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teff.  K 《国外钢铁》1995,(6):1-7,13
在直接还原工艺中,利用煤气或煤作为还原剂还原铁矿石成固态的海绵铁,由于当今在生产高附加值钢产品的发展中,废钢自然是电炉生产的主要原料,然而,海绵铁作为添加剂在欧洲又重新显示其意义。本文将简要介绍全世界现有的直接还原生产能力,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酒钢科技》2006,(4):68-68
直接还原法是易气体燃料、液体燃料或非焦煤为能源,在铁矿石(或含铁团块)软化温度以下进行还原得到金属铁的方法。其产品呈多孔低密度海绵状结构.被称为直接还原铁(DRI)或海绵铁。直接还原炼铁法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随着世界优质废钢资源的日益减少,直接还原生产技术受到钢铁界的重视。目前已获得工业应用的气基直接还原流程主要有使用球团矿或块矿的Midex法和HyLII法.以及煤基直接还原炼铁法(FASTMET)。但考虑到中国钢铁厂以及原燃料方面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刘育光 《包钢科技》2006,32(1):8-9,17
文章主要阐述了直接还原生产海绵铁的基本原理、对炼钢生产的影响及发展前景,同时也阐述了该工艺对解决焦煤、废钢短缺的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直接还原生产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清岑  肖奇 《烧结球团》1997,22(2):31-35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直接还原生产的发展状况,以及直接还原工艺的最新进展,从我国资源特点和技术开发上看,加快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积极发展和推广“一步法”工艺,同时辅以开发低品位铁矿直接还原新工艺来生产直接还原铁,是推动短流程优质钢生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煤基直接还原炼铁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主要的煤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回转窑反应温度低,导致动力学条件变差,停留时间长,散热大,吨铁煤耗达到1000 kg左右。从能量利用角度,过多的煤气还需换热加以利用。隧道窑通过罐装矿粉,可省去造球工艺,但是罐子传热只能通过对流与传导换热方式,因此,停留时间长,热量损失大,同时罐子、海绵铁的余热、废气热量尚未得到利用,导致煤耗高达1 500 kg/t海绵铁。转底炉由于温度高,反应速度快,但是热能利用率差,吨铁实际煤耗居高不下。可见,目前的煤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离低能耗、低污染的炼铁目标相差甚远,最大的问题是固态条件下的还原反应效率过低,提高铁矿的低温反应性能是煤基直接还原炼铁走向成功、高效、环保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低品位铁矿石直接还原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种难选铁矿石进行了煤基直接还原和渣铁分离研究,提出了煤基直接还原──渣铁分离──还原铁粉冷固结成型的新的工艺流程。所得产品的铁品位、金属化率和铁回收率分别在90%、92%和84%以上。直接还原铁粉经冷固结成型后即为电炉炼钢的优质原料。该工艺为利用我国大量尚未开发的低品位难选铁矿石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直接还原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史占彪 《烧结球团》1994,19(2):18-21,37
本文概述了世界直接还原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目前气基竖炉直接还原从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上均占优势。然而从世界能源贮藏看,大直接还原必将出现繁荣。近十年,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取得了多方面的技术进步,得到稳定发展,从我国资源特点和技术开发上看,加快煤基直接还原是适应经济发展和推动优质钢生产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赤泥是氧化铝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随着赤泥的大量堆积,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赤泥又具有很高的潜在利用价值。基于此背景,介绍了赤泥的基本性质,对产品还原铁粉的市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重点详细的阐述了赤泥煤基直接还原生产铁粉工艺技术研究现状,其中包括回转窑煤基直接还原技术,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技术,隧道窑煤基直接还原技术和竖炉煤基直接还原技术。总结了以上技术在赤泥还原生产铁粉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在选择合适的工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期为后续赤泥生产铁粉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军 《四川冶金》2021,43(4):48-51
本文主要概括介绍了以钛铁矿为原料,采用回转窑装置,通过煤基直接还原工艺生产还原钛的生产实践.介绍了生产所采用的原燃料现状和回转窑生产还原钛的工艺流程,对工艺过程中涉及的还原温度、反应时间和气氛等工艺参数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回转窑生产工艺存在的典型问题如烟气达标排放、炉窑结圈等问题做了简要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碳化铁——新型的直接还原铁产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倪红卫  苍大强 《钢铁》1997,32(9):14-16
由于短流程工艺的兴起,优质废钢短缺,人们对碳化铁的兴趣日益增加,本文介绍了碳化铁的特点及生产背景,并与海绵铁、热压块铁产品作了比较,最后分析了碳化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拜耳法赤泥制备海绵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煤基直接还原烧成—渣铁磁选分离—母液溶出的方法处理拜尔法赤泥,配入自制复合助剂,进行了生产优质海绵铁的试验探讨。通过SEM-EDS、X射线等手段研究了煤基直接还原过程中金属铁晶粒长大特性,着重讨论了添加剂种类、焙烧条件及磁选参数等对金属铁晶粒长大特性的影响,自制添加剂A为优选添加剂,最佳焙烧温度为1 200℃,焙烧时间2 h,磁场强度以2 000 A/m为宜,所得产品的金属化率为92.9%,含铁品位为93.7%,铁回收率为94.42%。  相似文献   

