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取用水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火电工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用水大户,其取用水量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工业取用水量的平均速度。分析了长江流域火电工业用水现状及特点,采用统计类比分析方法,在对流域近5 a新建火电项目用水定额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地方发布的火电工业用水定额的适应性,参照国外先进用水指标,分析了长江流域火电工业取用水定额的先进性。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新建大型火电项目用水水平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电厂间的用水水平差距仍然很大,整个火电行业仍有较大的节水空间。  相似文献   

2.
陈芳莉 《陕西水利》2012,(3):19-20,23
本文采用1986年~2009年水资源公报及历年水利统计年报的数据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对渭南市社会经济各部门的用水结构、变化趋势、用水水平等用水特征及综合用水水平等做了细致的分析,为水资源管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渭南市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水资源条件比较差。  相似文献   

3.
对长江流域水资源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特征,且与黄河、珠江和海河等流域进行比较,分析了长江流域在我国水资源中的地位和特点。针对长江流域中下游洪涝灾害、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水环境污染、缺水特征及水能资源的利用等问题,提出应同时重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加强全流域综合规划、监测和治理,建立节水制度等建议。并认为,要解决好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最关键是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片水利投入占用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投入占用产出技术研究和编制了1999年长江流域片51部门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计算出长江流域片各种用水系数,包括直接用水系数、完全用水系数、增加值用水系数和用水乘数,计算了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江流域片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对长江流域片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用水和缺水特点.讨论了用水总量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合长江流域特点的用水总量控制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监测断面的确定、区域用水合理性分析和用水指标分配等。最后,提出总量控制管理需要的监测和计量系统,该系统可以为长江流域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春强 《治淮》2010,(12):8-9
漯河市是河南省缺水的城市之一,水资源量的开发利用、结构分配都需要我们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以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4年长江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政祥 《水资源研究》2006,27(2):9-11,29
根据2004年水资源公报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量及利用状况。2004年长江流域属偏枯水年,年降水量为1040.3mm,地表水资源量为8633.6亿m^3,水资源总量为8734.1亿m^3。水质总体较好。总用水量1804.8亿m^3,用水消耗总量834.9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利用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8.
重点监控用水单位是社会用水的重要单元,是水资源监督管理的主要对象。为加强长江流域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监督管理工作,采取线上监控+线下监督检查的监管模式,建立并定期更新重点监控名录库、开发并完善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管理系统、开展重点监控用水单位节水调查、进行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用水数据量化分析以及开展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现场监督检查等工作。针对存在的重点监控管理系统有待完善、监控覆盖范围有待扩大、用水效率监控相对薄弱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是“三条红线”的重要指标,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工作。通过分析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及各水资源二级区用水总量、各行业用水量、用水效率和水平的变化趋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用水定额预测了2020年和2030年长江流域用水需求,分析了各产业用水量变化趋势,提出了长江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有关分析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随着长江流域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加快发展以及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的用水要求不断增加,水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对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基础上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其成果为有效控制和管理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朝阳污染源及水质状况分析评价结论,总结出朝阳大凌河流域污水直接排放、污 径比较高,水质污染及水土流失严重的水污染特点.利用QUAL-Ⅱ模型,对大凌河朝阳市区段水质、水环境容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并就朝阳大凌河流域水污染特点及排污总量控制需求,提出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北京是水资源日益严重匮乏的城市。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7。据测算,到2000年,全市平水年缺水6-7亿立方米,枯水年缺水14亿立方米,面临严重缺水的危机,已制约北京经济和城市发展,危及首都人民正常生活。有关部门为解决北京缺水做了大量工作,而水资源缺口仍很大。若再向邻近地区挖水,不仅解决不了北京的问题,而且还会加重本已缺水的整个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因此南水北调中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在机构建设、发挥松辽水系保护领导小组作用、水污染防治、水质监测、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文章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长江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保障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密  王秋  吕升奇 《人民长江》2006,37(8):9-10
研制并实施了长江张家港市饮用水源地监测保障系统,将水源地水质自动遥测预警系统、移动应急监测系统、实验室固定监测系统和突发事件应急对策预案4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解决了国内水质监测工作中的数据准确性、连续性和实时性不能兼顾的难题.该系统大大减少野外水质遥测站的单站建设投资及年运行和维护费用;在发生污染事故时,可以提前部署各项应急工作,有效地减少了饮用水源污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蔡其华 《中国水利》2005,(13):180-183
通过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和用水情况的分析,说明在长江流域加强节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长江流域节水潜力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加强节水的对策措施.在农业方面,要加强灌区配套和改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发展无污染农业,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在工业方面,要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拟定行业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加快污水资源化步伐;在城镇生活方面,要加强节水法规建设的宣传,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水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志强  王飞 《中国水利》2005,(22):23-25
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由来已久.有效开展水污染防治、保障流域的水安全,是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概述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初步探讨未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提出转变水污染防治思路,统一规划,明确责任,建立国家支持与市场运作的治理体制,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消除结构性污染比重,设立环境保护税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从从实际入手,组织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从流域出发,加强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以科技进步,促进水资源保护工作深入开展;面向新世纪,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走向流域模式。  相似文献   

18.
流域生态用水与需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流域生态用水与需水研究对流域水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水量平衡原理,提出计算不同频率流域生态用水与需水方法,并以海河流域为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时的生态用水量与需水量,主要结论为,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理论是研究流域生态需水的基本原理;生态用水等于水资源总量减去生活生产耗水量;根据不同水资源条件下年生态需水量进行生态配水。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不同流域的复杂情况,提出了流域水资源使用权初始分配的一般原则,包括社会公平、尊重现状、基本生态需水优先、重要性和效率优先、适量预留、权利和义务相结合、民主协商、适时调整等;研究了水权分配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权属关系、水资源调控能力、生态环境、政府预留水量等方面的约束条件及其阈值的确定方法;设计了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水权分配的技术思路,包括水权分配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河流与计算单元的关系、水权分配的层次与内容、需水的合理性复核、各水平年间水权的协调等。应用该方法完成了松辽流域各典型河流水资源使用权初始分配方案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树军  李应硕  张金萍 《东北水利水电》2011,29(12):28+58+72-28,58
辽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很低,而中部城市群用水量却很大,由于地表水不足,许多城市的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本文立足于地下水保护,依据城市的发展规模和用水要求,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梳理和明确了主要城市未来的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