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娅 《住宅科技》2004,(9):26-28
从保护与发展角度,阐述江南古镇朱家角各个区域的保护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银彦  姚翔  王宁 《山西建筑》2007,33(18):29-30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等方面探讨了研究古镇旅游的意义,介绍了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古镇资源,体现其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及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分析江南古镇同里的步行空间结构及演变过程,探讨古镇空间形态的自组织法则对土地使用和步行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围交通环境的变迁是影响古镇步行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2)步行网络的整合度与外来游客步行通行活动的相关性总体上大于本地居民,不规则的步行网络和层次分明的街巷模式对观光路径选择仍发挥着积极作用;(3)步行网络的整合度与本地居民逗留活动的相关性总体上大于外来游客,居民的户外交往活动受空间可达性影响,并与游客观光活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复杂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现状,以空间变革为切入点,从空间公共性的延伸、空间尺度的变革、邀约形式的转变以及地方化建设4个角度,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空间变革进行了探讨.具体探讨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公共性向泛私人性的过渡,不同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尺度带来不同身体感受、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与人之间双向的邀约模式的变迁以及城市公共...  相似文献   

5.
季松 《新建筑》2008,(1):102-106
江南地区水网密集,大多数古镇与纵横交错的河道有着密切的关系,滨河空间在形态上呈现出强烈而明显的线形肌理,通过对其空间要素和结构的分析.揭示了滨河空间的多种剖面形式和三种空间要素的构成模式。它们结合统一而丰富的围合界面,共同营造了结构简洁、形态多样且极具活力的古镇滨河空间。  相似文献   

6.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说的便是江南水乡.虽没有成都古镇的黛瓦青石,也并无汉中古城的”城廓岿然,树表分道”.却别有一番”倚河成街、街桥相连、水镇一体“的独特。江南水乡以直、同里、周庄、南浔、乌镇和西塘六大古镇为名,其中周庄是最早走上古镇开发的江南古镇之一,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得到了旅游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江南古镇的街坊空间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松 《规划师》2008,24(4):75-78
街坊空间作为江南古镇的主体空间,由"间"、合院、院落组、地块等基本空间元素构成.由于居住情况变化、生活方式改变、古镇区主导性质变化等方面的原因,江南古镇街坊空间的形态日趋复杂化,空间结构从单向构成向双向构成模式转化.这种结构转化既是古镇街坊空间不断调整、发展从而适应新环境、满足新需求的过程,也是古镇街坊空间作为一个系统,自组织发展的过程.然而,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和管理,这种结构的转化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南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江南六镇保护和开发模式对比(一)江南古镇的遗产价值与发展特色江南六镇以其独有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江南传统水乡文化的代表。江南六镇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的共同特征:1.保护和开发同时进行,走旅游和工业共同兴镇的模式。江南六镇遵循“保护为主、抢修第一、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Lareina 《家饰》2009,(12):170-173
Regina是个非常热爱阅读的文艺女青年。爱读书的她对居室的照明设计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正所谓有好光线才能有好的阅读氛围,这也是健康视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欧阳虹彬 《华中建筑》2007,25(6):155-159
洪江古镇是沅江上一个自发形成的商业性城镇,其"有机形态"的街道空间是反映当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重要载体.对其街道空间的物质形态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挖掘出了隐藏在物质形态背后的"深层因素",希望能为把握古镇特色与本质提供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一个优秀的历史文化城镇改造与设计,是以系统工程学为龙头,集人文环境学、生态环境学、审美环境学、历史环境学、环境保护学等学科领域的参与,经规划、建筑、景观、设施、室内、标志等专业的系统设计,在交通、市政、社区等得到充分实践,这样的历史文化城镇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古镇腾蛟的物质形态与文化内涵,研究了古镇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发展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长期以来,江山市政府尝试着通过旅游开发把古镇推向市场,从而以保护筹资的方式来开展保护工作,但一方面旅游开发成效甚微,另一方面古镇风貌破坏严重。通过剖析当前甘八都古镇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旅游开发的前景,指出以保护吸引旅游、以旅游促进保护的模式在当前的甘八都是不可行的。由此,探讨了一种欠发达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模式,即在计划机制下采用整体思维的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中,古镇属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畴,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在当代时空语境中有效地保护这种传统的聚居形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笔者试从巴渝古镇聚居形态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的现状特点与演变趋势入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的技术思考,并从古镇传统空间格局的延续和古镇社会文化形态的修复两个层面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经济与政策两个层面讨论了整合实施的保障策略,为古镇整合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风貌完整、民居建筑特征连续性强,与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文化街区有一定区别。本文回顾了我国聚落遗产保护中建筑分类保护方法的沿革,指出应该加强对传统村镇中单体价值一般、但对整体风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般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并以三亚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与山东朱家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实践为例,提出具体的保护策略,以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风貌的传承及乡土建筑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张丛葵  陈京涛  常乐 《规划师》2008,24(12):94-98
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保护规划通过合理确定历史文化名镇的功能,传承与发展其具有特色化的村镇格局,以建筑高度人口容量、土地布局、道路系统、传统街巷、绿地景观、建筑整治与更新、基础设施等规划控制要素对村镇文化环境进行整体动态保护。避免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轮建设高潮中,对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使其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价值在当代社会得到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7.
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景观解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松 《时代建筑》2002,(4):42-47
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为阅读对象,通过识字、解词、析句的形式,对古镇景观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初步解析。认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意象是真实的世俗生活画卷、江南地方的文化景观、舒适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8.
迈向新江南水乡时代——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总结国际保护经验、归纳国内发展历程,以及对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反思,本文提出,江南水乡古镇应当秉承自身在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地域经济高度协作的市镇网络典范,将"古镇保护"放置于当代城镇综合建设中去,使之成为社会经济整体效果的组成部分,并融入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争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19.
冷泠  周铁军  王雪松 《新建筑》2011,(4):130-133
通过对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实地调研。在对村镇保护规划与破坏现状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保护预警的基本要素,并结合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基本构成要素和村镇外部空间的成因,确定构成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保护预警的要素体系,为保护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把握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存在的城市空间结构类型与经济发展速度、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原真性与假古董、公众参与制度与公众保护意识、名牌效应与制度完善等矛盾和问题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