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数字广播中的数字电视始于1996年6月开播的Perfec TV卫星电视,后来又有Jsky B和DirecTV相继开播。到了上世纪末,数字广播卫星(BS)和110°通信卫星(110°CS)又先后投入运行。如今,数字卫星电视已具相当规模,成为重要的数字广播媒体。稍有遗憾的是由于价格和内容等原因,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销售不旺,数字广播的普及尚不理想。 关于数字地面电视(DTV)却仍在积极筹划之中,按规划进度将于2003年初率先于东京、名古屋、大阪地区开播,然后再向日本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2.
在模拟电视开播后半世纪,日本数字电视广播以数字化为契机,先以1996年由通信卫星(CS)的数字多频道电视拉开了序幕,接着又于2000年12月在广播卫星(BS)上开始了以HDTV 7CH为中心的高画质电视广播。如今又于2003年3月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地区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这一切似乎都是按规划进行的,但美中不足的是数字电视机的市场不振。据JEITA2002年8月资料报道,数字电视机(包括BS数字电视机和带有BS数字电视调谐器的PDP电  相似文献   

3.
数字广播技术,从80年代后期先后在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和CATV媒体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卫星数字电视与地面数字电视,不仅在高画质和多频道广播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异性,而且作为CATV系统的优质节目源也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最近,数字广播中双向互动广播的发展,例如地面数字  相似文献   

4.
增加新内容据外刊报道,预计到2000年接收广播卫星(BS)数字节目的条件接收(conditionalaccess)系统规范可望出台。CA系统的基本结构和通信卫星(CS)广播接收机一样。数字广播卫星电视规范增加新内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通过有线电视收视、收听广播的用户不断增长,数字广播正值标准化时代。通过与CS(通信卫星)、BS(广播卫星)、地面广播的转播及因特网连接,有线电视已经成为我们身边的重要信息设施。本文阐述由模拟到数字的进化,以更高级化为目标的有线电视技术动向及面向下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等课题。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广播卫星(BS)数字广播酝酿已久,终于在2000年12月正式运作。这颗BS利用4部转发器共播出了以7个频道的HDTV为中心,3个频道的SDTV和20个业者的数据广播以及10个业者经营的23套音乐,其节目可谓多采。 值得注意的是BS数字广播的用户中,不用个体接收天线而通过CATV的集体收视户几乎占全户数的一半,表明CATV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来,在模拟的BS广播和CS的数字广播中,CATV系统都是转换成与地面电视相同的标准电视信号播出,其节目质量并未下降。但在BS数字广播中,尤其是具有特色的HDTV和数据广播、电子节目指南  相似文献   

7.
数字声广播也称数字音频广播。此处介绍的数字声广播(digital radio broadcasting)都是以移动体接收即汽车收音机接收为主要目的。首先,让我们综览一下已经开始广播的欧洲的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和从2003年在日本部分地区试播的数字广播。接着,主要介绍从2001年11月开始的使用卫星的美国独特的数字广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对美国两家卫星无线公司天狼星(sirius)和XM的广播音质的比较情况,并回答一些用户关心的问题,包括汽车接收的问题。比较结果,虽然各公司的节目各有千秋,但音质都接近CD,比FM(调频广播)的音质好多了。特别提醒,卫星无线数字广播是2005年才进入汽车的,而CD是1997年进入汽车的。在前面的《卫星无线数字音频广播获得重大成功》一文主要是介绍天狼星(sirius)和XM的数字广播系统的构成、发射和特点,本文重点是介绍这两个数字广播的接收、音质比较和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1 日本CATV事业的经营现状 日本的电视广播是非常普及的。现有的模拟电视覆盖率达98%以上,全国除少数孤岛之外都能收视包括NHK1、NHK2和民营的TBS、朝日、NTV、富士等电视台的节目。另外,在数字广播方面还有强大的直接到户(DTH)可供个体接收的卫星广播,可以把孤岛、山阴地区覆盖在内。其中就有于上世纪末(2000.12)开播的广播卫星(BS)的数字广播,其节目种类之丰富也是空前的,例如BS数字广播中就有HDTV7ch、SDTV3ch以及数据广播16家公司的20ch和11家公司的声音广播23ch。与此同时利用通信卫星(CS)的数字广播虽然以SDTV的多频道为主,但数字化最早。例如1996年发射的CS数字广播  相似文献   

