据。  相似文献   

2.
圆柱壳开孔结构应力分析试验中需要进行力及位移的测量,提出一种应用于该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VB的MSComm控件来实现与研华公司ADAM-5000模块之间的通讯。通过试验证实该系统能准确地进行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而且利用高级编程语言使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控制也更加灵活方便,值得在数据采集试验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双螺杆挤出机控制系统中一种全新的通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了37块欧姆龙E5EC温控表和5台西门子G120变频器,通过使用欧姆龙PLC的RS-485通讯模块结合MODBUS-RTU通讯协议以及欧姆龙协议宏,实现了与众多外围设备间的通讯。在外围设备较多的情况下,通讯刷新速度小于2 s。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挤出机控制系统快速,便捷的通讯,大大节省了安装成本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据采集系统的广泛应用,通常由单片机构成的应用系统常需要与PC机之间交换数据,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讯功能,以充分发挥PC和单片机之间的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优势。但常用的RS-232协议在某些场合下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如在长距离传输时,传输信号易受外界的干扰。本文设计一种硬件电路。利用RS-232和RS-485接口芯片,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远程通讯。  相似文献   

5.
郝成  王建民 《水泥》2002,(6):61-63
水泥行业对微机配料系统的要求是:能适应恶劣的现场环境,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计量准确,有数据加工处理能力,易于维修,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工业现场总线的新型微机配料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微机配料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微机配料控制系统由配料控制计算机和电气控制柜2个基本部分组成,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图1微机配制系统结构示意配料控制计算机通过RS485通讯接口和电气控制柜内的远端数据采集模块进行通讯,RS485也是一种简单的工业现场总线标准,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可扩展性,在微机…  相似文献   

6.
单片机与PLC之间的串行通信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工业自动控制中,单片机与PLC的远距离通信是一个难点与热点问题。本文设计了S7-200PLC与PIC16F877单片机实现远距离串行通信的硬件连接和软件实现方法。本文采用了MAX485E芯片进行TTL电平与差分信号之间的转换,使用RS-485端口和半双工模式进行通信。最后通过异或校验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核对,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验证明,该方法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与PLC的远距离通信,并且具有开发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梁秀霞  张建  肖娜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1,38(11):1371-1373,1376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GPRS的远程无线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ARM7TDMI-S处理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作为系统运行平台,通过485总线将现场数据采集至监控终端,使用GPRS模块实现了数据监控终端与上位监控终端的远程实时通讯.  相似文献   

8.
以实现港务车间现场流量计信号分别进入储运车间和港务PLC系统为例,介绍了两种非OPC传输RS485信号多系统显示方法,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温度仪表是众多仪表中的一个分支,常见的温度仪表有温度计,温度记录仪,温度送变器等。本文讲述的是ERO温控表通过Prosoft 485模块与Control Logix控制系统的Modbus通讯,并经由Control Logix控制系统的以太网模块得以实现与工业以太网的通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FS系列在线张力传感器RS-422数字输出信号接口的研究,设计开发了PLC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系统采用CP341串口通信模块和ASCII通信协议,实现对多台张力传感器的实时数据采集,并辅以组态软件实现数据监控。实际投运结果证实该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都达到了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