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调查混凝土质量问题或混凝土结构由于耐久性失效产生的原因,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来说,从设计、生产和施工各方面提高质量控制水平以避免类似问题重新出现,理清各方责任,或制订混凝土结构修复方案等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混凝土岩相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混凝土材料研究、综合分析诊断质量问题和调查混凝土结构破坏产生的原因的常用方法.国外已有相关标准.通过3个低强度的实际工程案例介绍用岩相分析方法分析诊断导致混凝土强度质量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4):556-559
基于岩心、薄片以及分析测试数据,本文对川东南包鸾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进行了研究。宏观上,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5种宏观岩相——凝灰质页岩相、角砾页岩相、块状页岩相、纹层状页岩相、云质灰岩相。定量研究发现:川东南包鸾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6大类岩相(硅岩相、硅质页岩相、混合页岩相、粘土质页岩相、粘土岩相以及灰质页岩相),11种小类岩相,其中研究区主要以富粘土硅质页岩相、混合硅质页岩相、粘土质/硅质页岩相以及富硅粘土质页岩相这四类岩相为主;通过TOC、含气量、孔隙度以及渗透率4个参数对不同页岩岩相进行研究发现:硅岩相是研究区页岩气勘探的最有利岩相,其次为硅质页岩类的含粘土硅质页岩相和混合硅质页岩相;粘土质/硅质页岩相和混合页岩相中等,最差的岩相为粘土质页岩相和粘土岩相。  相似文献   

3.
碱碳酸盐反应活性快速试验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长江上游三叠系碳酸盐的碱活性,将小混凝土柱快速法(即超快快速法)试验结果与传统的岩相法、岩石体柱法、混凝土棱柱体法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超快快速法与传统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可靠性。结合岩相分析,可以利用超快小混凝土柱法作为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鉴定的集料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役桥梁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乐华  程海根  相斌辉 《混凝土》2012,(1):119-122,125
为寻找在役桥梁结构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且周边有些伴随白色、黄褐色析出物现象的原因,对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可能性做诊断检测。通过现场观察桥梁混凝土裂缝数量、分布密度和方向、宽度及与结构的空间关系等特征,了解渗流物特征和结构变形特征,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岩相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和分离粗骨料鉴定碱活性。结果表明桥梁各桥墩以及不同结构部位混凝土裂隙发育差异性明显;岩相分析可见碱活性矿物含量很少;显微结构分析可知混凝土水泥基体发育裂纹或沿着骨料的边缘延伸或止于骨料边界,粗、细集料边缘界线清晰;电子探针分析骨料周边没有碱成分富聚的迹象;粗骨料用砂浆长度法测得膨胀率甚小显示其无潜在的碱活性反应危害。因而得出该工程混凝土没有出现碱-集料反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某超高层项目大量采用C80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为实现混凝土温控指标、强度指标、弹性模量指标,对C80混凝土采取全时程质量管理,并借助电子测温监控、结构超声波无损探测、结构钻芯取样试验强度、结构取样岩相分析途径进行质量分析评定,对其中出现的混凝土强度值偏低的部位通过上述手段获取到真实问题成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1):51-59
以川南黔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段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全岩矿物分析为手段,结合岩芯薄片观察,划分出4种页岩岩相,其中,黏土质页岩岩相和混合页岩岩相是本研究区发育的主要岩相。基于扫描电镜、有机碳含量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系统地分析了两种主要岩相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黏土质页岩岩相储层中较大孔隙以细颈瓶状、开放型孔隙和半封闭孔为主,混合页岩岩相较大孔隙形态以开放型孔隙和部分半封闭孔为主,两种岩相较小孔隙形态多是半封闭孔。TOC有利于微孔和中孔的发育,黏土矿物发育有利于大孔的发育。由于黏土质页岩岩相的黏土矿物含量比混合页岩岩相高,TOC含量却比混合页岩岩相低,加上成岩作用影响,从而导致黏土质页岩岩相的大孔孔隙体积比混合页岩岩相大,微孔和中孔孔隙体积比混合页岩岩相小。  相似文献   

7.
慈军  李双喜  王建祥 《山西建筑》2009,35(6):191-193
提出在鉴定混凝土骨料的碱活性时,岩相法是最为基础的一种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水电站混凝土选用的骨料岩相鉴定结果及料场的砂样碱活性进行了分析,最终鉴定骨料的碱活性是否会引发碱骨料反应。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成型后,采用电场强度为2~4伏/厘米的直流电进行加工处理,持续时间40~60分钟后,混凝土强度将出现分异作用:阳极区的混凝土强度要比阴极区的显著提高。岩相分析指出:与对比试验的试件相比,电处理后水泥石的水化作用和密实性都增强  相似文献   

9.
蒋欣  李辉  张林绪 《建筑技术》2004,35(4):250-251
高耸建筑、重点工程混凝土材料的腐蚀已经引起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对某构筑物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细骨料的腐蚀性进行岩相分析的结果表明,引起混凝土腐蚀的主要矿物是硫酸盐;腐蚀的产物主要是钙矾石;腐蚀的主要特征是在青石骨料边缘形成薄膜或环带;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方式是在混凝土中形成絮状集合体和树枝状细脉。  相似文献   

