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风冷是高速线材控制相变的关键环节,然而盘条在风冷线运动中搭接位置和搭接状态不固定,导致测温困难,冷却控制不精准。为此,本文研发了风冷线测温系统,利用热像仪测量盘条温度分布,通过点温仪校准,该系统可评价盘条搭接处的冷却不对称。以■8 mm HRB400E盘条为例,上下搭接处本应相近的温度其温差达35℃,反映了冷却不对称程度。此外,该系统具有评价每根盘条温度质量的功能,如统计了异常盘条相邻10根盘条温度,70%盘条的搭接温度波动在±10℃以内的部分占比为50.98%~62.76%,其余盘条低至5.42%~29.03%,这表明搭接温度波动较大,温度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专利公报     
申请号85107780 申请人唐山钢铁公司发明人徐国维等发明名称混凝土构件用中强钢丝及热轧盘条本发明为混凝土构件用中强钢丝热轧盘条,其优点是可由热轧盘条直接冷拔而成中强钢丝,无需热处理。钢丝和盘条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0.15~0.28% Mn1.30~1.75%,Si0.25~0.70%,S≤0.050%,P≤0.050%。  相似文献   

3.
《甘肃冶金》2020,(1):25-27
研究了时效对∮6.5 mm72 A盘条的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的影响,在时效期内盘条抗拉强度(Rm)保持在1 147~1 184 MPa,断面缩率(Z)由未时效时的41%,提升到充分时效后的48%,性能的变化表明盘条的时效期为15天。断口形貌研究表明,时效完成后,盘条中心纤维区出现了大量的大而深的韧窝,盘条的塑韧性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出口用户的要求,进行了高碳钢盘条SWRH82BCr的生产试制。介绍了该盘条的试制过程,对采用200mm×200mm连铸坯直接轧制的盘条实物质量进行了检验,给出了试制结果。针对首次试制的盘条中心网状碳化物级别、中心马氏体级别偏高的问题,进行了斯太尔摩风机风量的调整,稳定了盘条的出厂性能。试制结果表明:该钢种试制工艺路线合理,优化后的高线斯太尔摩控冷工艺得到固化,盘条的中心网状碳化物、中心马氏体级别均不大于0.77级,索氏体体积分数不小于90%,断面收缩率不小于42.5%。  相似文献   

5.
碳含量和控冷工艺对盘条ER70S-6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炉不同碳含量的焊接用钢盘条ER70S-6控冷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提高吐丝温度虽可以降低盘条的强度,但盘条中易出现混晶组织,碳含量小于0.08%可以使盘条的强度控制在较低水平。盘条拉拨试验结果表明,马氏体组织是引起脆断的重要原因,对盘条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的控制是生产具有优良加工性能焊接用钢盘条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碳钢SWRH82B(0.81%C)盘条用于生产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其中网状碳化物是造成冷拔断裂的重要原因。试验了该钢150 mmn×150 mm铸坯堆垛缓冷时间(0~48 h)对铸坯碳偏析和φ12.5 mm盘条碳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空冷时的铸坯中碳含量的差值为0.116%,堆垛缓冷12,24,36,48 h后碳含量差值分别降至0.088%,0.080%,0.075%和0.076%,盘条中网状碳化物也相应降低;SWRH82B钢150 mm×150 mm连铸坯堆垛缓冷24 h,可以满足盘条冷拉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设计和研究了高强度预应力钢丝用盘条87B的成分,通过低倍检验、拉伸试验、金相观察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铸坯、盘条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生产的Φ12.5 mm 87B盘条平均抗拉强度1 216 MPa,平均断面收缩率34%,氧化层厚度为10~20μm,盘条各项性能均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21MnSi高线盘条性能与化学成分回归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我公司的预应力混凝土用低合金21MnSi盘条是高速线材厂采用高速无扭控冷工艺轧制而成,产品出厂执行标准为YB/T038—93。标准要求抗拉强度σb≥550MPa,延伸率δ5≥23%,在保证盘条力学性能的情况下,化学成分下限不做交货条件。按此要求,我公司已摸索出了成熟的冶炼工艺,冶炼内控成分为0.15%≤C≤0.22%;1.20%≤Mn≤1.55%。化学成分能够保证轧制后盘条力学性能符合标准要求。我公司的21MnSi盘条的主要销售市场在北京地区,用户的产品根据用途对其钢丝强度张别要求较高,因此,对原料即我公司的盘条的抗拉强度要求亦较高。为保证钢丝强…  相似文献   

9.
通过工艺流程:100 t电弧炉→LF→RH-→220~300 mm2连铸方坯→450 mm x 150 mm轧坯→ϕ5.5 ~ 25 mm 线材盘条,成功开发生产C75S 弹簧钢(/%:0.72~0.74C,0.29~0.32Si,0.73~0. 77Mn,0.006~0.010P,0.002~0.005S)热轧盘条,盘条10μm以下的夹杂比例约92%,索氏体含量达到95% ,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交替的片层平均间距为0.1~0.2μm,盘条Rm为1022 MPa,A为17.5%。  相似文献   

