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垂直提拉工艺利用水辅助自组装法在生物医用不锈钢表面制备出大面积规则排列微孔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OA)涂层,实验证明溶液浓度和PLGA的分子量对涂层的微孔排列形貌有较大影响。高浓度和高分子量的PLGA溶液有利于获得大面积规则排列的微孔涂层;反之,则易出现多边形胞状的不均匀微孔排列结构。分析认为多边形胞状结构的形成与表面张力梯度引发的Marangoni对流效应有关。通过该方法可实现复杂轮廓金属器械表面的高分子微孔涂层生物改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以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为载体、地塞米松为药物的载药薄膜。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地塞米松被有效地分散在PLGA中;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PLGA薄膜,地塞米松的引入增加了薄膜的亲水性。载药薄膜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表明地塞米松存在突释现象,6d后呈现出较好的线性释放特征。体外生物学评价表明装载地塞米松的PLGA表面既对血小板的粘附与激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又显著地抑制平滑肌细胞的粘附与增殖。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法制备了地塞米松药物洗脱支架,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支架表面涂层光滑均匀且连续,支架撑开后没有产生剥落和裂纹。  相似文献   

3.
冠脉支架表面PLGA涂层制备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静电喷涂沉积(electrospray deposition ESD)法在冠脉支架表面制备了PLGA涂层.采用OLYMPUS体式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涂层宏观表面形貌及三维形貌;通过对涂层支架进行球囊扩张考察了PLGA涂层与支架的结合力;通过血小板粘附实验和动态凝血时间测定研究PLGA涂层的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ESD法在冠脉支架表面制备PLGA涂层,支架筋拐角处无明显的聚合物胶体缠绕、粘连且涂层表面光滑;PLGA涂层将316L不锈钢基体的微坑覆盖,基体Ra=16.174nm,PLGA涂层Ra=0.149nm,涂层表面粗糙度小;涂层支架撑开后在最大塑性变形位置无涂层撕裂、翘起等缺陷,涂层与支架有良好结合力;PLGA涂层血小板粘附量少,变形小,未引起血小板激活,动态凝血时间长,直到50min未产生凝血,PLGA涂层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冠脉支架表面载药涂层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树脂,作为支架表面载药涂层的药物载体聚合物.采用浸涂法制备了不锈钢基体表面聚合物及聚合物载药涂层,并利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了所制备共聚物的成分,并评价了物理性能、生物稳定性能以及药物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涂层具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加入提高了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尤其是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所制备的药物释放涂层具有缓释紫杉醇的功能,其释放周期超过15 d.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携带紫杉醇的载药涂层在生物稳定性、物理性能及药物释放性能方面满足冠脉支架的表面涂层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微弧氧化法(MAO)在表面预氧化镍钛(NiTi)丝(直径(0)0.5mm)表面制备含Ca、P的均匀微孔涂层,对不同处理时间形成的涂层进行扫描电镜(SEM)形貌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成分分析,并探查了涂层的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表面预氧化的NiTi丝在微弧氧化处理时,随微弧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层中Ti/Ni提高,Ca、P含量也提高.微弧氧化20s时,涂层质量较好,微孔均匀分布,微孔孔径1μm左右,表面没有裂纹,而且此时涂层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氧氟沙星PLGA微囊的制备、表征和影响包封率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氟沙星在眼科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氧氟沙星作为模型药物,采用水/油/水(w/o/w)的复乳化和溶剂扩散技术制备氧氟沙星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微囊,对影响包封率的工艺参数如药物浓度、PLGA使用量、初乳复乳的搅拌速率进行研究,并对微囊的粒径、表面电位和表面形态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根据优化工艺制备的氧氟沙星PLGA微囊的平均粒径511.9±14.6nm,zeta电位-17.97±0.80mV,包封率54.2%,载药量1.94%。包封率随PLGA使用量、初乳搅拌速率的增加而上升,随内水相药物体积和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通过优化的水/油/水(w/o/w)复乳化和溶剂扩散技术制备氧氟沙星PLGA载药微囊的粒度分布窄,载药量和包封率适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可降解AZ31B镁合金心血管支架表面成功制备了携带雷帕霉素的聚乳酸-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LA-PTMC)共聚物涂层,评价了涂层的表面形貌、降解性能、血液相容性和药物释放性能.结果表明,PLA-PTMC共聚物作为载药涂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表面均匀、光滑,降解周期超过1个月,血液相容性良好.涂层具有缓释雷帕霉素的功能,释药周期超过1个月,可在内膜增生期内有效抑制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满足冠脉支架表面载药层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纳米SiO_2为模板,在其表面接枝聚L-谷氨酸(PLGA),以壳聚糖(CS)为大分子交联剂,构建了PLGA/CS化学交联中空纳米凝胶,研究了纳米SiO_2粒子表面接枝,纳米凝胶制备、微观形貌以及pH响应行为。以水溶性盐酸米托蒽醌(MTX)为模型药物,研究了PLGA/CS纳米凝胶的载药与释药性能。结果表明,PLGA在SiO_2表面成功接枝;PLGA/CS纳米凝胶呈球形,平均粒径为365 nm。冻干后纳米凝胶尺寸收缩至100 nm左右;PLGA/CS纳米凝胶具有pH响应性,随pH的提高,PLGA/CS纳米凝胶粒径先减小后增大;PLGA/CS纳米凝胶对MTX有良好的负载能力,最高载药量达41.4%。载MTX的PLGA/CS纳米凝胶在起始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突释,随后释药速度明显变缓,直到7 d后达到释放平衡,药物缓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以纳米SiO_2为模板,在其表面接枝聚L-谷氨酸(PLGA),以壳聚糖(CS)为大分子交联剂,构建了PLGA/CS化学交联中空纳米凝胶,研究了纳米SiO_2粒子表面接枝,纳米凝胶制备、微观形貌以及pH响应行为。以水溶性盐酸米托蒽醌(MTX)为模型药物,研究了PLGA/CS纳米凝胶的载药与释药性能。结果表明,PLGA在SiO_2表面成功接枝;PLGA/CS纳米凝胶呈球形,平均粒径为365 nm。冻干后纳米凝胶尺寸收缩至100 nm左右;PLGA/CS纳米凝胶具有pH响应性,随pH的提高,PLGA/CS纳米凝胶粒径先减小后增大;PLGA/CS纳米凝胶对MTX有良好的负载能力,最高载药量达41.4%。载MTX的PLGA/CS纳米凝胶在起始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突释,随后释药速度明显变缓,直到7 d后达到释放平衡,药物缓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修饰的PLGA纳米粒作为蛋白多肽类药物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剂挥发法,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了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PLGA纳米粒(PLGA NP),采用两种修饰方式(直接吸附法和共价交联法)以壳聚糖(chitosan,CS)修饰纳米粒表面,通过考察修饰方法对纳米粒的理化性质、释药性质以及对BSA构型的影响,吸附法修饰的纳米粒(ADCS NP)包封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