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概述了窄带隙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反应机理、新型窄带隙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种类以及影响窄带隙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的因素.介绍了传统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掺杂改性方法和一些新型的窄带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2.
光催化材料在环境治理及能源问题解决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催化效率的提高是推动光催化材料发展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目前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热点,重点概述了光催化材料的改性研究现状。分析了未来光催化材料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展望了光催化材料的发展的总方向。  相似文献   

3.
《粘接》2013,(1):84
近日,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先进炭材料研究部制备出具有可见光全光谱吸收的红色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这意味着有可能利用二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实现高效可见光分解水制氢,对于太阳能的大范围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成果先后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和《能源与环保科学》。据介绍,通过光催化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例如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获得新能源的一个极具前景的重要途径。发展可全光谱吸收可见光(波长为400~700纳米)的光催化材料,是实现高效太阳能光催化转化的前提。然而,多数稳定的光催化材料的可见光吸收低。通过掺杂能缩小光催化材料的带隙,是增加光催化材料可见光吸收的基本手段。锐钛矿二氧化钛是目前科学界研究最为广  相似文献   

4.
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几年在可见光范围内响应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状况,介绍了拓宽光谱响应光催化材料的类型、机理、制备方法以及颗粒粒径对可见光吸收边的影响,展望了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纳米TiO2的紫外光与可见光光催化机理,综述了三维孔结构矿物负载纳米光催化材料、二维层状孔结构矿物负载纳米光催化材料、一维管状孔结构矿物负载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展望了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2):3457-3462
综述了铋系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机理、主要分类和晶体结构,并介绍了铋的二元氧化物、铋的氧酸盐和卤氧化铋铋系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去除工业气体污染物、室内空气净化、废水处理和除菌领域的应用现状。说明铋系光催化材料活性高,成本低,光催化效果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同时指出了铋系光催化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磷酸银基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新型的、高活性的光催化材料是未来光催化技术的发展方向。Ag3PO4由于具有高的量子效率、强的光氧化能力和高效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已成为材料学、化学、能源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从制备方法、形貌控制以及光催化活性等方面综述Ag3PO4基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对Ag3PO4基光催化材料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类光催化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光催化剂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光催化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在水泥基材料成型过程中加入铋系光催化前驱体溶液实现原位光催化水泥基材料的合成,提高光催化剂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赋予水泥基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同时改善水泥基体抗压强度。通过扫描电镜和EDS能谱对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最高可达91.64%,对氮氧化物的降解效率最高可达到15.03%,早期机械强度提升约10%。光催化剂在水泥基体中分散更加均匀,同时水泥基体致密度提高。本文揭示了原位光催化水泥基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与机械性能的提升机制,为其他功能性水泥基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光催化材料已经在很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材料方面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光催化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光催化水泥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并讨论了光催化水泥基材料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将介孔炭与磷酸银结合,制备出磷酸银-介孔炭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对所制备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介孔炭负载量的增大,生成的磷酸银粒子尺寸减小。所制备材料中的磷酸银为立方体型,介孔炭的加入不会影响其晶体结构,可以制得性能稳定的复合材料。采用氮气吸-脱附测试对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光催化性能的评价,主要考察了不同介孔炭负载量对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光催化实验发现,当介孔炭负载量为10%时,所得的磷酸银-介孔炭复合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效果最佳,并且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具有再循环使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耿丽娜  洪钏  吴燕  吴世华 《化学世界》2011,52(11):699-702,664
作为新型的功能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方兴未艾,在各应用领域已显示了强大的功能优势.综述了21世纪以来,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光学材料、电学材料、涂层材料、催化材料、磁性材料、生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该课题组在气体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讨论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气体传感器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指出在这一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无机材料、有机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有机复合材料、金属有机材料5个方面对非线性光学材料进行了分类综述,介绍了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它们的非光学性质、特点,并将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与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作对比,分别介绍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展望了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以无机吸附材料(碳质类、矿物类和金属氧化类)、高分子吸附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复合型吸附材料(有机/有机型、有机/无机型和无机/无机型)为代表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结构特征和吸附性能。重点介绍了离子选择性吸附材料(螯合型吸附材料和离子印迹型吸附材料)和可降解生物质基离子吸附材料(纤维素、壳聚糖、木质素和农林废弃物)等新型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能源与环境是世界发展的两大议题。海洋资源丰富,蕴含结构多样、性质丰富的生物质材料、矿物材料等,在储能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新型海洋材料,如海洋生物质材料、衍生碳功能材料和海洋矿物材料等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做了系统评述。海洋生物质材料自然界储量丰富、环境友好,被广泛应用于储能体系的黏结剂等功能组分;海洋生物质碳化材料富含丰富的孔隙结构,作为先进电极显示出优异的应用潜力;海底矿物材料被作为电极材料和模板材料应用于储能体系中,海底矿物的开采是其未来应用的重要技术保障。对新型海洋材料的类型以及在储能领域中的应用形式做了总结,并对海洋与能源的交叉发展做了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新型海洋材料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材料在红外隐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红外隐身材料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单一型隐身材料、涂层型隐身材料中的树脂和填料、柔性隐身材料、手征隐身材料、多层隐身材料及纳米隐身材料等进行了讨论,并对隐身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溶胶-凝胶法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溶胶-凝胶法的原理、工艺过程,并介绍了该方法在发光材料、锂离子导电材料、纳米材料的制备、生物材料、金属表面溶胶一凝胶涂层、杂化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评述了纳米吸波材料的特性及吸波原理,介绍了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纳米金属吸波材料、纳米陶瓷吸波材料、纳米导电高分子吸波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吸波材料、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指出了纳米复合吸波材料是未来纳米吸波材料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保温材料作为国内现有建筑节能的主要材料,已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保温材料种类繁多,其防火性能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随机选取工程现场使用的各类保温材料,采用最新的燃烧性能试验方法以及试验仪器,对无机、有机、复合保温材料以及保温浆料的燃烧性能进行检测;试验得出有机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差,无机保温材料属下不燃材料,复合保温材料决定于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同时本论文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对保温材料的使用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机械化学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机械化学的特性,着重论述了利用固相机械化学法合成磁性材料、储氢材料、特种陶瓷、梯度功能材料、形状记忆合金、超导材料、尖晶石型功能材料、氧化物等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利用机械化学法合成这些纳米材料的特点,指出了机械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纳米炭材料     
纳米材料与炭材料同为材料领域研究热点,二者结合之纳米炭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其潜在的应用领域囊括了信息、生物、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但各类纳米炭材料结构、性能及应用的研究,有的才刚刚起步,有的尚属空白.本文较系统地归纳了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纳米炭材料"的概念,并概述了各类纳米炭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展,并将带来可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