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沙棘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霞  康健  吴桐 《食品科技》2011,(8):196-201
对复合溶剂提取新疆沙棘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和对沙棘籽油理化性质的测定,探讨了影响沙棘籽油得率的主要因素:浸出溶剂的选择、复合溶剂体积配比、粉碎度、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其中影响沙棘籽油得率的主要因素是浸提温度,其次是粉碎度和液固比,浸提时间对其影响最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较好的因素水平,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在液固比14.02:1、粉碎度35.00目、正己烷:丙酮为6:4、浸提温度44.00℃下浸提1.84h,沙棘籽油的提取率可以达到最大值13.788%。  相似文献   

2.
茶叶籽油溶剂浸提及精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对甲醇-石油醚-水混合溶剂体系浸提茶叶籽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毛油进行脱胶、脱酸、脱色及脱臭等精炼处理.结果表明,混合溶剂浸提茶叶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料比1.2:1,甲醇溶料比3:1,石油醚溶料比5:1,浸提温度40 ℃,浸提时间16 min,在此条件下浸提率可达94.46%.毛油精炼工艺条件为:采用酸法脱胶,磷脂的去除率可达到88.89%;碱炼脱酸可将酸价由3.553 mg KOH/g降至0.158 mg KOH/g;使用活性炭脱色最高脱色率可达到81.3%;真空度0.01 MPa通入水蒸气,脱臭90 min,可有效除去毛油的收敛性苦涩味,无异味产生,精炼澄清、透明,呈淡黄色.  相似文献   

3.
《粮食与油脂》2017,(9):32-34
研究了采用2种有机溶剂法提取的紫花苜蓿籽油的理化性质和必需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无水乙醚、丙酮浸提的苜蓿籽油的折光指数分别为1.4780±0.025、1.4795±0.031;碘值分别为(135.60±0.132)、(130.12±0.156)g/100g;酸价分别为(3.30±0.056)、(3.12±0.043)mg/g;皂化值分别为(188.40±0.421)、(175.47±0.356)mg KOH/g;过氧化值分别为(0.299±0.012)、(0.599±0.026)mmol/kg,这些指标与常见植物油的理化性质基本相符。气相色谱法分析结果显示,丙酮浸提的紫花苜蓿籽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亚油酸含量为1 2.1 4%,α-亚麻酸含量为2 6.7 9%,适合作为食用油开发。  相似文献   

4.
番茄籽油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溶剂浸提番茄籽油的浸提及精炼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籽油的浸提最佳工艺条件是:以正己烷为浸提剂、物料粒度70目、含水量6%、料液比1∶6(g∶mL)、浸提温度70℃和浸提时间7h,番茄籽油的提取率为77.3%。番茄籽油的精炼主要工艺条件是:在超碱用量11%~15%、皂化温度31~40℃、皂化时间30min,精炼所得番茄籽油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在72.2%,其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质量分数为49%以上,符合食品植物油卫生标准,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5.
以番木瓜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浸提溶剂、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因素对番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溶剂浸提番木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番木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正己烷浸提法提取番木瓜籽油的浸提温度为61℃、浸提时间为2.5 h和液料比为3.18∶1(mL∶g)。在该条件下油脂提取率为21.27%;番木瓜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等指标达到了食用油脂的标准,但是其杂质含量较高,还需进一步精炼;番木瓜籽油中含有5种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18.90%)、油酸(71.06%)和亚油酸(4.28%)。  相似文献   

