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0,(1)
由于受到信息化的冲击,使得我国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逐渐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为以微信平台为主的物理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主体地位;新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能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又能激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与钻研兴趣,从而快速提高其物理学习成绩。本文将大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作为核心,探索出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物理学科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慕课资源具有优质性和便利性,慕课平台具有交互性,兼具慕课优点且规模小、针对性强的SPOC平台是法学专业课程开展翻转教学的最佳选择。法学专业课程翻转课堂的实施可以采用课前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及这些教学方式与具体的教学手段如讨论、汇报、学生互评、演讲、辩论、完成项目和多种模拟的混合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更适应新形势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本文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以《服装工艺》课程为例,深入分析服装工艺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等,探究将在线开放课程融入服装工艺教学的改革意义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3)
文章基于"新工科"教育理念,针对大学物理教学现状,提出三平台驱动实现《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将来学习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3)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对学生有着极其严格的实验技能训练,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有效掌握物理知识与方法,并且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促使学生重视大学物理教学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对实验教学的兴趣。本文将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6)
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幕课的反转课堂教学模型。本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促进优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如今教育信息化时代来临,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正深刻影响着我国高校建筑类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文章尝试在"生态建筑材料与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微课为平台,依托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从而解决了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推动了多元化教学在建筑理论类课程中的应用,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重新打造了新的课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1)
针对疫情下的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物理线上教学,文章分析了线上教学的突出特征——师生时空分离和教学媒体为网络及电子设备终端,提出紧紧围绕物理学科特点、预科学生特点和在线教学特点,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平台和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和在线学习支持这几个方面入手,采取多元混合的方式,探索民族预科大学物理线上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0)
进入信息的时代,学生学习模式和思维在发生变化,老师的教学手段也在发生变化。虽然信息和理念在变化,但目前的工科基础课传统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课堂时间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时间学生绝大部分时候都在被动地听;课外时间完全处于被动状态;针对这一现状,利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在电路课程的普及性,课堂、微信群、雨课堂三者一起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师生互动平台,打造新时代的新课堂。本文以《电路》课程为例,分析了电路教学的现状提出基于雨课堂混合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案,以克服目前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相割裂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实现大班授课真正意义上的翻转教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15-17
当下由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交互讨论的新型模式——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混合式教学中,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网络教学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土建类测量学课程为例,从课前准备、在线学习、课堂教学和学习评价四个环节,进行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