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置换反应制备锌表面超疏水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硫酸铜与锌的置换反应,在锌片表面生成具有微纳米结构的铜,制备锌表面超疏水薄膜。研究了硫酸的加入、硫酸铜浓度和反应时间对微纳米结构及疏水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疏水性。结果显示,在最优条件下接触角可达到154°,滚动角可达到6°。该超疏水薄膜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  相似文献   

2.
铜表面复合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刚  王芳  罗和义  王亚斌 《精细化工》2011,28(2):108-110,124
该文利用自组装技术,在HNO3(质量分数6.5%)刻蚀的铜表面制备了(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与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S)的复合纳米薄膜,并通过红外光谱对膜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确定了该复合膜具有纳米-微米级粗糙结构;静态接触角达158.6°,滚动角为3°,表明该膜具有超疏水性能;盐水实验证明该复合膜有效地提高了铜的耐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3.
微模塑技术制备聚丙烯超疏水表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训良  庞易川  冯杰 《广州化工》2013,(12):112-113,137
超疏水界面材料因其在自清洁、抗结冰、流体减阻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以商业化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采用热压-剥离技术制备了超疏水聚丙烯薄膜。扫描电镜(SEM)图证实,所得聚丙烯(PP)表面均具有纳米草结构。接触角(CA)测试结果显示,得到的聚丙烯(PP)薄膜与水滴的接触角达到了150°。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持久稳定的超疏水材料,本研究将聚偏氟乙烯共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和疏水改性的纳米三氧化二铝(Al2O3)进行复合并通过溶剂/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一种耐磨超疏水薄膜。采用SEM及能谱分析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薄膜的表面微观结构、化学组成和疏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具有自相似微纳米复合微观结构。并且薄膜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和耐机械摩擦性,即使经历360个周期的砂纸磨损(100 g载重)后仍保持超疏水性。除此之外薄膜具有优异耐化学溶液和紫外灯照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ZnO纳米薄膜具有光响应的润湿性可逆转化现象,这种"智能开关"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近年来ZnO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一般是在ZnO表面修饰一层表面张力较低的物质,通过降低表面自由能而获得超疏水表面。然而常用的修饰物质如氟化物、硅烷等会不同程度地被ZnO光催化分解。为此一方面积极寻求光催化稳定的修饰层,另一方面制备具有特殊形貌的ZnO纳米薄膜以期直接获取ZnO超疏水薄膜。由于离子液体的稳定性,利用其作为ZnO的修饰层制备双响应薄膜,另外用HAc调控制备"裸"ZnO超疏水薄膜。对ZnO润湿性能及其超疏水薄膜的制备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超疏水性塑料薄膜简易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英  马永梅  曹新宇  邹洪  江雷 《塑料》2006,35(5):39-42
用相分离法,以PMMA和PS为原料制备出超疏水薄膜。SEM照片表明,薄膜具有鸟巢状多孔微纳米复合微观结构,与水的接触角可达158.1°,表现出良好的超疏水性。文中考查了不同制备条件对薄膜表面浸润性的影响,最佳制备条件为:聚合物溶液中PMMA/PS(质量比)为1/5~1/2,选择性溶剂处理时间超过10m in,选择性溶剂温度大于40℃。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聚多巴胺为粘结层,在聚酯织物表面通过溶液无电沉积法(醋酸铜为铜源、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了具有粗糙结构的金属铜;经十二硫醇处理后,制备了超疏水聚酯织物(接触角为161.8°,滚动角为8°)。利用热重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接触角测量仪等设备对铜沉积量、样品表面形貌、化学组成、表面润湿性进行了表征。进一步讨论了样品加速水洗条件下超疏水耐用性和抗菌性。结果表明,经4次加速水洗后,样品表面接触角仍高达152°,滚动角为22°。经4次加速水洗后,超疏水织物表面仍具有优异的抗菌性性能(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9.85%,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9.99%)。  相似文献   

8.
洪文鹏  兰景瑞  李浩然  陈小龙  李艳 《化工进展》2021,40(12):6574-6580
超疏水表面是防止低温条件下风机叶片表面结冰、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材料之一。本文以十四酸乙醇溶液和铜片为前体,基于溶剂热法将十四酸铜原位生长于铜片表面,通过调控前体浓度和反应时间获得了不同润湿性的疏水表面,实现了疏水表面润湿性的有效调控。此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十四酸铜团簇的微结构及分布状态;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验证团簇粉末的晶格成分;通过接触角测量仪量化不同条件下样品的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随着铜片表面十四酸铜团簇密集程度的增加,液滴与铜片的接触角增大,铜片润湿性降低;十四酸乙醇溶液浓度及反应时间可以显著改变十四酸铜分布状态,进而改变表面润湿性。疏水表面润湿性的变化是由于Ostwald熟化促进晶体生长,使表面的“禾苗”状聚合物逐渐生长成十四酸铜微米花。  相似文献   

9.
随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产品向多样化、高性能方向发展,PET的超疏水改性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超疏水PET的制备方法,对比了共聚合、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溶胶凝胶、刻蚀、纳米粒子负载等方法生产PET超疏水改性的特点。总结了超疏水PET薄膜,纤维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多晶二氧化钛表面浸润性转变的机械化学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TiO2薄膜具有光致超亲水性,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转变为疏水性.本文报道了一种可以在几分钟内实现多晶锐钛矿薄膜表面的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变的机械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