12.
直接还原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强 《烧结球团》1999,24(1):24-28
介绍了三种直接还原新工:Fastmet法、CIRCOFER法和COMET法。这三种直接还原工艺均采用煤作一次能源,以粉矿为原料,将现有的气基和煤基直接还原工艺的优点结合起来,使直接还原技术发展更快。  相似文献   

13.
直接还原炼铁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根据还原剂不同分为气基与煤基.目前已获得工业应用的气基直接还原流程主要有使用球团矿或块矿的Midrex法和HyLⅢ法,以及直接使用粉矿的Finmet法.已获得工业应用的煤基直接还原流程主要有回转窑工艺和转底炉工艺,转底炉有使用球团矿的,也有直接使用粉矿的.对各种直接还原流程的工艺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评述了其最新发展趋势,结合国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优质电炉炉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粒铁脱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粒铁脱碳工艺流程和脱碳粒铁进行了技术评价。结果表明,在脱碳粒铁质量、建设投资、生产成本、生产规模可变性、操作难易程度、生产效率和对原材料的要求等方面,粒铁脱碳技术都比用直接还原法生产海绵铁或用其它途径更为合理和容易实现。脱碳粒铁可作为电炉的常规炉料,而且是一种可代替海绵铁和重废钢的纯净优质炉料。  相似文献   

15.
高建阳 《山东冶金》2009,31(1):45-47
利用氧化铝厂强化烧结法赤泥,配入自制添加剂,采用煤基直接还原焙烧-渣铁磁选分离-冷固成型的新工艺流程,通过X-ray、SEM-EDS等手段,研究了强化烧结法赤泥煤基直接还原过程中金属铁晶粒长大特性,并着重讨论了添加剂种类、焙烧条件对金属铁晶粒长大特性的影响,生产出的优质海绵铁金属化率为92.9%,含铁品位为93.7%,铁回收率为94.42%,为赤泥综合利用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Born.  CJ 靳望 《烧结球团》1994,19(2):42-43
南非SL/RN海绵铁生产九年的经验[南非]C.J.Bornman等1概况1981平,德国鲁奇公司为南非钢铁公司的范德比杰尔帕克厂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煤基SL/RN工艺直接还原车间,生产优质海绵铁(DRI)作为电炉和顶吹氧气转炉的原料。该车间占地8524...  相似文献   

17.
高铁拜耳法赤泥煤基直接还原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要介绍了氧化铝厂高铁拜耳法赤泥煤基直接还原焙烧试验研究结果。采用配入A型催化剂赤泥煤基直接还原焙烧──磁选分离──冷固成型工艺,可由高铁赤泥直接产出海绵铁。  相似文献   

18.
直接还原铁生产概况及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近年国内外直接还原铁生产概况,分析了不同直接还原工艺的状况,认为Midrex是最主要的直接还原铁生产工艺,资源条件决定了煤基回转窑法仍将是我国直接还原铁生产的主要方法,但应重视气基竖炉还原工艺的开发研究工作.我国直接还原铁仍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生产规模过小、工艺设备落后是限制我国直接还原生产发展主要原因.此外,应建立稳定畅通的原料供应渠道.  相似文献   

19.
Chat.  A 史占彪 《烧结球团》1989,14(3):57-62
评述了世界和印度直接还原的发展情况。对煤基和气基直接还原的原料作了论述,预测和比较了两种工艺的产品成本。证明在印度直接还原厂必须实施降低成本的措施,方能进一步改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唐贤容  唐宁 《烧结球团》1995,20(6):19-23
本文阐述了低温固结球团直接还原法的工艺与理论研究,并介绍了它的应用前景,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效率、短流程、低能耗”的特点,是强化煤基直接还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