6.
蒋岩  杜研学  熊华  白春清  张忠  李捷 《食品科学》2011,32(15):34-38
采用正己烷浸提法提取白木通籽油,对白木通籽的基本成分、白木通籽油的理化特性和热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木通籽粗脂肪含量为39.33%,粗蛋白含量为17.97%;提取的白木通籽油酸价1.28mg KOH /g,过氧化值0.57mmol/kg,p-茴香胺值4.15,碘值74.12g/100g,皂化值198.6mg KOH /g;白木通籽油富含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总量高达93.73%;白木通籽油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12nm,在220℃以下时热氧化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牡丹籽毛油的溶剂萃取脱酸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牡丹籽毛油的最佳萃取脱酸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溶液为萃取溶剂,萃取次数3 次、料液比1∶2.5(g/mL)、萃取温度40 ℃、萃取时间20 min。在该最佳条件下,游离脂肪酸脱除率为93.12%,脱酸得油率为83.23%;牡丹籽油的酸值由10.18 mg KOH/g降到0.70 mg KOH/g,仍然保持牡丹籽油特有的清香味,达到后续深加工和开发利用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高酸值花椒籽油为原料,选择醇萃取-碱炼混合法精炼花椒籽油。以酸值、脱酸率或精炼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初次脱酸和二次脱酸工艺中各参数对花椒籽油脱酸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次脱酸实验中95%乙醇与花椒籽油的液料比为2.5∶1m L/g,二次脱酸实验中乙醇浓度为65%、氢氧化钠浓度为1.4%、乙醇-Na OH溶液与花椒籽油的液料比为2∶1m L/g、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酸值为76.60mg KOH/g的花椒籽油可降低到0.38mg KOH/g。  相似文献   

9.
对黄秋葵籽油提取和精炼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石油醚-正己烷等量混合溶剂浸提黄秋葵籽油,在料液比1:6(g/m L),70℃下提取4 h,提取率可达18.12%。毛油经常规水化脱胶可脱除87.78%的磷脂;碱炼脱酸后,酸价下降到0.16 mg KOH/g;采用活性炭脱色最高脱色率可达80.42%;在真空度为0.01 MPa,温度为200℃下,通入水蒸气脱臭80 min,可得到淡黄色无异味的油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混合溶剂浸提富含黄酮、VE的麦胚油。对正己烷、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正丁醇、正己烷/丙酮、甲醇/丙酮、异丙醇/1,2-二氯乙烷6种浸出溶剂进行筛选,发现正己烷/丙酮浸出效果较理想。兼顾提油效率、所提麦胚油的VE含量和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正己烷/丙酮浸出麦胚油的理想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45℃,浸出溶剂滴速5.5 mL/min(原料100g),浸出时间45 min。该条件下,脱脂麦胚残油率0.354%,麦胚油VE含量3.794 9 g/kg,黄酮含量10.29 g/kg。  相似文献   

11.
籽用南瓜籽的营养与籽油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籽用南瓜籽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籽油的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发现籽用南瓜籽中含有60.01%的油,29.05%的粗蛋白。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籽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种籽之一,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52.92%,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12.
传统莲蓉是以整粒莲子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而本文研究与探讨了以莲子粉为原料加工莲蓉,结果表明,利用莲子粉加工莲蓉是基本可行的,并且研究了生产配方和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葵花籽制油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世界葵花籽产量达到2 608.6万t,比1980年增加1.72倍.我国葵花籽产量比20年前增长2.2倍.葵花籽制油工业从无到有,在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相继建成了30~300t/d规模的葵花籽制油加工厂,年加工葵花籽能力达500~800万t,葵花籽油年精炼能力达到20~30万t.葵花籽的制油工艺、设备水平接近国外20世纪80年代水平.葵花籽壳、仁、粕的综合利用处于起步状态.到2020年,我国葵花籽总产量可望增加到1 000万t,将为解决食用油产量不足的状况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种层厚度对油麦兼用集排器供种装置充种性能的影响,该文运用EDEM(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软件和高速摄像技术,对不同种层调节板倾角和种层厚度的种群运动与供种性能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EDEM仿真分析了种层厚度与转速对种群压力、种群与供种机构切向力和充种数量的影响;台架试验研究了种层厚度对充填角和供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倾角为60°种层调节板的种群压力较大,充填角和充种性能均较优;种群压力和切向力随纵向距离增加而增加,随横向距离增加而降低;随转速增加,种群压力趋于稳定,切向力随之增加,单个型孔充种数量降低5%。转速为10~50 r/min时,初始充填角、充填角和供种速率均随纵向距离增加和横向距离降低而增加,但充种数量变异系数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种群压力、切向力、初始充填角、充填角与供种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群压力和切向力与初始充填角和充填角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层厚度和转速影响充填角分别源于种群压力和切向力。在纵向距离分别为15和20 mm,横向距离为46 mm条件下,油菜、小麦供种速率变异系数和破损率分别均低于1.0%和0.1%。田间试验表明该优化种层厚度条件下的集排器油菜种植密度满足农艺种植要求。该研究明确了种层厚度影响油麦兼用集排器供种装置充种性能的原因,为油麦兼用集排器供种装置种层厚度调节和结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湘西猕猴桃籽的主要成分,同时采用水酶法提取猕猴桃籽油,并对猕猴桃籽油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西猕猴桃籽粗脂肪含量32.19%,粗蛋白质含量16.06%;猕猴桃籽中氨基酸种类不全,缺少2种氨基酸,属于不完全蛋白质;鲜味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很高,分别为6.1 mg/g和3.5 mg/g,占氨基酸总量的25.98%,为猕猴桃籽增添了良好的风味;水酶法提取猕猴桃籽油总出油率为25.89%,萃取率达80.45%;猕猴桃籽油中亚麻酸含量高达60.5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9.92%,生育酚含量为812.41 mg/kg。  相似文献   

