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保持某选厂原有工艺流程及设备不变的条件下,对含铜浮选尾矿氰化吸附进行试验研究。通过不同炭密度条件下的标准炭浸试验结果,绘制吸附平衡等温线计算理论底炭量。通过炭浸吸附试验,模拟因回水方式导致溶液中不同铜浓度对金、铜浸出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溶液中铜的含量不太高, 同时能保持足够的自由CN-,则即使不将吸附贫液除铜,使用活性炭吸附也可以获得良好的金吸附结果。高铜载金炭先脱除铜后再进入解吸、电积工序。研究结果为工业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湖南某难选铅锌矿的矿石性质,采用脱碳-铅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对其进行了分选试验研究,考察了脱碳对铅锌浮选的影响,探索了铅优先浮选时锌的组合抑制剂以及铅捕收剂的最佳药剂制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闭路试验获得铅精矿含铅68.83%,回收率81.17%;锌精矿含锌46.10%,精矿回收率69.02%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某尾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根据尾矿的矿石性质,确定了尾矿综合利用工艺流程,获得了全铁66.84%铁精矿;含硫38.56%的硫精矿及填充剂和建材产品.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矿试验,确定了较优的选别工艺为先氰化后浮选,考察了磨矿细度、石灰用量、氰化钠用量、氰化时间、捕收剂用量等条件对选金回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金的回收率可达76.94%,选别工艺适应该性质矿石,工艺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5.
某难选铅锌矿石浮选分离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难选铅锌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小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铅循环中采用Bx SN—9^#组合捕收剂、石灰 ZL—01组合抑制剂,在锌循环中采用捕收剂磁处理浮选技术等措施,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难选矿的浮选分离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取代某铅锌矿铅锌高碱浮选工艺,对该含铅3.26%、锌3.54%、银74g/t、金0.16g/t的原矿进行了无碱浮选工艺选矿试验研究。采用“优先浮铅—浮锌”工艺,以调整剂HQD82、捕收剂HQ77优先选铅;然后以调整剂HQD52、捕收剂HQ66及常规活化剂硫酸铜选锌,获得的铅精矿中铅品位64.26%、铅回收率93.16%,伴生银品位1371g/t、银回收率87.31%,伴生金品位1.06g/t、金回收率43.19%;锌精矿中锌品位56.42%、锌回收率93.25%、伴生银品位130g/t,银回收率10.28%。  相似文献   

7.
我国含银矿物多伴生于有色金属矿中,其白银储量占总储量的绝大部分。银矿物一般嵌布粒度较细,与黄铁矿、脉石等矿物关系密切,其可浮性差,浮游速度慢。含银有色金属矿物的最佳选别条件(诸如,磨矿细度、药剂制度、浮选时间等)并非是选收银的最佳条件,从而导致银在锌精矿、硫精矿及尾矿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选厂的矿石性质、细泥生产工艺及现状。针对细泥生产工艺以重选为主,选矿回收率较低的问题,进行了细泥浮选尾矿的试验研究。根据细泥浮选尾矿离心机试验、磁选-重选联合流程及摇床试验的三种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高梯度磁选机粗选-快速微细摇床精选为细泥浮选尾矿钨回收工艺流程改造方案。该方案实施后,细泥钨精矿品位由19.07%提高到30.26%,作业回收率由15.60%提高到54.35%,每年增收细泥钨金属量约7.7 t,年新增经济效益约12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对某选厂精尾开展二次浮选新工艺研究试验,利用斜板浓密机提升精选尾矿浓度,为精尾再次浮选提供合适的浮选浓度及后期的设备选型依据。该选厂精选尾矿浓度为8%~13%,使用并联两台100 m2斜板浓密机,进行条件试验及连续试验。结果表明:给矿量为8.5~8.85 m3/h、沉砂嘴型号为?10 mm、絮凝剂单耗为35 g/t时,能够达到溢流浓度低于1%,底流的浓度保持在20%以上。该试验结果可作为精尾浓缩设备选型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敏  陈树民 《钢铁钒钛》2021,42(2):109-116
某厂选钛车间回收工艺为强磁-重选(螺旋)工艺,由于螺旋选矿机对钛铁矿回收粒级的限制,现重选工艺流程对粗粒级钛铁矿回收较好,对细粒级钛铁矿及钛铁矿连生体回收较差,其钛回收率较低,选铁尾矿中钛回收率仅25.3%.为了有效回收钛资源,进行了强磁和浮选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经过进一步细磨,再经弱磁除铁后,得到-200目(74...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江西某钨矿山的黑钨尾矿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磨矿细度,捕收剂种类及用量,活化剂用量,抑制剂种类和用量等试验条件对选别指标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浮选条件试验,最终将药剂种类及用量确定为:抑制剂水玻璃 1.5 kg/t,组合捕收剂 GYB+GYR 200 g/t+200 g/t,活化剂硝酸铅 500 g/t.经闭路流程试验,从低品位黑钨尾矿中,获得了 WO3 品位为 27.43 %,WO3 回收率为 53.76 %的黑钨精矿.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难选氧硫混合型铜矿的特点,利用铜矿物之间可浮性的差异,采用“先硫后氧,先浮选易选氧化铜矿,再浮选难选氧化铜矿”的异步浮选的流程,对含铜3.99%的原矿,在条件优化试验的基础上,开展闭路试验,可以获得浮选硫化铜精矿含铜50.66%,铜回收率25.17%,氧化铜精矿含铜19.68%,回收率54.05%,浮选综合铜精矿回收率达到79.23%。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当前钨矿山面临困难情况下,西华山钨矿选矿厂的干部、工人,动脑筋、想办法,人人出谋献策,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迅速转产,改变经营机制。他们根据本厂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在原中矿加工工序的基础上转产加工铅锌矿的合理化建议。这项建议引起了厂矿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立即部署实施,组织技术力量攻关。在没有图纸和技术资料的情况下,该厂工程技术人员动脑筋、想办法、精心设计、自行施工安装,在有关工种通力协助下,克服了资金和材料备件短缺的困难,利用废旧材料安装好加工铅锌矿  相似文献   

