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7):34-37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了蒸馏前、后的泸型酒酒醅中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差异。结果表明,蒸馏前、后酒醅中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相似,但相对含量差异明显。蒸馏后酒醅中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比蒸馏前酒醅降低21.68%,而酸类、羰基类、酚类和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分别提高了10.83%、6.68%、0.21%和4.08%。经过蒸馏后,大部分酯类化合物(除乙酸异戊酯、己酸丁酯、壬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相对于内标的峰面积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这些酯类化合物有较高的蒸出效率,能够被大量蒸馏至基酒中。与此同时,一些酯类化合物在蒸馏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相应的酸类化合物,由于酸类物质沸点较高不易蒸出,大部分积累在蒸馏后酒醅中,参与下一轮发酵。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泸型酒不同窖龄窖池的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情况,对不同窖龄窖池不同空间层次的酒醅进行理化指标(水分、酸度、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乙醇含量)分析检测与变化规律探究,可以更准确地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更好的指导实际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在泸型酒发酵过程中,随着淀粉的不断消耗,酒醅酸度、水分、乙醇含量逐渐上升,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降低;老窖池不同空间层次的酒醅水分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各层次的酒醅酸度普遍高于新窖池;在第7~21天新窖池下层酒醅的还原糖含量普遍高于上层、中层,在发酵后期老窖池的上层酒醅还原糖含量高于中、下层;新、老窖池的乙醇含量呈现前期上升后期缓慢降低的趋势,但新窖池上层的乙醇含量在发酵第56天后因有机酸含量低,酯化反应底物不足,出现积累现象。 相似文献
4.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泸州老窖浓香型白酒(泸型酒)酿造过程中上、中、下层酒醅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基于酯类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三层酒醅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醇类、酸类和酯类,其在不同层酒醅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相似,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变化不明显;发酵前期(0~15 d),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上升,酸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发酵后期(18~39 d)这两种物质变化趋于平稳。发酵结束时,上层酒醅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最高,下层酒醅次之,中层酒醅最低。PCA结果表明,泸型酒发酵过程分两个阶段,发酵前期特征酯类物质为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等,发酵后期特征酯类物质为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等。 相似文献
6.
7.
8.
为明确泸型酒发酵酒醅中乳酸菌的来源、群落演替规律以及潜在功能,作者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大曲、酒醅和窖泥中的乳酸菌群落结构,并解析了酒醅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最后采用PICRUSt分析对酒醅微生物群落中乳酸菌的功能进行了预测。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发酵过程酒醅中存在49种乳酸菌,其中16种来源于大曲,3种来源于窖泥。酒醅乳酸菌群落结构在发酵的第一周出现剧烈变动,发酵2 d后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取代Weissella confusa成为优势微生物并保持至发酵结束。PICRUSt分析表明,乳酸菌在酿酒过程中可能主要参与糖酵解途径,也具有参与丁酸、丙酸等重要香气前体物质代谢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为了系统的探究泸型酒酿造期间酒醅中细菌的多样性及演替变化规律,尽可能多的得到各时期可培养的占主体地位的细菌。方法:选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对各时期的酒醅样品进行分离计数,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得到的纯菌进行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分离得到258株细菌,其中250株分别属于29个种,其余8株鉴定到属(芽孢杆菌属)。在发酵过程中占优势的主体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属,乳酸菌属细菌在发酵中期也较多。结论:泸型酒发酵过程中细菌的多样性很丰富,发酵前期细菌种类比较多,中期主要以乳酸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为主,后期芽孢杆菌属为主体。可以推测出乳酸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细菌对泸型酒的酿造形成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该文采用HS-SPME结合GC-MS对酱香型白酒第三轮次堆积不同时间点、不同位置点酒醅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共计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32种,其中,醇类物质10种,醛类物质3种,酸类物质4种,酯类物质9种,酚类物质1种,其他类物质5种。其醇、醛、酸、酯类物质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32.88%、4.37%、9.18%、30.93%。包括酒体中常见的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异戊醇、乙酸、丁酸等。分析结果表明,堆积过程在富集微生物的同时,产生了大量酒体有益风味物质,对酱香白酒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