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汽车齿轮齿条转向器零件的齿条加工过程中,圆柱形铣齿刀在铣齿时出现频繁打刀。针对这种打刀现象,从机床刀具、夹具和被加工工件的材料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和统计分析,发现刀具已磨损且刀刃修磨不彻底、刀刃厚度薄、工件装夹不稳、工件材料的切削性能差,均是导致频繁打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简支梁模型分析了带锯条在切削时的受力情况。对带锯条引入刀弯后,通过简支梁模型建立了张紧力、齿部张力以及刀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738H中大型模具钢的锯切,证明了正刀弯对防止切斜具有重要的作用。锯切时,当带锯条的正刀弯达到55mm/6000mm时,其齿部张力为背部张力的4.15倍,锯切刀数为常规带的5倍,正刀弯值随锯切刀数的增加而变小。当带锯条齿尖的磨损量达到0.20-0.25mm且正刀弯值降低至33mm/6000mm时,齿部张力在克服切削阻力后不足以维持带锯条齿部绷直状态,造成横向振动,从而导致切斜失效。 相似文献
3.
圆柱蜗轮滚刀齿厚设计分析宝钢集团苏州冶金机械厂(215004)黄昌国理论上切削蜗轮的滚刀参数和形状必须和工作蜗杆完全一致,滚切中心距也应和传动中心距相同,能否有条件复制出和蜗杆完全相同的蜗轮滚刀是保证啮合质量的关键;而在生产实践中,蜗轮滚刀的齿厚参数... 相似文献
4.
5.
6.
<正> 已知带凸肩立铣刀的端面齿形和螺旋参数,要求设计铣槽刀的轴向齿形,其计算方法目前在国内外有数种,多数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下面介绍一种简单近似的计算方法,供读者在刀具设计中参考。为了和《工具技术》杂志90年第4期上刊出的“先进的铣槽工艺”一文相吻合,因此本文选用的齿形是立铣刀铣槽工艺端而齿形,见图1。 相似文献
7.
在车铣加工中心上增设一个Z轴旋转轴,并进行圆柱插补,使其回转类零件及其外轮廓的螺旋槽、异形槽或等分孔在一次装夹车削后连续高精度加工完成。 相似文献
8.
从设备与工艺两方面对离合器毂铣槽时出现的啃刀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啃刀原因主要是机床丝杆局部磨损无法自动消除间隙,以及原工艺采用逆铣粗加工和切削深度过大所造成,相应提出的对策为变换装夹位置和改进加工工艺,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万昆祖 《机械工人(冷加工)》1992,(3):18-18
我们在无专用设备的情况下,采用专用齿条铣刀,在万能立铣头上进行高速铣齿,工件如图1所示。专用铣刀(图2)采用机夹前压式结构,装夹、调整,刃磨都较方便。5块高速钢垫片3可利用废旧的锯片铣刀改制而成。 相似文献
10.
双重收缩齿直齿锥齿轮的铣削原理及刀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萍 《机械工人(冷加工)》2000,(4):12-13
锥齿轮中的双重收缩齿,即从轮齿的大端到小端齿高急剧减小,且顶锥、根锥和分锥三者的顶点都不重合。双重收缩齿常见于进口设备的重载、低速转动。目前国内尚缺乏成熟的加工方法。我们经过计算,摸索出用成形法铣制该类齿轮(图1), 相似文献
11.
圆柱铣刀前角的精确磨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圆柱形螺旋刃铣刀磨削偏距E的精确计算方法,该法可以保证精确地磨出所要求的法向前角。介绍了用图形模拟技术校核前刀面磨削干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复杂型面的成型组合铣刀的设计思路,介绍了立装刀片机夹圆盘铣刀的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及三维设计软件在机夹铣刀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介绍了大节距链轮常用加工方式及优缺点。结合用户需求,设计制造了一种盘形可转位链轮铣刀以提高加工效率。简单介绍了铣刀的设计方法,验证了试制出的铣刀。 相似文献
17.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先进制造技术,对高速面铣刀的设计及加工的研究,一直是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高速面铣刀的设计与加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面铣刀的几何参数、几何角度与切削力之间的关系、刀体设计、加工工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瞬时刚性切削力的建模是铣削加工物理仿真的基础,然而,球头铣刀的刀齿形状复杂,加工过程中姿态多变,瞬时刚性铣削力的建模难度较大。在考虑刀具姿态调整的情况下,通过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刀齿的运动轨迹,提出了一种识别刀具和工件瞬时接触区的改进Z-MAP算法,通过计算当前刀齿的参考线与工件的边界面或刀齿扫掠面的交点求出瞬时未变形切屑厚度,并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辨识了切削力系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微元积分法建立了瞬时切削力的计算模型。为了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分别进行了垂直加工和倾斜加工试验,试验和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该建模仿真方法是有效的,可以为实际加工中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可转位面铣刀刀片槽设计的角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坐标变换用于可转位面铣刀的刀片槽设计,建立了铣刀切削角度、刀片角度以及刀片槽形成角度的数学关系,给出了刀片槽角度设计和制造的有效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