10.
海水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岩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珠江三角沿海地区某30年跨海大桥桥墩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其耐久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工混凝土含有碱活性细集料,在海水环境下发生了碱-集料反应;海水的镁盐也侵蚀了混凝土,在粗裂缝的表面生成了大量的氢氧化镁沉淀;碱-集料反应与海水镁盐侵蚀等复合作用导致混凝土开裂。这是我国首例海水环境下混凝土因细集料发生碱-集料反应,并受镁盐侵蚀而造成复合破坏的报道。海工混凝土需综合考虑海水环境的影响,在选用集料时,应检测其碱活性,避免使用具有碱活性的集料。具有碱活性的细集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通过对混凝土的非线形性质的模拟即本构仿真的研究以及各种混凝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混凝土结构的数值建模理论,从而分析了混凝土的施工浇筑过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由加拿大国家研究会主办的第七届国际碱集料反应会将于1986年8月18日至8月22日在渥太华的卡尔莱顿大学举行。会议将讨论有关碱集料的反应性及其对混凝土影响的研究等诸方面问题,也可以简要介绍典型例证。会议将安排一次有关碱碳酸盐反应性的专题会议,并在会议期间参观这种形式的反应性的典型地区。还准备陈列说明各种形式的反应性的岩相。会议内容包括宣读论文和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特性,分析了重庆地区立窑水泥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岩相结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立窑水泥熟料具有急烧、慢冷以及在还原气氛下煆烧的特点,它的游离氧化钙含量较高,但是,其岩相结构基本上是正常的。因此,应用岩相分析方法指导生产是切实可行的。关于立窑水泥熟料的岩相结构与其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熟料岩相结构的某些工艺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增钙液态渣是火力发电厂改用立式旋风炉工艺后排出的液态渣经水淬成的粒状废渣。如能用它夹代替普通砂配制混凝土,既可减少火电厂的公害,变废为宝,又可缓和我国许多地区砂源紧张的问题。因此,充分利用液态渣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技术和经济综合效益。关于增钙液态渣代砂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我们已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而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目前甚少,然而这对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又是至关重要的。液态渣据岩相分析属玻璃体,我们就液态渣代砂混凝土的密实性.抗冻性、抗碳化能力、对混凝土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站改建工程混凝土施工,针对混凝土施工中的各种异常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各种原材料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影响,在试验室取材验证、对比分析,判断混凝土状态发生异常的主要原因.通过大量试验、论证,明确混凝土外加剂调整方向,总结分析出外加剂配方的调整思路及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各种原材料变化不断...  相似文献   

16.
某机场道肩混凝土损伤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刚建成1年左右的机场道肩混凝土表面出现了开裂和剥落,为分析道肩混凝土损伤的原因,同时进行了现场和试验室的研究工作.根据现场取回的混凝土芯样的外观检查、岩相分析、孔结构分析、抗渗性试验结果,发现道肩混凝土内部粘结不良,结构疏松,密实性较差.对混凝土芯样和按照道肩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工程所用原材料在试验室中成型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冻性分析,结果发现,混凝土芯样和试验室试件抗冻性均表观不良.故推断此道肩混凝土由于内部粘结疏松、密实性和抗冻性较差,在北方严酷环境作用下,混凝土发生冻融破坏而产生了膨胀开裂和剥落.  相似文献   

17.
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了,本文简要分析了各种常用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以试验数据说明了各种不同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区别较大,只要正确使用外加剂,完全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开裂破坏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多种因素常常同时共存、相互促进,加剧了破坏。要找出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必须多方调查、深入研究。本文从某火车站轨枕板中取样,用岩相分析、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骨料和混凝土进行检测,并从板中切取试件进行膨胀试验。根据骨料的成分、碱活性、混凝土中骨料界面状态、反应产物等特征,以及宏观测长试验的结果、轨枕板外观裂纹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断定轨枕板的破坏主要是由混凝土碱—硅酸反应所引起。  相似文献   

19.
测试技术和分析方法对于材料性能评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筑领域,集料的品质常常为人们所忽视。本文全面剖析了核壳混凝土用岩石集料的性能要求,通过岩相、光谱、物理、化学等多种测试技术手段对岩石集料进行了系统检验和综合评价,为重点工程混凝土集料选择和性能测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系统阐述了集料的多种测试技术手段及评价方法,特别是对于集料碱活性测试的国内外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开展核工程用混凝土集料的综合测评和标准研究提供了详细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水泥熟料岩相分析制样技术的研究,创新制样技术,研究出粉料样品,酥松样品的镶嵌、抛光新方法。同时,探索出水泥中各矿物的最佳显色方案;使各矿物能稳定地呈现其特征颜色,从而提高岩相照片清晰度、提高岩相分析的准确性,为水泥熟料的生产提供直观、可靠的技术指导,对水泥熟料的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