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金秋十月,在浪漫之都巴黎,在美丽的塞纳河畔,一个展示中国建筑文化的展览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它以丰富多样的展示手段,向法国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辉煌。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风采和精魂,感动着每一位参观者。法国是欧洲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法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而举办这次展览的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由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及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及展览(BAU Congress China 2014)将于2014年7月8日-9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北京)盛大召开!作为欧洲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建材及建筑系统盛会BAU(德国慕尼黑建材展)首次登陆中国,BAU Congress China/中 相似文献
3.
4.
5.
6.
由香港建筑师学会主办、中国建筑学会筹组的“中国传统建筑图片展览”,于9月3日晚在香港九龙新世界中心大厅开幕。同时在另一层楼还展出了香港建筑师学会的“香港建筑图片”等。 开幕前,香港建筑师学会为这次展览举办了酒会,招待参加开幕式的各界人士。 以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王华彬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酒会,广泛地接触了香港各界朋 相似文献
7.
一机部土建技术情报网,为了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于81年组织汇集了我网成员单位的广大建筑设计人员,结合设计任务创作了二百多幅建筑画,内容广泛,表现技巧多种多样。经高等院校老师和有关专家们评选出优秀作品近三十幅。在评选期间预展了三天,有上千名建筑专业人员和高等院校的师生观看了展览,得到一致的好评。我们计划将于四月初运往重庆正式展出,然后巡回到我网各成员单位所在地展览,以便更广泛地交流和学习。建筑绘画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筑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意图、探讨设计方案,提高艺术素养的重要手段,可为用户提供直观的建筑形 相似文献
8.
今天,中国力量已越来越为世界瞩目,但这种力量目前仍更多地是指经济力量的提升。伴随着经济成长,中国将展示怎样的文化软实力,不但是我们要面对的日益紧迫的命题,同时也越来越吸引外界好奇的目光。继电影、当代艺术之后,中国建筑也开始参与海外各种各样的有关中国当代建筑的展览,成为一种特殊的实践。在中国建筑师还未走向世界之时,这无疑成为一扇至为重要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10.
由中国花卉盆景协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菊花品种展览于1l月1日,在杭州柳浪闻莺公园隆重开幕。参加这届展览有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武汉、长沙、太原、成都、南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开封、德州、湘潭、九江、唐山、鄂州、潍坊、芜湖、江陵、嘉兴、绍兴、湖州、兰溪、邹县等28市(县)和西藏在绍兴一中学习的学生班。展览分全国各参展市优秀品种菊展区、群众艺菊展区、精品菊展区、造型菊展区、大立菊展区以及室外插花展区等六大展区。共展出色彩纷呈、千姿百态的千余品种,近15万盆菊花。各参展市共评选1.5万盆名菊参加展出,除参加评比名菊外,还选送各地优秀传统品种和新品种,参展进行观摩和交流。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发动局属各公园、花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引起越来越多法国学者与大众的关注。6月4日,作为“城市咖啡”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一场关于当前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讲座“中国大都市建设——以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为例”在巴黎举行。主讲人ThierrYSanjuan先生是研究中国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问题的专家,现任巴黎索邦第一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上海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中有关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专题研究展"中国当代建筑展览文献展"的概况,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状况、特点、主要问题,以及展览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是通过私访观察,了解一些美国的居住环境和建筑方面的情况,对照我国实际,供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参考。在美国期间,我尽可能广泛地接触生活。因为一个城市、居住区、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和生活有着直接关系。我在美三个月,行程万里,去过十五个州,几十 相似文献
14.
15.
“自然与建筑”主题展览于2000年4月30日~5月15日在清华大学建筑馆举行。展览展示了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建筑史学家罗马大学教授保罗波多盖希先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展览从仿生学的角度表现了人类的建筑创作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波多盖示认为”承认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并成为它的一部分也意味着建造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的房屋与此同时这些房屋在某些时候也能通过其外形来反映我们开放的内心世界并成为容纳我们灵魂的内部空间、追求人类精神世界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融会表达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这次展览的主题。意大利“自然与建筑”…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筑》2013,(21):6-15
本次沙龙关注当代建筑展览,尤其是当代中国的建筑展览发展现状及其具有哪些特征,与国际的建筑展览领域有着怎样的差异和差距,建筑展览的体制和机构设置的状态如何,建筑展览和理论、批评、建筑实践的关系如何,它是否能够为建筑实践总结经验和指明方向,策展人的机制和目前建筑策展人的学术水准如何,未来中国建筑展览的前景如何,如何建立建筑文化的机构如博物馆、文化中心、基金会,从而推动中国建立自己的建筑文化历史,理论、批评、出版体系。沙龙邀请了上海的一组学者,策展人和执业建筑师围绕以上的话题展开讨论,他们将结合自身策展或参与国内外重要建筑展览的经验,为我们呈现建筑师和策展人眼中的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的"现实"和"未来"。 相似文献
17.
18.
建筑的含义,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人类建筑活动的开展,建筑理论、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将得到引伸和充实。今天,把建筑仅视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或者说空间是人们从事建筑活动之唯一所求,已经片面过时了。 建筑是人们获得空间环境的物质手段:空间是建 相似文献
19.
随着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以及即将到来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欧洲又掀起一股中国城市热。4月18日,由巴黎城市与遗产中心与巴塞罗那当代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城市主题展在巴黎拉开帷幕。展览共分三个主题,分别从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地理、民主等各方面展示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状况。第一部分介绍中国城市历史以及20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14日,中国首都博物馆迎来约翰·波特曼艺术与建筑展览。此次展览将从4月15日~6月12日,展出美国建筑师和艺术家约翰·波特曼先生50年建筑设计生涯中著名的建筑项目,以及由他创作的包括家俱、画作和雕塑在内的独家收藏。该展览分别于2009年在波特曼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