10.
BZJ60-Ti盘条属于60kg级的低碳高合金焊丝钢,该盘条在焊接电流较大时,可减少飞溅30%~50%,焊缝成形性也好,市场前景大,文章针对BZJ60-Ti盘条目前存在的强度性能波动,特别是同圈强度波动过大问题,从冷却工艺着手,以5.5mm规格BZJ60-Ti盘条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冷却工艺对盘条强度性能波动的影响机理,并根据工艺试验结果给出减小BZJ60-Ti盘条同圈强度波动的合适工艺。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浸出过程中,铁既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能源物质之一,也是浸矿的主要氧化剂。针对FeS2含量较低的矿床,通过添加不同占比的黄铁矿进行室内摇瓶试验。结果显示:未添加黄铁矿时,生物浸出的浸出率为92.2%,添加黄铁矿时最大浸出率提高3.6个百分点,并且浸出周期明显缩短。当黄铁矿添加量高于3%时,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浸出率降低。矿浆浓度保持10%,黄铁矿添加量分别为0%、1%、2%、3%、4%时,浸出率依次为92.2%、95.8%、90%、85.5%、82.3%。  相似文献   

12.
低品位细脉型黑白钨矿合理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依据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对低品位细脉型黑、白钨矿石提出了粗粒重选—细粒浮选的工艺,在原矿含WO30.23%、Mo0.018%的情况下,获得了重选钨精矿含钨WO363.54%、钨回收率70.11%,细泥浮选钨精矿含钨WO335.22%、钨回收率10.48%,综合钨精矿含钨WO357.53%、钨回收率80.59%,钼粗精矿含钼2.31%、钼回收率50.54%的结果,钨和钼得到了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三道沟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宁丹银、三道沟浮选精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精矿中金矿物粒度细小,绝大部分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金的赋存状态以包裹金为主,靠机械磨矿很难使这部分金单体解离或暴露,致使精矿金的氰化浸出率仅为15.00%左右,难以回收利用。采用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在矿石细度-0.040 mm占95.00%(-0.075 mm占99.50%)、氧化矿浆温度为42 ℃、矿浆pH值在1.2~1.5之间、矿浆浓度15%、细菌氧化12~13 d的条件下,丹银、三道沟及混合精矿氧化渣氰化金浸出率分别为95.00%~95.47%、94.20%~94.62%和95.04%~95.11%,银浸出率分别为76.00%、74.21%和75.11%,指标较为理想,较好的解决了该含砷金精矿难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蒋彦  乔吉波  王少东  简胜 《云南冶金》2012,41(2):33-36,40
针对越南河江铅锌矿石,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可以得到硫化铅精矿品位含铅59.07%、锌6.57%,回收率铅91.48%、锌12.94%;硫化锌精矿品位含锌46.32%、铅1.22%,回收率锌80.49%、铅1.67%;有价元素得到了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5.
从钨重选尾矿中浮选回收钼铋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联海 《中国钨业》2006,21(3):18-20,36
在低浓度粗粒度的条件下,成功地采用浮选工艺直接从钨重选尾矿中回收钼铋,细泥尾矿则进行浓缩后直接浮选回收钼铋。在重选尾矿钼品位0.024%、铋品位0.019%,细泥尾矿钼品位0.056%、铋品位0.044%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技术指标,钼总回收率达到41.34%,铋总回收率达到32.5%,钼精矿品位达到46.85%,铋精矿品位达到23.05%。在钼市场持续高价位的情况下,工程投产后可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云南斗南锰矿针对北翼倾角在40(°)-70(°)之间,以F13断层为界的西边薄矿体尝试并段采矿,即北翼8中段巷道开拓到F13断层即开始单翼退采,F13断层西边矿体从北翼9中段采出,这样9中段F13断层西边采高为54m,可节省370m开拓巷道工程费。不同的采矿方法在该段中段使用,达到优势互补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低品位白钨矿在常温浮选过程中能否产出中度钨精矿产品直接销售,对柿竹园低品位白钨给矿,试验研究了"分级-泥砂分选"浮选新工艺流程。在分级脱泥比例15%的条件下,获得了矿砂样部分产出的精矿WO3品位28.32%,WO3相对回收率78.04%;矿泥样部分产出的精矿品位1.51%,WO3相对回收率40.77%;总综合精矿WO3品位为11.60%,WO3总回收率为71.92%的技术指标,其中产于矿砂精矿即中度钨精矿所占的WO3回收率为66.08%。  相似文献   

18.
张晋祥 《云南冶金》2005,34(4):75-76
利用环保型富集离子浓度的方法,用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废水中的Cu、Pb、Zn含量。经加标回收试验考查,铜的回收率为96%-98%;锌的回收率为95%-104%;铅的回收率为89%-90%。对分析精密度考查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Cu4.3;Pb7.7;Zn7.0。该方法用于分析铜选厂废水中铜铅锌含量可得出准确结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沸腾焙烧—酸浸—氰化工艺处理高铜金精矿。工业实践表明,对于铜品位7%~10%的金精粉,全流程铜的回收率达到97%,酸浸渣含铜低于0.3%,氰化金浸出率96.84%,银浸出率75.45%,烟气SO2总转化率平均98.74%,处理后的烟气SO2浓度0.061%。  相似文献   

20.
提出从贵金属酸泥中分离硒和碲的工艺。采用碱浸出时碲的浸出率能够达到77.7%,硒的浸出率为38.78%;中和过程中中和渣含碲72.88%,碲的沉淀率达到98%,硒的浸出率仅为4.3%,还原过程中还原效率达到99%以上,产出粗硒含硒8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