14.
该矿通过多次工艺流程的改革、使铅、锌、硫精矿品位与回收率得到全面提高。特别是锌回收率由1972年的59.7%,提高到1981年的85.63%。同时相应地降低了药剂消耗和选矿成本,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提高锌硫浮选指标,笔者分析了锌硫浮选分离流程改革的状况及历年生产指标,并经对二个含硫品位不同的矿石进行的流程方案对比试验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锌,硫选别效果的工艺设想。  相似文献   

15.
某铅锌矿选矿尾矿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选矿尾矿的特性,采用高选择性的3ACH捕收剂、F—1抑制剂,回收了绢云母含量分别达96%和64%以上的一、二级绢云母产品。经应用试验表明:绢云母一级品在橡胶中的补强性能基本达到了沉淀法白炭黑水平,二级品也全面超过硅铝炭黑的补强性能。  相似文献   

16.
某铜铅锌矿选厂改扩建需将处理能力由400 kt/a提升为600 kt/a,针对该选厂厂房布置情况及选矿生产现状,本着尽量降低投资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及优化工艺流程的原则,对此选厂改扩建的可能方案进行探讨.最终选择了对选矿一期工程磨浮车间进行扩产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某选铁尾矿低碱度铜硫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选铁尾矿矿石性质,进行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后铜硫分离的选别工艺,以乙黄药+丁胺黑药为组合捕收剂,新型抑制剂DT-4与石灰为铜硫分离抑制剂,进行铜硫浮选试验,最终获得铜品位26.68%,回收率80.39%铜精矿;硫品位47.68%,回收率74.82% 硫精矿,实现了铜硫的分离及铜硫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8.
《黄金》2015,(11)
某银铅锌矿石主要有价元素为银、铅、锌。通过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及小型试验研究,确定了适合该矿石性质的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及最佳的工艺条件。优先浮选银铅再浮选锌的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铅精矿铅品位51.38%、铅回收率92.32%,银品位2 078.0 g/t、银回收率74.36%,锌精矿锌品位48.64%、锌回收率80.81%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某选厂采用硫酸活化脱硫,存在硫酸用量大、成本高、腐蚀设备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进行试验探索碳酸氢铵取代硫酸进活化脱硫的效果。在生产现场取出选锌尾矿作为试验样,进行碳酸氢铵活化脱硫试验,分别进行碳酸氢铵用量条件试验、丁黄药用量条件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开路试验和闭路试验。最终闭路试验获得良好试验指标:硫精矿铁和硫的品位分别达到31.95%和18.04%,铁和硫的回收率分别达到38.28%和74.12%;尾矿铁和硫的品位分别达到23.00%和2.81%。采用碳酸氢铵作为活化剂进行脱硫的效果优于现场采用硫酸活化脱硫的效果,且碳酸氢铵用量小、腐蚀性低,故从现场生产环境和成本方面考虑,建议选厂采用碳酸氢铵作为活化剂进行脱硫。  相似文献   

20.
针对攀西某选铁尾矿进行了钛铁矿浮选药剂优化试验研究,其TiO2品位为16.6%,主要矿物为钛铁矿、钛磁铁矿、辉石、橄榄石,次要矿物为斜长石、绿泥石。经过捕收剂、抑制剂、硫酸等药剂优化试验,利用硫酸+EMA+MOH,通过磁选除铁-浮选脱硫+一粗一扫五次精选选钛流程,闭路试验可以获得钛精矿产率25.18%,TiO2品位46.48%,回收率71.31%的良好指标,为攀西矿区选铁尾矿中钛铁矿的回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