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泥基发泡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基发泡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通过化学发泡工艺制成的轻质多孔材料。其中含有大量均匀分布的孔隙,因而表现出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即轻质、保温、隔热、耐火、隔音、防潮等。水泥基发泡混凝土的应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场制备,就地浇注;另一种是在工厂预制成各种建筑构件和节能制品,再应用于建(构)筑物。介绍水泥基发泡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指出水泥基发泡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节能型轻质建筑材料.应大力开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重点关注了地聚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以及泊松比等基本力学性能。试验表明,掺加少量水泥可以降低地聚物混凝土的养护要求,在常温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发展与采取早期升温养护的地聚物混凝土基本相当。随着地聚物混凝土龄期的增加,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逐渐变得陡峭,峰值应变也随之减小。同时,研究发现,当地聚物混凝土压应力低于极限抗压强度的60%左右时,混凝土的泊松比基本为一常数,大约在0.1~0.2之间。当压应力超过这一数值时,地聚物混凝土的泊松比急剧增大,在破坏时,泊松比达到1.0左右。这一试验现象表明,地聚物混凝土在单轴受压下表现出良好的横向膨胀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3.
碱激发地聚物泡沫混凝土(Alkali Activated Geopolymer Foam Concrete,AAGFC),是使用磨细矿渣粉、粉煤灰等作为原材料,以水玻璃、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为激发剂,按一定比例与泡沫混合而制备出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与水泥基泡沫混凝土相比,AAGFC可有效减少碳排放,并且力学性能更优异。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碱激发矿渣基材上,而对于使用碱激发地聚物制备的泡沫混凝土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不同水玻璃模数对AAGFC主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玻璃模数对AAGFC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影响较大;水玻璃模数为1.3时,浆体凝结时间最短,AAGFC具有最高的比强度。  相似文献   

4.
王晴  喻胜  马欣怡  张强  戴民 《混凝土》2021,(3):44-47
通过COMSOL仿真软件模拟了以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和真空绝热板为原材料制备的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屋面保温系统。确定了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屋面保温系统的构造形式,通过COMSOL仿真软件计算出夏热冬暖地区宜采用115 mm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20 mm真空绝热板+115 mm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的屋面保温系统构造,满足传热系数0.2 W/(m2·K)的要求。严寒地区采用140 mm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20 mm真空绝热板+140 mm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的屋面保温系统构造,满足传热系数0.15 W/(m2·K)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地聚物是以硅铝酸盐材料作为前驱体,通过碱激发活化制备出的具有三维网络状结构的新型绿色无机胶凝材料,地聚物相较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且制备过程中能耗低,CO2排放量少,被认为是未来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最佳材料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聚物混凝土的抗碳化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酸侵蚀性、抗硫酸盐侵蚀性及抗冻融性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现有研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结论表明,地聚物混凝土的耐久性受前驱体原料类型、碱激发剂种类、碱激发剂掺量、外掺料、养护方式以及养护温度等诸多因素影响,相比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因地聚物混凝土内部结构致密且化学性质稳定,使得其在抗碳化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酸侵蚀性、抗硫酸盐侵蚀性、抗冻融性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更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地聚物混凝土是利用碱性溶液激发铝硅酸盐工业废弃物生成的三维网状无机聚合物,因其优越的性能和环境效应而作为传统硅酸盐水泥的替代材料被研究。文中综述了固化条件对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深入讨论了不同固化条件导致地聚合反应进程和反应产物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宏观性能,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玄武岩纤维已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中。综述了玄武岩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具体为纤维的组成成分、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介绍了玄武岩纤维对硅酸盐水泥基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抗压、劈裂抗拉、弯曲、抗剪强度及电磁性能等。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抗拉强度高,力学性能好,电绝缘性能优越;玄武岩纤维对硅酸盐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没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对其他力学性能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玄武岩纤维对硅酸盐水泥基材料电磁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不统一。最后根据当前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指明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优制备因素水平,试验分析得出抗压强度的最优制备因素水平:水玻璃模数为1.3,水胶比为0.35,养护温度为80℃,对应的抗压强度值为71.6 MPa,比较20℃养护条件下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试验结果可知,地聚物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于普通水泥混凝土,但28 d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通过SEM电镜观察得知,粉煤灰地聚物的强度取决于包裹在粉煤灰煤泡周围C-S-H凝胶的强度。  相似文献   

9.
地聚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地聚物材料是兼有有机高聚物、陶瓷、水泥的特点,又具有独特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介绍了地聚物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材料应用研究进展,以及在我国研究及开发应用地聚物材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2016,(5)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优制备因素水平,试验分析得出抗压强度的最优制备因素水平:水玻璃模数为1.3,水胶比为0.35,养护温度为80℃,对应的抗压强度值为71.6 MPa,比较20℃养护条件下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试验结果可知,地聚物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于普通水泥混凝土,但28 d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通过SEM电镜观察得知,粉煤灰地聚物的强度取决于包裹在粉煤灰煤泡周围C-S-H凝胶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无机建筑材料。现在,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水泥混凝土正在深入地有机化。混凝土的有机化使其物理力学性能面目一新。 混凝土的有机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现就外掺、浸渍、胶结、涂复、贴面、集料、加筋、  相似文献   