16.
对卫红花籽和卫红花籽饼的粗灰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以及卫红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卫红花籽和卫红花籽饼的粗灰分含量分别为4. 28%和3. 53%,水分含量分别为6. 50%和6. 68%,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 82%和20. 27%,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 84%和4. 32%。卫红花籽饼的氨基酸组成中脯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其次为天冬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和丙氨酸,赖氨酸及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卫红花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达77. 60%。卫红花籽油中既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饼中又含有优质蛋白质,是较理想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源。  相似文献   

17.
Rapid loss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vigor during storage is a common problem faced by rice farmers and seed producers.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packing material and seed moisture content (SMC) at packing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vigor during storage in rice. Seeds of three popular improved rice varieties were stored in polythene and poly-sack (woven polyethylene) with 11% and 13% SMC at packing. Standard seed germination (SSG), glasshouse seedling emergence (GSE) and seed vigor as measured by field emergence (FE) were recorded at monthly intervals in storage. Seed germination and vigor could be maintained unchanged for the longest duration in polythene at 11% SMC. In Bg 300, SSG remained unchanged for 11 months, GSE for >11 months and FE for 10 months. In Bg 352 and Bg 358, SSG remained the same for eight months, GSE for 10 months and FE for nine months. Therefore, polythene is a better alternative to poly-sack which is the commonly used material at present and SMC 11% is better than 13% for storage of seed paddy in polythene.  相似文献   

18.
茶叶籽制油及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曾益坤 《中国油脂》2006,31(1):69-71
介绍了茶叶籽及茶叶籽油的品质特点,阐明了茶叶籽制油的方法和技术关键,探讨了茶叶籽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为茶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饲喂高脂饲料诱导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研究紫苏籽油与红花籽油等质量混合后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并与市售紫苏油软胶囊作比较。结果表明,紫苏籽油和红花籽油等质量混合后可以极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p0.01)以及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5),能极显著升高总胆固醇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HDL-C/TC)(p0.01),极显著降低动脉硬化指数(AI)(p0.01);其与紫苏油软胶囊组比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葡萄籽油的添加对山核桃油抗氧化能力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核桃油为主体,通过抗氧化剂BHT、VE、Vc及葡萄籽油的,对山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当葡萄籽油的添加量为6%时,油脂的OSI值最大,相比较0.02%Vc、0.02% VE及0.02%BHT的抗氧化剂添加对山核桃油抗氧化性影响要大,因此,葡萄籽油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对延长山核桃的货架保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