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1)
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大类培养模式探索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大类培养的优势和缺点,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尝试的深入进行提供了有益的建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2)
结合双一流专业建设的要求,江西理工大学率先在材料类本科专业中开展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首先将冶金学科、材料学科所辖专业进行统筹考虑,前两年通识课程相同,打破专业壁垒,后面两年分方向学习。人才培养以满足新时代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精心组织,变革人才培养方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积极思考和探索材料类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中国高校采用,由于多数高校采用基于成绩的竞争性分流方式,导致小专业学生成绩普遍偏低,缺乏专业认同感。分析了大类培养模式下小专业现状和传统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小专业的影响,指出课程考试应以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提出了夯实基础知识、加强能力培养和提升专业认同感的改革思路。基于全程考核理念,提出了分单元进行知识点测试、设计探索性作业、给出自学章节进行测试和改进课程考试方式方法的具体措施,并进行了初步实践。结果表明:教学过程中全程考核,以及考核结果的及时反馈对于促进小专业教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工程技术大类培养模式改革,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按大类培养的优势,指出高校应有选择地实行大类培养模式,科学制订实施方案,为其他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白瑞  殷俊峰 《中外建筑》2023,(11):112-115
文章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对象,在分析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行业对于人才的新需求,探索其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1)明确专业定位,继续专注空间设计能力的培养;(2)优化课程体系,补充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知识和技能;(3)整合师资队伍,实现多学科协同育人;(4)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实现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6.
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在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在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总框架下,结合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专业的内涵,明确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师资来源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时期学校实施大类培养的具体要求,围绕学校以三实一创为核心的两型两化人才培养目标,以学季制改革为契机,按照新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优化和调整了课程体系,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3)
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广西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深层次的客观要求。广西独立学院只有找准办学定位,利用地域经济文化优势,才能进一步建构科学合理且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笔者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市场性、应用性为导向,从确定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定位、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科建设、开展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创新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方式转变五个方面对广西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入手,提出了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建议,以坚持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将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各环节之中,从而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科土木大类招生培养在实施之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面临众多挑战。如何满足各分流专业对课程教学的不同要求,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土木大类各分流专业课程教学特点分析,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大类招生背景下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期为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