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燕少波  田振东 《河北冶金》2013,(11):39-41,78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唐山国丰钢铁公司提出并实施了“一罐到底”的生产工艺模式.介绍了65 t铁水罐扩容至80 t的改造方案,并对改造后的铁水罐质量、重心以及吊轴强度进行了校核.扩容后,实现了铁水罐单罐装载量与转炉炼钢能力的匹配,减少机车出车次数,省去铁水二次倒罐环节,避免因倒罐引起的铁水温降、铁水损失和环境污染,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炼钢车间铁水“一罐制”供应工艺的常见类型及工艺特点,同时就我国铁水“一罐制”供应工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给出了铁水“一罐制”供应工艺的大致选型原则.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目前已实施的铁钢界面衔接现状,通过调研、分析研究,提出多座高炉集中供铁水的新型”机械一罐制“布置模式.该布置模式可以实现1~4座高炉集中于一处供应炼钢铁水,同时有利于分期分步建设,且先期建设成本低.炼铁-炼钢界面衔接简洁,炼钢厂房空间利用率高,生产组织调度灵活.总图布置紧凑、省地、省投资,有利于钢铁厂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4.
叶薇  邹忠平  苏莉  林西平  张勇 《炼铁》2012,(2):21-24
阐述了重钢环保搬迁工程铁水运输一罐制的工艺设计,生产实践表明,起重机+过跨车一罐制达到了铁钢界面流程短、节能环保的目的,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从运输方式、铁水运输车、界面布置、运输流程、运行罐数管理、新技术的支持及安全管控等方面,阐述了邯钢新区汽运铁水“一罐制”技术的应用状况。实践表明:在1号高炉日产量8600t/d的情况下,在线铁水运输车数量为9台,铁水罐数量为10~12个,铁水罐周转率平均达到6.0次/d左右,铁水温降减小到95℃左右;铁水运输车铁水装入偏差控制在±0.5t以内,炼钢直兑比例可达到99.5%,炼钢平均提高入炉铁水温度60~70℃。认为汽运铁水“一罐制”技术具有布局紧凑、投资低、生产效率高、铁水罐周转率高、铁水温降低及节能环保等特点,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段辉  欧阳光 《江西冶金》1999,19(2):21-24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针对铁水输送距离远和热损失大进行了技术攻关,结果表明,使用铁水罐绝热罐盖,可减少铁水温降,保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许建 《河南冶金》2020,28(6):37-39
概述了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提高铁水温度合格率的生产实践情况,针对铁水温度合格率偏低的现象,从高炉出铁温度、铁水罐周转效率、铁水出铁量偏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工艺操作,显著提高了铁水温度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张路莎  黄彩云  张达 《河北冶金》2023,(3):25-28+32
介绍了传统的铁水供应方式,对比了混铁炉工艺和鱼雷罐车工艺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罐到底”工艺,并采取了多种措施为其保驾护航,包括保证高炉铁水波动小,硅含量稳定;高炉除铁场下方安装轨道衡,对铁水进行精准称量;铁水包加盖,减少温降;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并保证炼铁-炼钢车间合理的铁水调度。“一罐到底”工艺取消了传统的混铁炉或鱼雷罐车,不经历铁水二次倒罐环节,使得炼铁-炼钢两个工序无缝衔接,在减少铁水温降、节能降耗、减轻环境污染、降低一次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贾秀岭  宋亮 《河南冶金》2020,28(2):53-56
介绍了"一罐到底"铁水供应模式在安钢的运行实践。通过对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生产组织的精益管理,较好地解决了"一罐到底"铁水供应模式中遇到的相关难题,保证了"一罐到底"模式的高执行率运行,使铁水入炉温度得到提升,铁水消耗大幅降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肖龙鑫  冯勤  冀中年  樊君 《炼铁》2023,(2):48-53
结合某城市钢厂环保搬迁项目,以物质流短捷、高效,能量流节能、环保为宗旨,在过跨车式“一罐到底”铁水运输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直连式“一罐到底”铁水运输工艺。通过减少转运跨数量、合理排布高炉出铁口、简化铁钢界面连接等措施,将高炉与转炉中心距缩短至210m,铁水运输连续化程度提高至62.70%,过程温降减少约60℃,极大地节约了钢铁企业吨钢占地和一次投资,加快了铁水罐周转速度,同时为提高转炉废钢比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GCS-200型铁水计量全电子静态轨道的主梁材料的选择、强度校核,以及整个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使用特点等,该秤经检定,其计量性能和称重准确度达到了国家Ⅲ级秤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济钢第三炼钢厂在"十五"期间将建设成为3座120t转炉、年产量450万t的大型炼钢厂,转炉铁水的进铁方式将影响着新东区的工序与生产组织。结合济钢的工艺状况对鱼雷罐进铁、混铁炉进铁、铁水罐直接进铁方式进行了比较,认为选取鱼雷罐进铁方式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冶金用钢水罐车和铁水罐车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的制定的目的和意义,详细概述了该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钢铁钢界面“一罐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玻  董荣华  刘浏  陈文满  张勇  蒲军 《中国冶金》2013,23(10):17-21
对铁钢界面模式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重钢的“一罐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应用实践 表明,“一罐制”技术具有占地少、投资省、铁水温降低、生产节奏快、环保节能等特点,符合连续(准连续)、协调、有 序、高效的现代钢铁技术发展要求,有着十分看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铁矿石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分析了铁矿石的物理性能,即粒度、强度、含水量等,以及铁矿石的化学性能和冶金性能对冶炼的影响情况,据此提出了对现代高炉的稳定作业而言,在采购矿石中应持有的铁矿石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对钢包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措施,通过优化钢包结构,减轻了钢包重量,满足了炼钢生产安全、稳定、高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应用冶金流程工程学理论阐述了炼铁-炼钢界面的含义,总结了炼铁-炼钢的界面匹配模式种类及特征。针对“一罐到底”模式的技术特点及铁水罐周转过程的事件进行了解析,指出“一罐到底”模式是铁钢界面模式的发展方向,并对“一罐到底”模式在首钢京唐钢厂的应用进行了案例分析,对铁水罐的在线个数进行优化,找出现场与理论计算的差距,为企业加强铁水罐周转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某钢铁公司新建连铸机工程中大包和中间罐车的液压系统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强化鱼雷罐储运时的铁水保温,根据某炼铁总厂铁水运输的实际工况,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用辐射矩阵描述铁水和罐衬间的传热,构建了二维轴对称模型,对某炼铁总厂320 t鱼雷罐采取保温措施前后的温度场进行了瞬态热分析,计算了铁水温降.结果表明:现有的鱼雷罐在储运时会产生110℃铁水温降,此温降同实际温降的误差为8.3%,采取保温措施后,铁水温降减少到83℃.说明保温措施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