12.
以碱激发偏高岭土-粉煤灰为胶凝材料,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干密度为645.2~827.6 kg/m3、28 d抗压强度为0.89~3.75MPa的地聚物轻质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偏高岭土掺量对地聚物轻质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有重要影响,抗压强度随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其干密度主要由孔隙率决定,而孔隙情况取决于发泡效果及稳泡技术;与传统的硅酸盐水泥基轻质混凝土相比,同体积下的偏高岭土-粉煤灰基地聚物轻质混凝土导热系数更低,保温隔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以低品位矿粉配制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研究了低品位矿粉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品位矿粉可以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改善保水性和黏聚性;配合比设计合理,采用较高水胶比,较大低品位矿粉用量可以制备出工作性良好,力学性能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可以大幅减少水泥用量,有效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4.
闫佳  张海燕  吴波 《建筑结构学报》2019,40(12):178-186
通过10根钢筋-地聚物混凝土梁式试件的拉拔试验,研究了箍筋间距、拉拔钢筋黏结长度对钢筋-地聚物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箍筋间距从150mm减小至100mm时,钢筋-地聚物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增加较少,但是试件的延性明显提高;随着黏结长度增加,试件由黏结破坏变为受弯破坏;对于直径d=18mm的拉拔钢筋(变形钢筋),7d的黏结长度可使其在钢筋-地聚物混凝土界面黏结破坏前屈服。将试验结果与已有文献中的钢筋-普通水泥混凝土梁式拉拔试件以及钢筋-地聚物混凝土中心拉拔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所制备的地聚物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结强度不低于相近试验条件下普通水泥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结强度;采用梁式拉拔试验测得的钢筋与地聚物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高于相同试验参数下采用中心拉拔试验获得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5.
对24个钢筋-地聚物混凝土黏结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分析钢筋与地聚物混凝土的黏结 破坏机理,考察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钢筋类型、钢筋直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及钢筋黏结长度等因素对钢筋-地聚物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并与钢筋-普通水泥混凝土之间 的黏结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当钢筋的黏结长度为5d时,相对保护层厚度c/d =3.67为 变形钢筋-地聚物混凝土中心拉拔试件破坏模式由拔出破坏向劈裂破坏转变的临界点;对于d=14 mm的钢筋-地聚物混凝土中心拉拔试件,9d的钢筋黏结长度可使钢筋屈服先于钢筋拔出或混凝土 劈裂发生。基于实验结果,还建立了变形钢筋-地聚物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采用该模 型计算得到的不同直径的变形钢筋-地聚物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曲线与实测曲线接近。  相似文献   

16.
为庆祝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吴中伟教授从事建筑材料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60年,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清华大学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10月25-26日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吴教授是国际上知名的建筑材料科学家,是我国水泥基复合材料科学研究与开发事业的奠基者之一。60年来,他在不同时期提出了混凝土科学配合比设计方法、中心质假说、混凝土补偿收缩理论以及发展绿色高强混凝土等观点学说,组织进行了混凝土引气剂、混凝土膨胀剂及其水泥…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商品混凝土生产常用水泥的适应性,通过水泥净浆与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的研究,发现聚羧酸系减水剂对大部分水泥适应性较好,但对每种水泥仍然存在最佳适应性调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2018,(11)
采用矿渣和偏高岭土作为矿物原料,水玻璃和NaOH为碱激发剂,制备地聚物胶凝材料;采用化学发泡的方法,以双氧水和MnO_2为发泡剂和催化剂,制备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研究不同的矿物组成、碱性激发条件、液固比和发泡剂掺量对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矿渣∶偏高岭土=8∶2、水玻璃模数为1.4、液固比为0.55、双氧水掺量占矿物组成的7%时,制备出的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性能最佳,其28 d抗压强度为2.6 MPa,干密度为470 kg/m~3。  相似文献   

19.
《国外建材科技》2011,(5):F0004-F0004
水泥科学与新型建筑材料研究院(原水泥科学与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下属的核心研发机构之一,以科研及成果转化为主业,设有水泥基重点实验室、水泥品种室、水泥物理室、混凝土研究室、房建材料室、环境工程室、  相似文献   

20.
应变硬化超高韧性纤维增强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又称工程地聚物复合材料(EGC)或工程地聚物混凝土,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绿色建筑材料。EGC以其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和超高的韧性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分析了EGC材料设计方法和基本力学性能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在EGC材料设计方面,主要对基体、复合材料和环境因素三方面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尤其是详细阐述了复合材料设计中的准应变硬化模型;在力学性能方面,主要概述了EGC材料的抗折、抗压和抗拉强度,以及拉伸应变行为和裂缝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为EGC的进一步发展及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