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文兵  殷悦  张海峰 《山西建筑》2008,34(2):188-190
根据沈阳市造币厂的采暖现状,对热源改造方案进行比较,通过质调节公式计算出在不同室外温度下,锅炉供热与热网供热各占的比例,从而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分户计量供热方式下热水锅炉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一种根据用户需求。恒压变量供热的模式。通过循环泵供回水压差恒压变量运行实现按需供热。结合本地区历年冬季室外环境数据和经验,制定出锅炉出口水温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曲线。使DCS(分布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室外温度随季节的变化自动调整锅炉出口水温度的给定值。即热网调节方式采用“质调节”为主,“量调节”为辅的形式,热源厂根据室外气温变化确定供水温度,热用户再根据需求调节流量。  相似文献   

3.
将某燃气区域供热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质量、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热网数学模型。在两种水温调节曲线下(水温调节曲线1横坐标为实际室外温度,水温调节曲线2横坐标为考虑太阳辐射得热量与自由热的当量室外温度),采用不同控制策略,对热网的响应进行仿真模拟。当采用水温调节曲线2,一级侧质量流量由实际室内温度与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之间的偏差进行补偿控制时,室内温度基本维持在供暖室内设计温度附近,热源供水温度比采用水温调节曲线1时的传统质调节方式低。  相似文献   

4.
一、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节能效益分析  供热收费从包费制改革至热量计量收费制后,供热系统的节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理利用能源  包费制单位热量热价通常是根据供热总量除供热总成本的比值而确定的;单位建筑面积热价是根据供热总建筑面积除供热总成本的比值而定的。计算的条件是室内温度目标值恒定,室外气候条件(如采暖设计温度,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等)不变,采暖期不变,并决定了连续采暖方式。一般采用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表示建筑物的耗能量。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系指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型区域供热系统均是间接连接方式,其运行调节大都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进行水温调节的计算和绘出水温调节曲线是设计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对此本文作如下讨论: 一、热网与用户直接连接的水温调节 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是在供暖期中按室外温度高低分成几个阶段。在室外温度较低的阶段中保持较大的流量,而在室外  相似文献   

6.
工业锅炉供热系统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等部分构成.热源是提供热用户所需的蒸汽或热水的工业锅炉房,热网是由蒸汽管网组成的载热体输配系统,由生产、生活与建筑物采暖空调等用热系统和设备组成了热用户系统.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等于锅炉热效率、管网热效率和用热设备热效率的乘积.  相似文献   

7.
分析太原市2018-2019采暖季气象预报与热负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日室外温度低于0℃的天数占总供暖季的54%,供热热负荷和当日室外温度呈线性负相关;风速修正热负荷系数分布集中于3.38%~6%之间考虑风速修正后过供热天数为43天,但是过供热量占比由10.4%降低至5.94%;严寒期,早晚室外温差变化小,通过有序切换调整热网系统,快速实现了热网系统的热量供需平衡,节能稳定地保证了日供热负荷;预报室温与实际室温偏差大,全网平衡自控系统流量分配平衡易被打破,调度人员需要及时调整供热首站要求供温、大温差机组的投运情况及全网平衡软件的投运及退出。  相似文献   

8.
以山东某市实际热网改造项目为例,根据实际运行现状,提出该市热网平衡自控及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全面水力计算基础上,对水力失调工况进行理论分析,确定管网流量、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增置选型合理的调节阀和分布式变频泵,采用全网平衡控制方法解决各热力站间流量分配不均问题。在均匀供热基础上,优化调节方法,对理论调度曲线进行修正,拟合不同室外温度下水温、流量运行调节曲线,有效指导热网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9.
通过修正供热曲线T2g=57-1.6×T0中的57和1.6不能解决在一天中T2g要求随T0较小波动,而在一个采暖季要求较大波动的矛盾。考虑室外气温变化在24小时内的周期性,采用连续24小时的平均室外温度作为T2g=57-1.6×T0中的T0输入,就能滤掉24小时的室外气温瞬时波动。同时24小时室外平均温度又能准确反应室外气温在整个采暖季的室外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具有中继泵站的长距离大型热网中利用混水技术对不同设计参数的区域热网进行供热的实例。热网调节中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对混水泵进行自动调节,满足了不同设计参数管网对供水温度的要求。通过对我公司管网一般运行工况下的电耗情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混水技术进行供热时,每个采暖季可以节约电能约124.4万度,节约幅度达9.8%。由此表明在同一热源、不同设计参数的大型管网中,利用混水技术可以解决不同设计参数区域热网供热的问题,同时混水技术还可以大大提高管网的供热能力,节约基建投资,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供暖用户和建筑热力系统的热工特性,从计算机存储的海量历史数据中进行数据挖掘,得到对应于室外当量温度的供热负荷预测区间。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数据挖掘过程和与热网最佳运行调节策略相结合的运行参数预测,最终实现适量供热调节。  相似文献   