10.
浅谈数字广播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数字广播发展的近况,对目前国际上发展较为成熟的几种数字广播,即数字声音广播(DAB)、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数字调幅广播(DRM)、数字卫星声音广播(DSB)、网上(数字)广播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王安 《有线电视技术》2001,8(22):24-27,55
数字广播为电视提供了对话功能。这种功能将促进家庭中电视、通信与计算机的融合。在媒体融合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服务器和家庭网络。自BS(广播卫星)数字广播开始以来,日本广播技术研究所探明了家庭服务器与家庭网络在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在家庭服务器和家庭网络不断普及、数字广播业务显示更大魅力的同时,广播技术研究所也以为其国内外的标准化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 最近,随着数字广播的广播卫星(BS)、通信卫星(CS)和地面数字广播以及因特网业务的逐步展开,日本CATV也有了明显地进步。据2001年12月报道,CATV用户已增加到1870万户(其中视听自办节目的有1047万户,只收视转播节目的约823万户),还有因特网用户115万(2001年9月)。因为视听CATV  相似文献   

13.
1前言日本的广播卫星(BS)数字广播始于2000年12月,到2005年8月末,收视用户已突破1000万。同时,作为面向移动体的2.6GHz频段的卫星数字声音广播也于2004年10月启动。  相似文献   

14.
第四讲卫星多媒体广播技术随着1992年世界无线电管理大会(WARC)对广播卫星业务(声音)波段进行了重新分配,面向车载高速移动终端、手持便携终端和固定接收终端的数字多媒体广播的需求与日俱增。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几个基于本国覆盖或者跨国覆盖的数字多媒体直播卫星系统开始运行。为了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运行方面的参考信息,推动数字卫星多媒体直播系统的发展,指导为制定统一技术标准的实践活动,国际电联参考了ITU-R BS.774建议书和ITU-R BO.789建议书的有关细节,推出了数字多媒体直播系统技术标准(ITU-R BO.1130-4建议书)。这个标准中推荐了在1.4GHz~2.7GHz广播卫星业务频段上开展面向车载、便携和固定接收终端的五大数字卫星多媒体直播系统。这些系统包括:System A,System B,System D_S,System D_H和System E (System C专供地面多媒体广播)。下面简介其  相似文献   

15.
1 BS数字广播技术十分先进却起波澜 日本广播卫星(BS)的数字广播,于2000年12月1日正式运行,在技术上十分先进,曾被誉为揭开了新世纪的数字广播序幕。 BS数字广播是按日本开发的ISDB-S制式标准,首次推出了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对美国两家卫星无线公司天狼星(sirius)和XM的广播音质的比较情况,并回答一些用户关心的问题,包括汽车接收的问题。比较结果,虽然各公司的节目各有千秋,但音质都接近CD,比FM(调频广播)的音质好多了。特别提醒,卫星无线数字广播是2003年才进入汽车的,而CD是1997年进入汽车的。在前面的《卫星无线数字音频广播获得重大成功》一文主要是介绍天狼星(sirius)和XM的数字广播系统的构成、发射和特点,本文重点是介绍这两个数字广播的接收、音质比较和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日本的广播数字化进展比较迅速。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较,数字化崭新的高画质的图像和高音质的声音广播以及数据广播和双向互动型广播均已陆续实现。下文将作进一步说明。日本的广播数字化早在1996年首先由通信卫星(CS)数字广播揭开序幕,接着于2000年12月广播卫  相似文献   

18.
在广播电视的数字化革新日益深入发展之际,现在与今后的市场走向如何?这是业界关心的热点之一。据日刊广播杂志(2002.5)等报道,美国的一些市场调查公司,对美国的CATV、卫星电视、卫星无线电(声音)广播等数字媒体的现状与今后的市场前景均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现摘要简介如下,仅供国内同行探讨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13日,世界第一个数字多媒体广播(以下称“DMB”)卫星——“韩星”由美国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基地发射升空。卫星成功发射后,韩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SK电讯将于今年七月份在全国范围推出卫星DMB业务。届时SK电讯的移动用户将可以  相似文献   

20.
DMB(数字多媒体广播)是一种通过卫星(DMB-S)或地面网络(DMB-T)为传输途径传送数字的数据与电视节目,再利用移动接收设备(例如MP4、手机、小型移动接收设备等)接收信息的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