12.
以寒冷地区100 m2典型建筑为对象,基于TRNSYS软件搭建空气源热泵辐射供暖系统瞬态仿真模型,研究空气源热泵变供水温度控制策略。在室外温度设定控制调节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对供暖系统整个采暖季的模拟,得到采暖季平均供水温度与平均室外温度,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确定空气源热泵随室外温度调节供水温度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相较于传统空气源热泵定供水温度控制策略,采暖季系统可节能16.7%。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控制方式以人工经验结合供暖调节曲线进行供热参数调节,无法根据室外气象参数变动精确调节供暖室温维持在恒定温度,造成供热能耗过高,用户室温波动大,热舒适性差。相关研究也是以预测控制为主,系统受扰动影响较大,与实际运行偏差较大。本文通过实测换热站供暖数据,利用基于Modelica语言的动态仿真控制模型,分析基于热网、建筑热惰性等影响因素在较大规模二次网室温反馈控制的有效性、合理性和节能性。通过仿真分析有效室温反馈适合于热力站调控,室温波动明显降低,能耗较之依据室外温度运行降低约为2%,较低的室温波动对降低室温下限也非常有益,室温设定每降低1℃,总用热能耗降低约为9%。有效室温反馈控制在供热曲线偏离和受扰动情况下,稳定性很好,对供热曲线依赖度降低,降低工人调控难度。整个系统投资少,控制逻辑修改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校区供热系统用房需求变化、水力失调、能耗较高情况进行了改造及优化。用某热电联供集中供热中心取代供不应求的低效率区域锅炉房,根据建筑物采暖需求等因素重新规划供热区域并改造换热站;建立供热调控中心,同步监测各个换热站,并配备气候补偿器,集中实现优化运行、分区调控,达到换热站按需供热的目的;在建筑物的热力入口装备供热调节控制系统,利用分时分区控制器的动态调节对公共建筑物实行分时供热操作。改造完成后,供热采暖能耗降低了43.81%,显著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冬季集中供热采暖系统运行温度随室外气温调节得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热源的节能降耗,以及供热环境和质量的改善。本文就冬季采暖室外气温与运行温度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热网故障期间室内最低允许温度是评价限额供热期间室内供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热网可靠性的重要参数。分析室内最低允许温度的影响因素(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故障维修时间、限额供热系数、建筑热储备系数),对各影响因素的取值和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多年实际换热站运行经验,结合具体室外温度变化情况,详细论述了在冬季采暖过程中室外空气温度变化对换热站运行调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二级网供回水平均温度相同作为供热全网平衡的控制策略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如果通过固定补偿温度的补偿方法,在室外温度变化时有一定误差。本文通过用热平衡方程推导出了解决全网平衡温度补偿的新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同时,定义了建筑物的供暖特性系数。对供热调节及建筑的节能效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9,(4)
城市集中供热的运行管理中,采用热网监控系统对各换热站及供热管网实施远程集中监控、调节,通过对温度、压力和流量等相关参数的采集分析及处理,能很好地完成日常的生产调度管理,大幅提高供热企业的运行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更有力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冬季的采暖需求。  相似文献   

20.
由于供热区域气候、热源形式、二级网供热方式、建筑保温等情况不同,制定应用合理的供热调节曲线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一级网供热调节曲线和供热量可以指导热源的经济运行,合理的二级网供热调节曲线可以为热网自动调节提供依据,确保供热量与二级网的循环量、温差在节能工况下运行。随着集中供热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二级网末端供热形式的多样性也逐渐增多。这也造成了二级网供热调节曲线各不相同,非传统供热形式的供热曲线尚无计算方法可依。另外由于一级网、二级网热媒参数变化引起换热耦合问题,也会导致一级网运行调节曲线计算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实际供热运行项目,给出了理论计算加实践、总结、分析、回归的方式确定一级网、二级网调节曲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